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進
高中的美術課程不同于高中其他的文化課程,它本身就是為了能讓學業(yè)壓力繁忙的高中生能在緊張的學習中放松下來而開設的課程。高中美術的欣賞課不怎么需要學生親自動手去畫,去實踐,而主要要求學生用眼睛去觀察一幅畫、一件藝術作品,用眼睛去感受一幅畫或者一件藝術作品其中的美。美術欣賞課的學習對每位高中生來說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地去探索關于美術欣賞課的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教學模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效果也不同。找到正確的教學方法,是讓高中美術欣賞課成為培養(yǎng)當代高中生審美的重要方式之一。
做好課前準備,明確教學目的
由于很多學校的文化課程安排得很緊,高中美術欣賞課也并不是主要的學習科目,所以,很多學校對于高中美術欣賞課并不給予重視;美術欣賞也并不是期末考試的考核內容,以至于很多高中的美術老師在上欣賞課時就比較隨意敷衍,并沒有達到高中美術教材上的教學目標。有些老師在上高中美術欣賞課時就會敷衍了事、照本宣科,這樣的教學狀況完全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們學習美術欣賞課也達不到培養(yǎng)自身審美能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的目標。作為教師,就應該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重視每一堂課,在上課前認真?zhèn)湔n,計劃好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目標,以提升學生的審美和綜合素質為目的。課下也要去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目前的水平,這樣才能激起在美術欣賞課課堂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果。
例如,以人美版高中美術鑒賞教材為例,在學習《美術作品的藝術語言》這一課題時,老師在備課時就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教材上也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這一課主要讓學生對美術作品的語言有一個簡單而完整的初步認識,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而去欣賞其他不同的美術作品,要讓學生明白美術語言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正式由于這些不同的表達方式才使得美術作品呈現(xiàn)出千變萬化的形式特征和審美意韻。作為老師,想要上好這一課,讓同學們認真懂得品味藝術的語言,就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明確教學目的,對這一課加以重視。
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由于高中生的課業(yè)壓力大,上課無精打采、精神不濟是課堂上的常態(tài)。很多學生在學習了語數(shù)外、政史地、理化生之后,整個人都已經(jīng)很疲倦了,在課堂上經(jīng)常能看到的狀況就是老師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講,學生在下面坐著要么打瞌睡,要么一臉沒精神的樣子。高中美術欣賞課是拿來拓展學生眼界的,是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素質的,而不是像其他主課一樣,讓學生倍感壓力和枯燥無趣。所以,在高中美術欣賞課的課堂上,應該營造一種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高中時期的學生都已經(jīng)具備了一些審美意識,很多時候都有自己的想法,老師在上課時,應當結合學生的好奇心理,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所講的內容上來。運用一種幽默的方式上課,能更好地活躍課堂的氣氛,帶領同學們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好高中美術欣賞課。
例如,在《美術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嗎?》一課中,重點是讓學生學會如何結合原有的美術語言的知識來理解認識抽象藝術的概念,了解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分清抽象藝術的概念和冷熱抽象藝術的特點的把握以及冷熱抽象藝術作品的辨別。所以上課時,可以向同學們展示一些具有抽象性代表的作品,運用夸張的手法,盡量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向同學們講解什么是抽象,抽象在美術中的藝術作用。
形式多樣,互動交流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高中美術欣賞課程也被要求剔除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端,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對傳統(tǒng)守舊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革新,并要求教師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在高中美術欣賞課上的熱情。教學方式五花八門,可供老師門采用的也多種多樣,課堂上的交流也是一種有效的新型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多與學生們交流互動,可以加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信息傳遞與互動,通過交流的方式,學生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向老師表達自己學習美術的不同感受,老師也能通過交流準確地掌握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對癥下藥,更好地解決學生在美術欣賞課上碰到的疑難問題。
例如,在學習《分析理解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這一課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羅丹的《巴爾扎克》,問同學們,這幅作品有什么特別之處嗎?讓同學們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分小組探討,說出每個人對這幅畫的見解。在學生們進行小組討論時,老師可以走到不同的小組,和同學們進行簡短的交流討論,傾聽同學們的想法,在學生有困難時給予解答。這樣一來,在學生們的小組交流討論中,在教師與學生們的討論中,學生會更容易投入到自我思考中,對作品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在課堂上收獲到的知識也就更多。
結束語
學習美術是一個漫長、循序漸進的過程。想要提升高中生的美術鑒賞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學生的深刻思考。在當前應試教育沒有真正轉變、高考壓力依然如故的情況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發(fā)揮藝術學科的魅力,不斷探索,提高課堂效益,才有可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而真正地實現(xiàn)審美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耿艷娜.試分析高中美術欣賞課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6(2).
[2]王彥明.高中美術欣賞課教學的思考與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6(9):225-226.
(作者單位:江蘇省興化市教師發(fā)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