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師范大學石家莊附屬學校 趙權政
學校的辦學理念停留在紙上,停留在墻上,停留在校長的口中,這種現(xiàn)象屢見不鮮。凡是有人參觀,校長總能滔滔不絕地介紹辦學理念。可是,在一些學校,如果私下里問老師學校的辦學理念是什么,不少老師卻支支吾吾或者知之甚少。這種狀況,說明學校的辦學理念沒有真正落地,而是像一個懸浮層一樣,飄在了空中。這樣的辦學理念只適合用來觀瞻,并不能用來指導學校開展具體工作。這樣的辦學理念,沒有發(fā)揮它應該有的作用。
理念的落實還要靠教師具體的教育教學行為。那么,該如何讓學校的辦學理念更好的落地,成為指導師生共同成長的指導思想呢?我認為,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種觀念,只有經過了“從教師中來,到教師中去”的過程,才能更好地深入人心。一個學校的辦學理念,恰恰需要這樣一個自下而上的過程。
學校在設計辦學理念之初,可以組織全體老師思考三個問題。第一,學校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第二,怎樣培養(yǎng)人;第三,通過哪些抓手來培養(yǎng)人。在充分思考討論過這些問題以后,圍繞著第一個“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辦學理念就會越來越清晰。
以我所在的北京師范大學石家莊附屬學校為例,在建校之初,全體教師就在集體思考這個問題。經過了教師小組討論等環(huán)節(jié),在眾多的聲音中,一個聲音漸漸清晰而明朗,也越來越多地得到眾多老師的支持。這個聲音中有兩個關鍵詞:第一是“適合的教育”,第二是“健康的成長”。
這個觀點的提出,是圍繞著學生終生發(fā)展考慮的,是從以人為本和以生為本的角度出發(fā)的。所以,它的出現(xiàn),得到了學校絕大多數老師的接受與贊同。我們圍繞著這兩個關鍵詞,經過反復錘煉,想用一句比較通俗又充滿美感的話語來表達,最終,經過教代會集體討論通過,我們的辦學理念正式確立:創(chuàng)造適合的教育,共享成長之美。
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和學校文化一脈相承的,也是在廣大教師集體參與的基礎上產生的。從教師中來,到教師中去的過程,讓學校的辦學理念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確定了辦學理念之后,還要考慮如何方便老師們對辦學理念的靈活運用。制作思維導圖,是一種非??茖W的操作方式。
組成教師項目小組,以分組的方式讓不同學科或部門的教師討論如何把辦學理念和教育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學校在辦學理念實施過程中,組成了育人導圖項目小組,項目小組通過發(fā)放問卷、征集意見、匯總反饋、集中討論等環(huán)節(jié),最終確立了辦學理念與教育教學實際相關聯(lián)的結合點,然后把這些結合點串聯(lián)起來,形成了學校發(fā)展的育人導圖。
育人導圖分為德育、課程教學、學生發(fā)展等多個維度,在不同維度圍繞著“適合”和“成長”的總目標,畫出不同的培養(yǎng)路徑和滲透方法。育人導圖形成后,項目小組在全體教師會上進行講解、質疑、答辯、總結等環(huán)節(jié),讓思維導圖更加完善。
如果說辦學理念是給了老師們一個前行的目標,那么育人導圖就是給了老師們無數可供選擇的道路。育人導圖,能夠給老師們提供一個有力的抓手,讓他們時刻明白,為了走到那神圣的目標殿堂,我們要選擇走哪些路。
在全體教師踐行育人理念的過程當中,要通過各種活動讓理念內化于心。顧明遠老先生曾經講過,“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逼鋵?,不只是學生成長在活動中實現(xiàn),教師的成長也應該在活動中實現(xiàn)。
學??梢越M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辯論賽、討論會、世界咖啡屋、案例分享會、感人故事會等等。充分利用校會時間,給老師們搭建案例分享的平臺,讓老師們把自己踐行育人理念的案例進行分享。那一個個和學生之間發(fā)生的或感動或振奮的故事,總是十分容易獲得共鳴。圍繞辦學理念,選擇一個教育成長的話題,以辯論的方式讓老師們充分討論,可以分正、反觀點雙方進行準備,在準備充分之后,組織老師們在全體教師會上展開辯論,在唇槍舌箭的思維碰撞中,老師們會開闊眼界,加深對辦學理念的理解。老師們可以在討論中不斷生成新的想法與感觸,大家把自己的感受跟別人分享,既能交流思想,也能增進感情,對學校辦學理念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了。
在實際辦學過程中,要注意辦學理念和學校文化的融通和有機結合。辦學理念深入人心的過程,就是學校文化深入人心的過程。
以我校的文化體系為例,我們提出的文化愿景是:“實施幸福教育,建設一所最美的學校?!庇四繕耸牵骸暗轮求w美,各成其材?!币陨蟽蓚€文化理念,就做到了與辦學理念“創(chuàng)造適合的教育,共享成長之美”的有機結合?!斑m合的教育”是為學生的成長和終身發(fā)展奠基的,在“適合的教育”的助力下,讓學生們實現(xiàn)“各成其材”的目標。
學校把辦學理念等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到學校的文化建設之中,在全體師生共同學習學校文化的過程中,辦學理念會逐漸地內涵于心,外顯于行。這種細微的變化,就是教育浸潤滋養(yǎng)的結果,正如那細密的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讓師生實現(xiàn)文化的自覺,是學校管理的最高境界,也是學校管理者一直追求的目標。在通往文化自覺的道路上,會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也會遇到崎嶇和坎坷,這就需要我們開動腦筋,創(chuàng)造性地去想辦法,讓學校的辦學理念真正落地。讓它像五月的花朵一樣,在學校的美麗花園里,像孩子們的笑臉一樣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