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鵬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血管外科,山東濟寧 272000)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之一,有學者研究指出,下肢血管病變導致下肢缺血是導致糖尿病足潰瘍的主要因素,臨床治療的關鍵是改善下肢血供,恢復、重建下肢動脈血流,目前血管腔內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手段。但很多糖尿病足患者進行血管腔內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系列并發(fā)癥,為提高患者治療效果,非常有必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該文對比分析了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該院進行血管腔內治療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分別采用常規(guī)護理以及配合集束化護理干預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在該院進行血管腔內治療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隨機雙色球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組40例,實驗組中男29例,女11例;患者年齡41~76歲,平均年齡(56.9±10.8)歲;糖尿病病程 5個月~22年,平均病程(17.1±4.2)年。對照組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齡 41~77 歲,平均年齡(56.2±10.1)歲;糖尿病病程 6個月~22年,平均病程(17.3±4.1)年。兩組患者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發(fā)現(xiàn)年齡、性別及糖尿病病程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每天定時清潔患者足部,保持足部皮膚的干燥、整潔。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集束化護理。
1.2.1 心理護理 很多患者容易出現(xiàn)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多關心患者,多和患者交流、溝通,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多關心、支持患者,詳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問題,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積極、樂觀的接受治療。
1.2.2 健康教育 護理人員應向患者及其家屬說明糖尿病足的危害以及易感染因素,強調控制血糖的重要意義,指導患者足部護理的方法??刹捎靡粚σ恢笇?、看視頻、親身示范等多種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屬可以掌握足部護理方法,積極參與到護理中[3]。
1.2.3 飲食指導 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合理飲食,盡可能定時、定量進食,避免進食甜食、辛辣、油膩等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纖維素、高蛋白等清淡、易消化等食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2.4 足部檢查 每天都應定時檢查雙足情況,觀察是否出現(xiàn)爪形趾或畸形,檢查患者足部皮膚的顏色或溫度是否變化。檢查足底部、趾甲或趾間等處有沒有出現(xiàn)腳癬、雞眼、水泡、甲癬、甲溝炎或潰瘍等病變,客觀評估患者足部的壓力覺、觸覺和感覺,仔細觀察足部皮膚干燥情況及足部動脈搏動程度等。
1.2.5 足部護理 護理人員每天應定時協(xié)助患者按摩足部,每天保持適當運動,保持肢體血液循環(huán)。鞋子最好選擇布面或軟皮的材質,寬松、圓頭的類型,襪子選擇棉毛的材質,最好是淺色透氣且彈性好的,每天勤換洗鞋襪,保持足部的干燥、清潔,最好是采用中性肥皂洗腳,水溫不宜過高或過低,洗完腳后采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干。若發(fā)現(xiàn)患者足部局部有腫痛、紅熱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痊愈:化膿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足部傷口、潰瘍完全愈合,殘端發(fā)現(xiàn)新生肉芽組織,且被新生皮膚覆蓋,血糖控制良好。顯效:化膿性感染得到基本控制,足部傷口、潰瘍面積至少縮小50%,殘端發(fā)現(xiàn)新生肉芽組織,且被新生皮膚覆蓋,血糖控制一般。有效:化膿性感染得到一定控制,足部傷口、潰瘍面積縮小50%以下,殘端發(fā)現(xiàn)新生肉芽組織,但長勢不理想。無效:傷口仍存在化膿性感染,足部傷口、潰瘍面積無明顯變化,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
該次采用的統(tǒng)計學處理軟件為SPSS 13.0,選擇[n(%)]表示治療有效率等計數(shù)資料,選擇(±s)表示計量資料,分別采用χ2、t檢驗數(shù)據(jù)差異,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對比顯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顯著高于對照組8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398,P<0.05)。 具體見下表1。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較為常見的一種嚴重并發(fā)癥,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足部潰瘍、壞疽,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很可能會被截肢。目前,臨床主要采用血管腔內治療方式治療糖尿病足患者,但因為糖尿病足是足部全身性病變,因此治療過程中應配合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該次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5.0%顯著高于對照組85.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集束化護理理想強調以患者為中心,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等系統(tǒng)化的護理服務。該次實驗組患者實施集束化護理干預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足部檢查及足部護理等方面開展護理干預,從心理上安撫患者的不良情緒,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指導患者了解疾病易感染因素及疾病預防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及主動參與積極性。通過足部檢查及足部護理也可提高護理服務的針對性,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足部皮膚損害情況,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綜上所述,糖尿病足患者血管腔內治療過程中采用集束化干預的臨床價值較高,護理效果滿意,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