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祺雯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藥,常被老百姓稱為“止咳水”。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食藥監(jiān)總局”)發(fā)布了《關于修訂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公告》,要求12歲以下兒童禁用含有可待因的藥品。
根據新的修訂要求,對含可待因藥品說明書的“禁忌癥”項目下,必須增加“12歲以下兒童禁用”“哺乳期婦女禁用”等條目。同時,在“兒童用藥”一項下,應注明:12歲以下兒童禁用本品,患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12~18歲兒童和青少年不宜使用本品。
天津藥物研究院副研究員李紅珠說,可待因是一種存在于罌粟中的生物堿,屬于阿片類藥物(可抑制痛覺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內傳導,達到鎮(zhèn)痛作用),能直接抑制延腦咳嗽中樞,止咳作用迅速而強大;進入體內會產生類似嗎啡的作用,即強效止痛、止咳和止瀉的作用;作用強度約為嗎啡的四分之一,副作用也比嗎啡小。因此,可待因常用于止咳藥中,比如常見的止咳片、止咳水、復方止咳糖漿等。國家食藥總局官網顯示,目前,國內批準上市的含可待因的藥品有17種,包括復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氨酚雙氫可待因片等。
可待因在鎮(zhèn)咳方面確實能起到很快、很好的效果,但用藥安全上卻存在嚴重隱患。由于可待因“出身”于罌粟,它還有一定的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作用,濫用會產生幻想、呼吸微弱、心律異常、驚厥或肌肉震顫等副作用。這些對于兒童及青少年來說,危害可能更大。此外,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應禁用可待因,因為藥物成分會通過臍帶或乳汁,對胎兒或嬰幼兒造成影響。
事實上,含可待因的藥品一直是非不斷。早在2014年,由于一年內發(fā)生多起因濫用復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成癮甚至致死事件,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曾下發(fā)過《食品藥品監(jiān)管總局公安部關于嚴厲查處藥品批發(fā)企業(yè)違法銷售含可待因復方口服溶液案件的通知》。在國外,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07年就曾警示,兒童應禁用含可待因的止咳水;同年,英國藥監(jiān)局也發(fā)出了同樣警示。
“以前是止咳藥相對較少,不得不用可待因,現(xiàn)在隨著更多新藥問世,已有更安全和有效的替代藥品供兒童服用,比如噴托維林、右美沙芬等。因此,沒有必要再用止咳水了。”在兒童用藥問題上,李紅珠還給出了兩點建議:一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兒童專用藥物。兒童和成人在用藥方面有著嚴格的區(qū)別,兒童肝、腎等臟器發(fā)育不完善,解毒排泄功能弱,易導致藥物在體內蓄積,引發(fā)不良反應。相比之下,兒童專用藥的毒性則相對較低,安全性也更高一點。二是用量嚴格遵醫(yī)囑,父母不要憑經驗給孩子吃藥,避免濫用。
李紅珠提醒,其實咳嗽是人體自身的保護反射,咳嗽的時候能把呼吸道里有害的分泌物咳出體外,是有一定好處的。因此,如果癥狀不是特別嚴重的咳嗽,不要急于吃藥,建議進行簡單的調護,多注意休息,多吃一些清咽利喉的食物(比如梨、藕、百合等),燥咳喝一些蜂蜜水等。
(據《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