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移植對于中國人鼻中隔短小短鼻畸形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不同程度短鼻畸形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移植矯正技術,矯正患者短鼻畸形。結果:手術后至出院患者均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情況,在隨訪期間患者也未出現(xiàn)其他異常情況。80例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總滿意度為98.75%。術后患者的鼻長得到顯著增加,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患者鼻小柱上唇角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移植手術能讓鼻部的支撐結構得到延長,有效地增長人面部鼻長,且該手術并發(fā)癥較少,患者對于手術的滿意程度較高。
【關鍵詞】 短鼻畸形; 鼻中隔軟骨; 篩骨垂直板; 矯正; 應用價值
doi:10.14033/j.cnki.cfmr.2019.17.06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17-0-02
短鼻在亞洲人中較為常見,而短鼻屬于人面部鼻畸形的一種[1]。但短鼻畸形并非字面意思上指的單純鼻子過短,其真正的定義為在鼻子過短的基礎之上還伴有鼻尖像頭側部過度旋轉及鼻孔暴露過度[2]。在整形外科中短鼻整形是較為復雜具有挑戰(zhàn)性的手術,手術前醫(yī)生需要考慮多個方面的問題,并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出相應的手術策略[3]。短鼻的整形手術,人體面部鼻中隔是鼻部極為重要的支撐結構與軟骨的供區(qū),但是短鼻的患者往往存在鼻中隔軟骨的體積過小與強度太弱等較為棘手的問題,因此患者無法提供手術時所需要的軟骨量[4]。短鼻畸形患者如若存在鼻中隔軟骨體積過小的情況下,一般會采集體肋軟骨,但因該方法手術時間與麻醉時間較長,供區(qū)部位在手術后會出現(xiàn)疼痛難忍及其他并發(fā)癥的情況,且手術的費用相對較高,所以患者的接受度很低。而當患者鼻中隔軟骨體積過小,且又拒絕肋骨移植情況時,醫(yī)生可選擇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重建患者的鼻部支持結構。本文主要對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移植在短鼻畸形中的應用價值進行研究,現(xiàn)將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筆者所在醫(yī)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收治的短鼻畸形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愿,無溝通障礙;(2)均為短鼻畸形,希望通過手術進行改變。排除標準:(1)心、肝、腎各重要臟器存在疾病或功能障礙;(2)患有精神抑郁類疾病;(3)對手術要求過高。均為不同程度短鼻畸形的女性,年齡19~37歲,平均(28.13±5.22)歲;其中68例為首次手術,12例為2次手術。本研究獲得筆者所在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颊邔Ρ敬窝芯恐椋液炇鹬橥鈺?。
1.2 方法
手術前及手術后患者都需要使用三維照相機對面部進行信息采集。手術前需要在3D模擬軟件中對患者的面部所采集的信息進行三維立體成像數(shù)據(jù)分析,并與患者進行詳細的溝通,對鼻部的三維圖像進行調(diào)整,直到患者滿意為止。對患者術前與術后鼻部三維圖像中的鼻長度、鼻小柱唇角度數(shù)據(jù)進行收集。
