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蘋
摘 要:我國自古就以勤儉作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在物欲縱橫的現(xiàn)今社會,孩子們對于物質的要求大大的提高了,他們每天叫囂著要買玩具,要旅游,吃貴的東西。在孩子們的眼里,“錢”到底是什么?大部分的孩子并不知道錢是爸爸媽媽辛苦賺來的。作為幼兒的領航者,在幼兒4-6歲啟蒙階段,我們應該為孩子樹立健康的金錢觀,讓孩子懂得節(jié)約,懂得錢財來之不易。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生活即教育”,錢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我們設計了本次幼兒親子活動“寶寶商學院”。通過幼兒親身體驗,參與實踐來培養(yǎng)幼兒健康的金錢觀,打破傳統(tǒng)觀念對理財教育的束縛,讓他們懂得厲行節(jié)約是美德。
關鍵詞:學前幼兒;節(jié)約;財商教育
一、活動目標
(一)幫助幼兒了解錢財來之不易,懂得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
(二)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培養(yǎng)健康的金錢觀。
(三)讓幼兒通過有償服務,學會尊重別人,懂得有付出才會有收獲。
二、活動進程
(一)小組討論,確定方案
以幼兒園課題小組為主,集集體智慧研究可行方案。幼兒財商教育一直備受爭議,如何進行財商教育才能不讓幼兒變市儈?如何才能真正有效的讓幼兒感受金錢來之不易,懂得節(jié)約,不亂花錢買玩具。我們請各個年段的“最強大腦”參與討論,也邀請家長中的商界精英幫忙出謀劃策。
我們活動目標的重點是讓孩子們懂得錢財來之不易,懂得合理消費。圍繞這個核心目標,在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后,我們確定了活動前期準備,微信公眾號宣傳方案,策劃了具體可實施的“三部曲”方案,層層確立具體細化目標和實施細則。
(二)前期宣傳,輻射理念
本次活動最重要的參與者,除了孩子之外,還有家長。宣傳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極大程度的讓家長了解到活動的核心目標。為了讓活動實施的更加順利,家長們更配合,我們在微信上進行前期的宣傳——培養(yǎng)健康的金錢觀將會收益一生,厲行節(jié)約,從幼兒做起。
(三)統(tǒng)整資源,實踐體驗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社區(qū)與家長資源,開展有利于幼兒發(fā)展的活動,因此我們設計了寶寶商學院三部曲,與家長共同配合,整合社區(qū)資源,通過認識金錢、勞動賺錢、嘗試消費三個步驟,讓家長帶著幼兒共同感受、體驗錢財來之不易,懂得節(jié)約。
(1)第一部曲:認識金錢
公眾號《培養(yǎng)健康的金錢觀將會收益一生,節(jié)約,從幼兒做起》這篇宣傳文案一發(fā)出,園里的老師紛紛收到了在銀行工作的家長的來電,表示自己可以幫助幼兒園教小朋友認識金錢。
在匯豐銀行上班的晞誠媽媽打來電話說要組織幼兒走進匯豐,讓銀行職員給小朋友們講解人民幣小知識,體驗存取款,感受銀行的理財服務。活動當天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設計制作了華幼寶寶商學院的宣傳標牌,小朋友手里抓著一張百元鈔票,稚嫩的交給銀行職員說要存款。大家都爭著排隊,吳非卻在一邊哭喪著臉,晞誠問:“非非你怎么了?”非非:“我不想要交給這個阿姨,我要自己拿去買冰淇淋的,嗚嗚嗚......”晞誠:“非非,沒事的,存在銀行里,還是可以取出來的,到時候可以去買冰淇淋?!狈欠歉鴷務\一起把錢存了進去,晞誠:“我現(xiàn)在陪你取出來?!庇谑窃跁務\和銀行職員的幫助下,非非又取回了她的100元。她開始破涕為笑:“謝謝你,我現(xiàn)在相信你了,我要再存進去”。
(2)第二部曲:學做小老板(外出練攤)
一接到任務,孩子們立刻行動了起來,幾個小朋友自發(fā)組到了一起,他們推選了欽濤為自己的組長。組長先召集他們開會,討論要賣什么。有人說要賣家里的布偶、有人說要賣自己做的小飾品。在組長的協(xié)調下,他們紛紛回家行動了起來,擺攤叫賣,有些小朋友利用放學時間在門口擺攤,有些則是利用周末在小區(qū)里設置攤位,紛紛當起了小老板。
(3)第三部曲:萌娃初體驗(超市購物)
活動當天,小美、佳恒等五人一組來到了超市中,今天他們的任務是購買生活用品、學習用品,剩下的錢自己決定買什么。他們興高采烈的進入超市,佳恒嘟囔著要先去挑生活用品,于是他們來到了紙巾區(qū),小美:“這個吧,這個比較大?!奔押悖骸昂?,可以?!彼麄兡弥话鼏蝺r28元的卷紙,放在推車里,繼續(xù)前進。這個時候小美記起她們還沒拿學習用品呢,于是他們來到了文具區(qū),決定買了一個10塊錢的鉛筆。小美:“好了,我們趕緊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吧!”佳恒:“我想要玩具”“我也是”“我也是”“那我們快去吧!”他們一行人紛紛跑到了玩具區(qū),結果一看價格,超級飛俠80元、變形金剛116元、悠悠球28元、芭比公主56元、玩具汽車228元,錢根本不夠,還是去買買吃的吧!他們來到了酸奶區(qū),要了5瓶酸奶,共7.5元。尚昆拿起計算機算了一下,50-28-10-7.5=4.5元。天呀,這下他們可買不到別的了。靈機一動的佳恒說:“我們把紙巾和筆換便宜點的吧!”一行人又回到生活區(qū),文具區(qū),將原先的商品換成了5塊錢一包紙和3塊錢的橡皮擦后,折回食品區(qū)買了一些棒棒糖、薯片、餅干,開開心心的去買單了。這下,他們知道,原來自己辛辛苦苦賺了那么久的錢,才夠買這么一點點東西,自己平時買那么多玩具,可真是浪費啊!
三、結束語
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旨在讓孩子們在啟蒙階段獲得健康的金錢觀,對錢有初步的概念,了解錢財來之不易,付出勞動才能獲得相應的報酬。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要讓孩子們懂得節(jié)約,就要讓他們知道為什么要節(jié)約,讓他們在實踐中感受體驗,最后獲得經驗?;顒雍蠹议L們紛紛表示好評,有些家長還將活動繼續(xù)延續(xù),組織孩子們參加義賣活動獻愛心。一個月的活動,我們不僅是在教育孩子,更是在引導家長,在今后的意識培養(yǎng)上,我們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