尹婷,鐘素梅
興國縣人民醫(yī)院 (江西興國 342400)
自然分娩時部分胎兒頭部呈枕后位,且多發(fā)生于骨盆輕度狹窄狀況下,宮縮良好時多數可轉變?yōu)檎砬拔蛔匀环置?,但依然有部分胎兒無法轉變?yōu)檎砬拔贿M而成為持續(xù)性枕后位。此種情況將會加大分娩難度,增加難產概率,因此應早發(fā)現、早處理,最大限度減少持續(xù)性枕后位引發(fā)的剖宮產。研究發(fā)現,導樂儀具有無創(chuàng)及快速鎮(zhèn)痛等優(yōu)勢[1]。本研究探討導樂儀聯(lián)合分娩球在第一產程活躍期糾正枕后位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興國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2名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依據其自身意愿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6名。對照組年齡23~33歲,平均(28.16±0.43)歲;孕周36~41周,平均(38.20±0.50)周。觀察組年齡22~34歲,平均(28.09±0.36)歲;孕周35~42周,平均(38.18±0.43)周。兩組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產婦均為足月初產婦,且通過陰道檢查為枕后位,排除頭盆不稱、胎頭未銜接產婦。
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分娩,采取側臥屈膝位糾正胎位,且助產士時刻監(jiān)測胎兒心跳,觀察產婦生命體征變化,督促產婦排空膀胱。
觀察組進行導樂儀聯(lián)合分娩球分娩,助產士依照產婦身高幫助其選擇65 cm和75 cm兩種規(guī)格的分娩球(主要由環(huán)保橡膠材質制作,具有防爆及防滑功能),且充氣量控制在80%以上,指導產婦騎坐分娩球,身體前傾,重力集中于上半身,宮縮時取舒適姿勢,左右搖擺進行旋轉運動;在采用分娩球進行胎位糾正的同時采用導樂儀進行鎮(zhèn)痛,依據產婦自我疼痛描述進行參數調整。
(1)對比兩組分娩疼痛情況,分為輕度疼痛(產婦疼痛可忍受,但不影響正常睡眠)、中度疼痛(影響產婦睡眠,但在忍受范圍內)、重度疼痛(產婦無法入睡,且出現煩躁、多汗表現)3個等級。(2)對比兩組分娩方式,主要分為自然分娩、剖宮產。(3)對比兩組產后2 h出血、新生兒窒息情況。
觀察組分娩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分娩疼痛比較(名)
觀察組自然分娩19名(73.08%),剖宮產7名(26.92%);對照組自然分娩11名(42.31%),剖宮產15名(57.69%)。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產后2 h出血9例(34.62%)、新生兒窒息8例(30.77%),觀察組產后2 h出血2例(7.69%)、新生兒窒息1例(3.85%),觀察組產后2 h出血率和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持續(xù)性枕后位為頭部難產的重要原因,常引發(fā)宮縮乏力,因此應及時進行胎位的糾正。第一產程活躍期為糾正胎位的重要時期,于此期選取合適的分娩方式糾正體位,可促使自然分娩,降低疼痛[1]。
導樂儀主要工作原理為作用于手部外周神經、腰骶部脊髓神經皮膚表面,充分調動人體鎮(zhèn)痛物質,于大腦至脊髓各個層次阻滯疼痛信號傳入,阻斷子宮體、宮底中樞神經疼痛信息傳導通路,可在短時間內減少產婦血清內啡肽分泌,降低疼痛,緩解產婦緊張情緒。導樂儀無創(chuàng)且無須用藥,因此不會抑制運動神經,影響宮縮[2]。采用此種方式分娩可縮短第一產程,降低產婦疼痛,緩解其不良情緒。于活躍期采用分娩球的優(yōu)勢為糾正胎位,降低胎兒窘迫率及產后出血率,其主要工作原理為,由于胎兒是可動的,胎兒的相對靜止狀態(tài)和運動狀態(tài)是作用于胎兒的各力之間相互的結果,體位改變主要利用胎兒自重,旋轉胎體,產婦在分娩球上為蹲姿或跪姿,與盆骨傾斜度一致,可促使胎體旋轉更好地適應分娩機制,糾正枕后位[3-4]。此外,分娩球可對臀部、會陰等起到按摩作用,產婦身體前傾時可有效減輕胎頭對骶尾的壓迫,改善血流動力學,轉移其注意力,緩解其緊張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分娩疼痛程度輕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2 h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徐賽英[5]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產婦分娩過程中采用導樂儀聯(lián)合分娩球于第一產程進行枕后位糾正可緩解產痛,促使自然分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