(1)手術時獲取患者自身耳軟骨,在耳前耳甲腔處開出1 cm切口,取其中15 mm×15 mm的耳甲腔軟骨。(2)鼻小柱正中倒V形切口設計完畢后,向兩側延伸直到鼻翼緣的內(nèi)側處,之后沿著切口線將鼻小柱與鼻翼緣處切開,使用剪刀貫通鼻小柱處,將皮瓣掀開,暴露出雙側的鼻翼軟骨、外側腳、穹窿部,將鼻部兩側的穹隆間纖維暴露于鼻中隔前角,之后將鼻翼軟骨、內(nèi)側腳向后分離到鼻中隔軟骨的尾緣處,隨即將中隔軟骨膜切開,隨之緊貼兩側的軟骨膜進行廣泛的游離。(3)在鼻內(nèi)鏡的幫助下剝離鼻中隔黏膜,讓中隔軟骨、篩骨垂直板、犁骨、腭骨嵴充分得到暴露,保留患者0.6 cm寬鼻中隔軟骨尾部處L形支架,將軟骨切透之后向后至篩骨垂直板、犁骨處,之后向下到達上頜骨腭突,隨后將鼻中隔軟骨從篩骨垂直板與犁骨的連接處進行離斷,將1.0 mm厚,16~20 mm長的鼻中隔軟骨塊取出。隨后將篩骨垂直板處、犁骨交界之處作為判斷點,使用剪刀將距離犁骨交界處7~8 mm與1~2 mm的篩骨垂直板剪開,將其中可用的篩骨垂直板取出,使用篩骨垂直板咬骨鉗將部分篩骨垂直板咬除,將咬除的篩骨垂直板支撐板條狀鼻中隔加強移植物,固定于患者的L形鼻中軟骨支架處背側、尾側處。鼻中隔軟骨進行修正后使用5-0尼龍線固定于患者鼻中隔胃部一側處。使用耳軟骨制作而成的鼻尖盾或是帽狀移植物對鼻尖、小柱、小葉部的比例關系進行調(diào)整,柔和患者自身的鼻尖形態(tài)。(4)使用硅膠將鼻背墊高,對填充物進行詳細的塑形。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觀察所有患者有無出現(xiàn)感染、無吸收、無包裹、無鼻尖、無鼻小柱、鼻與臉不對稱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所有患者進行半年隨訪,觀察隨訪期間患者是否出現(xiàn)移植物暴露、移位、組織壞死、感染等情況。對患者對于手術的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分為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三項由患者自行在滿意度調(diào)查表中進行勾選,總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shù)×100%。觀察患者在手術前后鼻長與鼻小柱上唇角角度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80例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80例患者在手術后直至出院均未出現(xiàn)感染、無吸收、無包裹、無鼻尖、無鼻小柱、鼻與臉不對稱等并發(fā)癥。
2.2 80例患者隨訪情況
在隨訪期間80例患者未出現(xiàn)移植物暴露、移位、組織壞死、感染、腦脊液漏等情況,其自身情況良好。
2.3 80例患者對手術的滿意度情況
80例患者中68例對手術表示十分滿意,11例表示滿意,1例表示不滿意,其總滿意度為98.75%。
2.4 80例患者手術前后鼻長與鼻小柱唇角比較
手術后患者的鼻長顯著延長,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手術后鼻小柱上唇角度與手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短鼻畸形分為先天畸形與后天獲得[5]。其中先天畸形者占主要人群,后天獲得患者其主要為外力創(chuàng)傷后,或是鼻部整形手術失敗所導致[6-7]。在整形外科中對于鼻部畸形的辨別并不困難,對于醫(yī)生最為主要的調(diào)整在于需如何矯正其畸形,其解剖結構較為復雜,所以,對手術的難度較高[8-9]。在手術設計時,醫(yī)生需要考慮的問題較多,如何讓患者鼻尖突出度與向下旋轉鼻尖的多個方面的問題[10]。對于該類患者進行手術,鼻支持結構是短鼻畸形整形手術中最主要的一個關鍵點[11]。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選擇合適又恰當?shù)谋侵懈粞由煲浦参锸瞧渲械年P鍵所在?,F(xiàn)今在該類手術中多使用患者自身軟骨進行移植,主要采集人體鼻中隔軟骨、肋軟骨、耳軟骨等處的軟骨組織。但根據(jù)研究結果報道,短鼻患者大多數(shù)鼻中隔軟骨的體積相對較小,且強度較弱,無法提供足夠量的軟骨,而肋軟骨雖有足夠的量,但供區(qū)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并發(fā)癥,故而臨床中上述兩種軟骨采集方法并不適用,但耳軟骨的質地與上述兩類型軟骨相較有著較軟的優(yōu)勢,且天然形態(tài)卷曲可將其進行塑型后移植到大翼軟骨處,有利于手術時支架的構建,而篩骨垂直板作為鼻部骨性結構可提供足夠的支撐強度,在臨床中多用于短鼻延長與外鼻整形[12]。本文主要針對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移植在矯正對于中國人鼻中隔短小短鼻畸形的應用價值,旨在為臨床中鼻短小畸形患者的整形提供幫助。
