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盛業(yè)
摘要: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懵懂階段,幼兒園是幼兒接觸知識和世界的媒介,幼兒在這個階段通過老師的引導來認知大千世界,幼兒在幼兒園得到智力和身體素質的提高。在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是根據(jù)幼兒特點進行閱讀和書寫興趣培養(yǎng)的重要教育手段,幼兒園利用圖書和繪畫等方式來激發(fā)幼兒閱讀書籍的興趣,提高幼兒的專注力,使幼兒通過繪本閱讀學到基礎的生活知識。
關鍵詞:繪本;幼兒;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1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7-0248-01
1.繪本閱讀的概念和意義
繪本又叫圖畫書,是低齡兒童閱讀的圖書,一般畫面精美色彩鮮艷,有些書籍會配以簡單的文字介紹,屬于幼兒最早接觸的一種文學書籍。繪本一般貼近生活,具有文學和藝術色彩,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征,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閱讀和書寫欲望。
繪本閱讀可以使幼兒在繪本精美的圖畫和文字介紹中快樂地進行趣味學習,幼兒通過對繪本的觀察、閱讀、想象來理解繪本所表達的內容并進行分辨和記憶。幼兒在進行繪本閱讀時是學習的過程也是提高認知能力的過程,幫助幼兒豐富語言和知識,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促進幼兒創(chuàng)造能力和審美能力的提高。
2.幼兒園如何開展繪本閱讀教學
2.1老師要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
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老師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環(huán)境對閱讀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幼兒園可以設立專門的閱讀區(qū),在閱讀區(qū)設立自助讀書角,方便幼兒自由進行閱讀。幼兒在閱讀區(qū)可以進行默讀或者朗讀,老師也可以在旁邊陪讀。閱讀區(qū)和玩耍區(qū)進行區(qū)域劃分,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自身興趣自由選擇繪本進行閱讀。
2.2在選擇繪本時老師要從幼兒的興趣出發(fā),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
在進行幼兒繪本閱讀教學時要根據(jù)幼兒的實際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為幼兒選擇讀本,繪本閱讀內容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對于入園前未曾接觸繪本閱讀的孩子要選擇基礎內容讀本,比如認識色彩、事物、水果等讀本,對于已經在入園前學習過基礎繪本內容的孩子可以閱讀內容更復雜的繪本,比如生活常識、禮儀、三字經等等。針對不同性別的兒童要尊重幼兒的閱讀興趣,比如男童更喜歡車、動物、人物等繪本,女童更傾向于閱讀花草、動物、水果等繪本。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老師要首先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這樣才能保證幼兒能夠專心進行閱讀學習或者集中注意力聽老師對繪本進行講解。比如老師在帶領幼兒閱讀《小豬變形記》繪本時,老師可以先讓幼兒通過繪本的封面和書名猜一猜繪本的內容,并引導幼兒思考如果自己能變形,那么自己想變成什么?原因是什么?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思考,激發(fā)了幼兒和老師互動的積極性,提高了對繪本的閱讀興趣。
2.3老師要讓幼兒快樂閱讀,聲情并茂地快樂講述。
對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對于幼兒而言是一件快樂的事情,這就要求老師要讓幼兒根據(jù)自身的興趣來自主選擇繪本進行閱讀。對于故事繪本老師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講述來幫助幼兒對繪本進行深入理解。老師講解后可以引導幼兒對繪本進行復述或者演繹,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幼兒在繪本閱讀后開展演繹游戲不僅會加深繪本內容的記憶,而且寓教于樂的學習方式幼兒的學習效果更好。
比如老師在給幼兒講述《三只小豬》繪本后,可以讓幼兒根據(jù)讀本內容進行精彩演繹,3個小朋友分別扮演三只小豬,用積木來搭建房子,看誰搭建的房子最結實。孩子在游戲中學會繪本中的內容和道理。
2.4在繪本閱讀過程中老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
閱讀的過程也是語言的學習過程,幼兒由于年齡、成長環(huán)境、家庭教育、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的不同,出現(xiàn)個體差異,作為老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老師要實時觀察幼兒的閱讀狀況,針對不同的幼兒進行不同的閱讀指導。針對閱讀能力較差的幼兒要進行耐心的指導和講解,要使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在進行繪本閱讀時對繪本理解,明白繪本講述的具體內容和蘊含的道理。
比如幼兒在對《小蝌蚪找媽媽》繪本進行閱讀時,有的幼兒想象力不夠無法理解,老師可以在講解的同時給孩子們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相關視頻輔助幼兒對繪本進行理解,對于依然無法理解其中道理的幼兒,老師可以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幼兒開展想象和思考。
2.5老師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要與幼兒進行積極良好的互動。
老師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間積極的互動來增強幼兒閱讀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老師要鼓勵幼兒在互動中積極表現(xiàn)自我。比如在《小豬變形記》繪本中,一直無聊的小豬想要做一些刺激的具有顛覆性的事,所以小豬把自己扮演成長頸鹿、斑馬、大象、袋鼠、鸚鵡的故事,總是想成為別人的這只無聊的小豬最后發(fā)現(xiàn)做自己才是最好的,完成了自我的尋找和認知。老師可以在閱讀時讓幼兒扮演這個故事中的小豬,幼兒在扮演過程中講述自己的感受,有利于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思考和深入理解,促使幼兒間進行交流,幼兒和老師間也形成良好的互動。
3.總結
綜上所述,在幼兒階段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是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的教育方式,讓幼兒在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下對喜歡的繪本進行閱讀,并在閱讀后對繪本內容進行復述和演繹,培養(yǎng)幼兒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鼓勵幼兒積極展示自我,同時也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恩凱.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實施策略探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36(3):225-226.
[2]岳明斐,蘆葦.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價值與實施策略[J].考試周刊,2016(78):192-192.
[3]何靜華.幼兒園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9):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