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句法結構“X者”的詞匯化及其動因

        2019-08-09 08:08:55仝筱菲
        現(xiàn)代語文 2019年4期
        關鍵詞:詞匯化語法化組塊

        仝筱菲

        摘? 要:現(xiàn)代漢語名詞“X者”來源于古代漢語中同形的句法結構“X者”。唐五代以后,句法結構“X者”由于結構助詞“者”的衰落與降級、韻律構詞的影響以及組塊認知機制的驅動,逐漸走上詞匯化歷程。到了現(xiàn)當代,“X者”完全變?yōu)槊~,內部可細分為單純詞和派生詞兩類。對此,我們依托技術上的處理進行了理論上的預見,并將“X者”的詞匯化過程轉化為相應圖示。

        關鍵詞:X者;詞匯化;語法化;韻律構詞;組塊

        “者”是古代漢語中的常見虛詞,其意義與用法較為多樣,楊伯峻《古漢語虛詞》將其概括為四類,其中一類是作助詞[1](P335)。本文研究的名詞性句法結構“X者”中的“者”就是結構助詞。到了現(xiàn)代漢語中,“者”降級為詞內成分,并由此產生出一批指人名詞“X者”,如“建設者、獨裁者、志愿者、完美主義者、自由職業(yè)者”等。那么結構助詞“者”與詞內成分“者”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

        縱觀以往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從名詞化、詞類特點、語法功能、語法標記的詞匯化、合成復合詞的語序、構詞規(guī)律、結構助詞的演變、附著形式的逆形態(tài)化等不同視角,對這一語言現(xiàn)象進行考察??傮w來看,雖然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句法結構“X者”中的“者”是結構助詞以及名詞“X者”中的“者”是類詞綴,但是問題并沒有得到徹底解決。如:“X者”的詞匯化歷程是怎樣的?“者”的語法化歷程是怎樣的?句法結構“X者”和名詞“X者”是否存在過并行關系?現(xiàn)代漢語中的“X者”是詞匯結構還是句法結構?“X者”發(fā)生詞匯化的動因是什么?等。

        有鑒于此,本文擬重新審視這一語言現(xiàn)象,進而對上述問題進行合理解釋。文章首先考察現(xiàn)代漢語中“X者”的語表形式和語里意義,然后討論句法結構“X者”的歷時變化及其詞匯化(lexicalization),最后依托技術上的處理達到理論上的預見。

        一、現(xiàn)代漢語中“X者”的語表形式與語里意義

        (一)“X者”的語表形式

        從語表形式來看,“X者”結構由“X”和“者”兩部分組成。其中“X”是變量(variable),“者”是常量(constant)。那么,“X者”究竟是詞匯結構還是句法結構呢?從附著對象的角度看,“者”不附著于詞或短語,而是附著于語素或語素組;從能否擴展的角度看,朱德熙為我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測試方法:“一個語言格式AB,如果能插進一個C去,擴展成ACB,那就證明A和B是彼此獨立的?!瓟U展法的實質是根據(jù)語言成分結合的緊密程度來確定詞和非詞的界限?!盵2](P13)我們發(fā)現(xiàn),“X”和“者”之間結合程度緊密,不能擴展,因此,“X者”整體是詞①。

        從詞義方面來看,常敬宇對同素詞有明確定義:“把詞素相同的一組詞彼此互稱為同素詞……同素詞之間的詞素必須是同一的,所構成的同素詞也往往是同類詞,即詞性相同的詞,并且同素詞之間在詞義方面也常常存在著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3]劉叔新認為,“成群的或若干個不同的詞語單位,由于含有同樣一個語素,即含有同一材料的共同意義部分,而彼此在意義上相互因應”[4](P386)。由此可見,“X者”這類詞有共同的語素“者”,且均表示“……的人”(不論是否發(fā)生語義專指化),因此可歸入同素詞。

        從詞的語法功能來看,“X者”受數(shù)量詞修飾且不受副詞修飾,是典型的名詞。從句法分布來看,“X者”的例句如下:

        (1)飛行器可探測和收集事故中的幸存者、大氣中的有毒化學物質等信息,并將其傳送給操作者。(《廈門晚報》,1997-12-08)