本文中患者進行手術時,醫(yī)生利用了篩骨垂直板扁平,且具有強大的支撐力的特點,將其制成板條狀后加強固定于L形支架背側與尾側后,具有更加強力、穩(wěn)定、體積更小的優(yōu)勢,對于人體的氣道阻力也更小。而本文中80例患者中在手術完成后至出院均未出現(xiàn)手術后并發(fā)癥情況,表明該手術的安全性相對較高,患者術后無并發(fā)癥。而在術后隨訪期間,患者也并未出現(xiàn)移植物異?;蚴桥c移植物處感染、組織壞死等情況,這表明該手術的遠期安全性也相對較高。切除篩骨垂直板時對患者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如:腦脊液漏、嗅區(qū)出現(xiàn)損傷、出血等一系列問題。而本文中患者在鼻內(nèi)鏡的輔助之下進行篩骨垂直板的切除,所以,手術時的視野較為清晰,可以準確地分辨在切除篩骨垂直板時其薄弱的區(qū)間,且在之后能夠更有效地找到出血點進行止血,從而抑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文中患者對于手術的總滿意度為98.75%,僅有1例為不滿意,其主要是因鼻尖突出過度,但行矯正后達到患者要求。而在手術后患者鼻長較術前得到顯著的改善,其鼻小柱上唇角度術后與術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該手術可以讓患者的鼻短小情況得到顯著的改善。
鼻中隔軟骨聯(lián)合篩骨垂直板移植在矯正人鼻短小畸形具有顯著的效果,可增長人體的鼻長,且手術的并發(fā)癥較少,患者滿意程度較高。
參考文獻
[1]孔曉,牛永敢.應用自體肋軟骨治療短鼻畸形的臨床效果[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6,22(4):202-205.
[2]徐航,王旭東,周慧君,等.襯里不足短鼻病例的鼻尖成形術[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6,22(4):199-201.
[3]于璐,李芯,馬繼光.亞洲人肋軟骨鼻整形的發(fā)展及現(xiàn)狀[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6,27(10):629-632.
[4]尹衛(wèi)東,王金波,李成龍,等.自體鼻中隔軟骨及耳軟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術的應用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6,15(1):79-81.
[5]江英,陳玥竹,饒郁芳,等.鼻中隔-鼻整形術矯正嚴重外傷性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一例[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8,32(1):45-47.
[6]馬恬,韓巖,張輝,等.自體材料在鼻畸形修復中的個性化應用[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47(4):393-395.
[7]王恩群,胡紅勝,張春霞,等.正頜外科技術治療牙頜面畸形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yī)藥,2016,20(9):1694-1696.
[8]支丹,程丹,高玉琴,等.單側唇裂鼻畸形外鼻與鼻中隔同期矯治術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46(4):371-373.
[9]呂夢竹,郭澍,王迪,等.顱面裂鼻翼畸形綜合修復的治療探討[J].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志,2017,28(1):36-38.
[10]陳芳,嚴玲玲.鼻翼軟骨在鼻尖肥大整形術中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27(6):115-118.
[11]孫藝淵,王珮華,許晨婕.鼻中隔軟骨移植物在外傷后鼻背畸形修復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8,32(1):18-21.
[12]安陽,李東,楊欣,等.M形軟骨支架用于鼻尖成形術的臨床效果[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6,22(4):196-198.
(收稿日期:2019-01-09) (本文編輯:桑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