        (2)作者自稱是理想主義者、唯美主義者,本應對邪惡具有天生的敏感和厭惡,但作者卻愛用泛濫的愛去涂抹歷史的創(chuàng)口。(《廈門晚報》,1998-02-08)

        從北京大學CCL語料庫中隨機選取200例指人名詞“X者”(單純詞除外)進行分析,“X”有如下五種語類屬性:V-、N-、Adj-、VP-、NP-,其中106例為V-(如侵略者、表演者、參加者、先行者等),34例為N-(如自由主義者、素食主義者、高學歷者、手工業(yè)者等),34例為Adj-(如優(yōu)勝者、智者、成功者、忠誠者等),22例為VP-(如賣血者、符合規(guī)定者、普度眾生者、申請避難者等),4例為NP-(如自由職業(yè)者、右傾機會主義者、革命理想主義者、革命發(fā)展階段論者)。表1是“X”的五種語類屬性的語料數(shù)及其百分比:

        由表1可知,不同語類屬性的“X”出現(xiàn)的頻率依次為V->N-/ Adj->VP->NP-,其中動詞性“X”占絕對優(yōu)勢。

        (二)“X者”的語里意義

        楊炎華曾明確指出,漢語單純詞、派生詞、復合詞之間的區(qū)別在于位置關系和語義關系,并進一步歸納為表2[5]:

        從構詞法角度來看,名詞“X者”內部可以進一步分為甲、乙兩類。在甲類“X者”中,“X”與“者”之間的界限比較模糊,且語義不等于二者的加和,而是已發(fā)生專指化,故這類“X者”已經單純詞化了。在乙類“X者”中,“X”與“者”之間的界限比較清晰,且語義基本等于二者的加和,“X”與“者”之間有位置關系,“~者”固定出現(xiàn)在最末位置;“X”與“者”之間的語義關系較虛,但又沒有完全消失,正處于語義虛化的連續(xù)統(tǒng)中。正如朱德熙所說:“‘者和‘所都還保留在現(xiàn)代語里。不過‘者已經蛻化成一個名詞后綴,不能自由造句?!盵2](P78)由此可見,甲類“X者”不是典型意義上的單純詞,但它已經發(fā)生了單純詞化;乙類“X者”中的“者”不是典型詞綴,而是類詞綴。此處不是本文研究的重點,故甲類“X者”可統(tǒng)稱為單純詞,乙類“X者”可統(tǒng)稱為派生詞。

        因此,“X者”的語里意義并非是整齊劃一的,主要包含了兩種(甲、乙)語義類型。

        甲類:意義高度專指化。語料中,有28例“X者”為該種類型。例如:

        (3)筆者不由得心生好奇,“掌上醫(yī)院”有怎樣的合理便捷的診療模式?(《新商報》,2015-07-05)

        (4)記者蹲守亳州火車站,在返鄉(xiāng)的人流中尋找感人的春運表情。(《亳州晚報》,2017-01-25)

        單純詞“X者”不能由“X”和“者”的意義推導出來?!肮P者”多用于自稱,常出現(xiàn)在較為正式的文章中;“記者”是指從事新聞采集和報道的專業(yè)人員。

        乙類:表示具有某種屬性或從事某種事務的一類人。語料中,有172例“X者”為該種類型。例如:

        (5)素食主義是一種飲食文化,實踐這種飲食文化的人稱為素食主義者。(《云南廣播電視報》,2015-06-20)

        (6)廣大文藝工作者心懷祖國人民、響應時代召喚、追求藝術理想,是一支有智慧有才情、敢擔當敢創(chuàng)新、可信賴可依靠的隊伍。(《共產黨員》,2016-12-01)

        派生詞“X者”的詞匯意義基本可以由“X”和“者”的語素意義推導出來?!八厥持髁x者”是指只吃素菜而不吃葷菜的一類人;“文藝工作者”是指從事文學藝術或相關工作的人。

        二、句法結構“X者”的歷時變化

        (一)句法結構“X者”的產生

        朱德熙明確區(qū)分了自指和轉指,“前一種名詞化造成的名詞性成分與原來的謂詞性成分所指相同,這種名詞化可以稱為自指;后一種名詞化造成的名詞性成分與原來的謂詞性成分所指不同,這種名詞化可以稱為轉指”[6]。句法結構“X者”中的“者”也有自指和轉指兩種功能。董秀芳指出:“‘者加在謂詞性成分之后,把它轉變成一個體詞性成分。從語義上看,‘VP者轉指VP的施事(朱德熙1983)。如‘言者轉指‘言的施事,即‘說話的人。如果‘者字加在一個形容詞的后面,則表示具有那種品性的人,如‘仁者即指有仁德的人?!盵7](P221)除此之外,“者”還可以表示自指,如“義者”指“義氣這種品質”。

        表示“……的人”的句法結構“X者”較早見于《詩經》①,“VP者”中的“VP”可由光桿動詞以及動賓短語的肯定式與否定式來充任;“Adj者”中的“Adj”可由光桿形容詞來充任。例如:

        (7)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國風·王風·黍離》)

        (8)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國風·魏風·十畝之間》)

        (9)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ā秶L·唐風·綢繆》)

        例(7)、例(8)中的三例均為“VP者”結構,“VP者”轉指VP的施事?!爸艺摺鞭D指“知我”的施事,即理解我的人;“不知我者”轉指“不知我”的施事,即不理解我的人;“桑者”轉指“?!钡氖┦拢床缮5娜?。例(9)為“Adj者”結構,表示具有Adj性質的人。“粲者”是指美麗的人。

        由此可知,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前期,是指人結構“X者”的產生階段,雖然在《詩經》中僅表現(xiàn)為八例,但已經具備相應的語義內含和句法功能?!癤者”在產生之初只表示轉指而不表示自指,即在動詞性短語中,“者”提取動詞的施事;在形容詞性短語中,“者”提取形容詞的性狀。

        (二)句法結構“X者”的發(fā)展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特別是《詩經》時代之后,指人結構“X者”在《左傳》《論語》《國語》《道德經》《孟子》《莊子》《管子》等文獻中頻頻出現(xiàn),其語義內含和句法功能隨即固定下來。此外,“VP”位置上的短語類型也逐漸豐富起來,“VP者”中的“VP”可由光桿動詞、動賓短語、連謂短語、被動式、小句來充任;“Adj者”中的“Adj”仍舊由光桿形容詞來充任;“Numeral+者”中的“Numeral”可由表年齡的數(shù)詞充任;“NP者”中的“NP”可由專有名詞或定中短語來充任。例如:

        (10)服者懷德,貳者畏刑。(《左傳·僖公十五年》)

        (11)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鮮矣。(《左傳·隱公三年》)

        (12)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13)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ā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p>

        (14)楚子享公于新臺,使長鬣者相。(《左傳·昭公七年》)

        例(10)(11)為“VP者”結構,“服者”即內心臣服的人,“貳者”即懷有二心的人; “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即受寵愛而不驕傲,驕傲而能受壓制,受壓制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為非作歹的人。例(12)為“Adj者”結構,“知者”即聰明的人,“仁者”即有仁愛之心的人,“勇者”即勇敢的人。例(13)為“Numeral+者”結構,“五十者”即五十歲的人,“七十者”即七十歲的人。例(14)為“NP者”,“長鬣者”即長胡子的人。

        西漢至隋唐,指人結構“X者”普遍出現(xiàn)于各類典籍之中,“X”位置仍舊由上述幾類短語充任,其中有一些新出現(xiàn)的指人“NP者”。例如:

        (15)向有大力者負之而趨。(《世說新語·任誕》)

        (16)少得利養(yǎng),心有希望,常懷不足,不能得與高德者等獲其利養(yǎng)。(《百喻經》)

        以上二例為“NP者”結構,“大力者”即力量大的人;“高德者”即品德修養(yǎng)高的人。

        從《詩經》時代到隋唐,能出現(xiàn)在指人結構“X者”中的“X”位置的主要情況,如表3所示:

        (三)句法結構“X者”的衰落

        據(jù)劉一豪(2012)統(tǒng)計,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唐五代時期結構助詞“者”的使用頻率如表4所示[8]:

        由表4可知,從魏晉南北朝到唐五代,文學作品中結構助詞“者”的使用頻率在下降,其主要原因在于“者”的衰落,即從自由語素變?yōu)檎持Z素。楊榮祥指出:“‘底在晚唐五代逐漸普遍使用后,‘者的衰亡速度加快?!撞皇恰叩奶鎿Q形式(詞匯替換),而是由‘者演變來的新的書寫形式。新形式產生后,舊形式沒有立即消失,其原因是‘者有文白兩讀,加上文讀的‘者借助文言的強大慣性,使其能夠在書面語中得到較長時間的保留?!盵9]劉一豪指出,“宋元時期,結構助詞‘者已經衰落,口語性較強的文獻中‘者字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低,使用范圍越來越窄,多用于仿古句式和引言引語中,且部分經常使用的‘單音節(jié)動詞+者或‘單音節(jié)形容詞+者結構已經固化為詞語。”[8]明清之際這種現(xiàn)象仍在延續(xù),除了擬古用法之外,其他指人結構“X者”進一步降級為詞。唐五代前后,“者”“底”并行的用例如下:

        (17)洞山云:“將謂有氣力底是”。(《祖堂集》)

        (18)外邊人皆云,崔侍郎下,有氣力者即得。(《太平廣記》)

        (19)悟底是,不悟底是?若便悟去,亦不分外。(《祖堂集》)

        (20)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凈其心。(《六祖壇經》)

        例(17)“有氣力底”、例(18)“有氣力者”均指有氣力的人;例(19)“悟底”、(20)“悟者”均指開悟的人,“不悟底”則指不開悟的人。

        由此可見,“X者”的詞匯化與“者”的語法化密不可分,“者”的衰落又與“底(的)”的興起密不可分?!巴ㄟ^對‘者的衰落過程、‘者與‘底(的)語法功能的對應關系、‘者衰‘底(的)興的時間對應關系及‘者與‘底的語音關系的探討”,進而確認“‘底(的)是由‘者演變來的新的書寫形式”[9]。唐五代普遍使用的“底”先是在口語中代替了“者”的功能,當其演化成“的”之后,又進一步在書面語中占據(jù)“者”的地位。由于“底(的)”帶來的沖擊導致“者”的用法越來越狹窄,進而從結構助詞降級為詞內成分。相應地,“X者”就從句法結構降級為名詞。馮勝利明確提出詞匯化的模式,并將該過程轉化為下圖[10](P239):

        董秀芳指出:“由語法性成分參與組成的句法結構詞匯化為雙音詞是從一種能產的可類推的形式變?yōu)槟痰牟荒茴愅频膯挝?。其內部動因多是由于句法結構中語法性成分的功能的衰退。當一個語法性成分的用法逐漸受到局限后,原來由該語法性成分形成的自由組合就變成了詞匯成分,成為已消失的句法的遺跡而保留在語言系統(tǒng)中。”[7](P272)楊吉春在論述反義復詞的詞化虛化機制時,也明確指出:“反義復詞的詞化和虛化是一個連續(xù)系統(tǒng),詞化是虛化的基礎,虛化是詞化的延續(xù)……有的詞化后沒有發(fā)生虛化,有的發(fā)生了虛化,最典型的是詞化虛化同時發(fā)生,最復雜的是集詞化、虛化、實化、平化于一身?!盵11](P318)該規(guī)律對本文的研究對象“X者”同樣適用,在名詞“X者”中,單純詞“X者”已不具有類推功能,即便派生詞“X者”能構成“模槽(the Vacancy of the Mold)+模標(the Sign of the Mold)”的框填形式,其類推功能也不及它的前身。除“~者”之外,很多同類詞如“~手”“~員”“~家”的語法化情況亦是如此。

        三、“X者”的詞匯化

        宋元以來,句法結構“X者”與名詞“X者”并行,在不少句子中“者”仍然是助詞。例如:

        (21)每有饑餒而死者,棄臺而逃者,其存者往往私棄臺守,下臺措辦米糧,且妨身役,不得操練。(《練兵實紀》)

        (22)手力捷疾者,一人供事燈盞二百付。(《天工開物》)

        “饑餒而死者”即挨餓而死的人,“棄臺而逃者”即放棄陣地逃跑的人?!笆至菁舱摺奔锤苫盥槔娜?。

        然而,在日常使用中人們越來越多地將它認為是詞,于是其中的部分雙音節(jié)“X者”率先完成了語義專指化,并呈現(xiàn)出詞的面貌。例如:

        (23)身邊只有一小行者,化飯度日。(《三國演義》)

        (24)只聽得正南上又有鐘響,來了一位道者,戴如意冠,穿淡黃八卦衣,騎天馬而來。(《封神演義》)

        “行者”原指出行的人,此處專指苦行僧人?!暗勒摺痹敢磺行蘖曋?,此處專指道士、道教徒。

        通過比較語料出處,我們發(fā)現(xiàn)白話小說中較多使用名詞“X者”,而文言色彩濃厚的作品中則更多保留句法結構“X者”。為什么在口語中人們更傾向于把“X者”這類結構處理為詞呢?這與組塊的認知機制密不可分。人的短時記憶是有限的,那么我們如何克服這一限制而接收更多的信息呢?“一個句子沒有結束之前,聽話者必須盡量地暫時記住前面所聽到的語詞。但是,聽著如果一心記住前面說過的語詞,那么要記住的詞會很快超過人腦短時記憶能力的限度——七個左右。顯然,為了減少負擔,他一邊聽一邊要及時處理,以減輕負擔,這種處理方式就是認知心理學所說的‘組塊(Chunking)”[12]。為了提高信息處理效率,人們往往根據(jù)邏輯將線性相鄰的、彼此相關的詞語或短語進行組塊處理,這樣一來整個句子就被分割成了幾個模塊。如本文的研究對象“X者”在語句中線性相鄰且共同表示“……的人”,于是在信息處理中就會被當做一個整體來記憶。在多次重現(xiàn)的促進下,模塊內部的界限逐漸模糊,久而久之人們便不再追究其中的理據(jù)而把它當做詞來對待。

        人類的這種認知方式恰恰反映出“X”與“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者”進而從助詞變?yōu)樵~內成分,“X者”也從句法結構變?yōu)槊~。從句法功能上看,這些率先降級為詞的“X者”可以出現(xiàn)在主語位置、賓語位置或定語位置,甚至可受數(shù)量短語修飾。例如:

        (25)譯者失辭,某自謂無兩首耳。(《西夏書事》)

        (26)姑娘有心用手推開老者,因方才蘇醒過來,又無力氣,那老者與姑娘捶胸砸背了。(《三俠劍》)

        (27)為十舅做道場,以安慰死者的靈魂。(《曾國藩家書》)

        (28)三人如夢非夢,相聚一堂,只見一位尊者須眉皆白,升空而坐。(《東度記》)

        為什么雙音節(jié)“X者”會先于三音節(jié)、多音節(jié)而凝固成詞呢?雙音節(jié)“X者”成詞的條件是什么呢?與句法學意義下的詞不同,韻律詞(Prosodic Word)是從韻律學角度定義的,“韻律詞是一個最小的語流片段/單位……韻律詞的定義可以通過韻律構詞學中的單位‘音步來確定,而‘音步則通過比它小的單位‘音節(jié)(Syllable)來確定”[13](P77)。那么,漢語韻律詞的情況是怎樣的呢?馮勝利指出:“把雙音節(jié)音步作為漢語最小的、最基本的‘標準音步,把其它音步形式看做標準音步的‘變體:單音步是‘蛻化音步(degenerate foot);三音節(jié)音步是‘超音步(super foot)……如果我們承認雙音步是漢語的標準音步,‘單音步跟‘三音步都是特定條件下才允許的音步,那么根據(jù)韻律構詞法的理論,漢語的‘標準韻律詞只能是兩個音節(jié)。”[14]

        雙音步標準韻律詞基于漢語的雙音化,即當短語是雙音節(jié)時,就滿足了標準音步的要求,進而實現(xiàn)為一個標準韻律詞。此時的標準韻律詞盡管還不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音義結合體”,但它已經具備了詞的雛形。雙音節(jié)短語在標準音步的框架內活動,加之高頻使用等因素的促進,短語之間的距離逐漸被拉近,原本明晰的句法關系逐漸模糊,進而從短語降級為詞。從例(23)至(28)可以看出,句法結構“X者”中的雙音節(jié)短語率先發(fā)生詞匯化,這與韻律構詞的促進作用密不可分。

        四、結論

        綜上所述,句法結構“X者”產生于《詩經》時代,隨后歷經千年,活躍于各類典籍之中。唐五代以后,句法結構“X者”由于結構助詞“者”的衰落與降級、韻律構詞的影響以及組塊認知機制的驅動,逐漸走上詞匯化歷程。到了現(xiàn)當代,“X者”完全變?yōu)槊~,內部可細分為單純詞和派生詞兩類。

        至此,我們對引言中所提到的問題全部進行了解答。這些看起來分屬不同層面的問題最終都歸結到了同一個點,即:句法結構“X者”的詞匯化。問題由此而引發(fā),答案也終將由此而獲得。整個過程如表5所示:

        基于以上論證,我們可以對“X者”現(xiàn)象作出理論上的預見:現(xiàn)代漢語中的“X者”全部都是名詞,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派生詞,而少部分是單純詞。如果“X者”具有較強的能產性,由“X者”所產出的新詞就會大規(guī)模進入詞庫,從而活躍在人們的日常交際中。相反,如果“X者”受到內在或外在的干預而逐漸衰落,其使用范圍也會隨之萎縮。

        參考文獻:

        [1]楊伯峻.古漢語虛詞[M].北京:中華書局,1981.

        [2]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3]常敬宇.同素詞簡論[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5,(2).

        [4]劉叔新.漢語描寫詞匯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

        [5]楊炎華.“詞綴少、語綴多”的內涵及其理論意義[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

        [6]朱德熙.自指和轉指——漢語名詞化標記“的、者、所、之”的語法功能和語義功能[J].方言,1983,(1).

        [7]董秀芳.詞匯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fā)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8]劉一豪.結構助詞“者”的歷史演變[D].北京: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9]楊榮祥.“者”衰“底(的)”興及二者之間的關系[J].語文研究,2014,(3).

        [10]Feng,Shengli.Prosodic Structure and Prosodically Constrained Compound in Classical Chinese[A].Trends in Linguistics:Studies and Monographs[C].Berlin and New York:Mouton de Gruyter,1998.

        [11]楊吉春.漢語反義復詞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2]陸丙甫.語句理解的同步組塊過程及其數(shù)量描述[J].中國語文,1986,(2).

        [13]馮勝利.漢語韻律句法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4]馮勝利.論漢語的“韻律詞”[J].中國社會科學,1996,(1).

        猜你喜歡
        詞匯化語法化組塊
        橫浪作用下大型上部組塊雙船浮托安裝動力響應特性試驗研究
        介詞“依據(jù)”的詞匯化與語法化
        貴港方言“爹”的多功能用法
        上古漢語“之”的詞性及用法
        考試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3:00:47
        “V三V四”的構式及貶義色彩形成原因
        陸豐7-2油田導管架平臺上部組塊低位浮托安裝關鍵技術
        英語詞匯組塊學習路徑研究——組塊法
        詞匯組塊層次網(wǎng)絡
        天天爽夜夜爱|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午夜视频在线| 白色橄榄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最大的av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狼人综合影院|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抽搐免费网站 |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无套内射无矿码免费看黄|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日韩精品免费观看在线| 成年丰满熟妇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观看蜜臀| 欧亚精品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成av人片极品少妇|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后入| 粉嫩少妇内射浓精videos| 麻豆变态另类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视频| 巨人精品福利官方导航| 亚洲一区欧美二区| 亚洲福利天堂网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免费| 女女同性av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美女被靠到爽的视频|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成人国产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成人爱|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3小时|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 亚洲人成网站18男男| 国产三级c片在线观看| 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第一页| 亚洲av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日韩在线第二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