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沖
語言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本來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圣經(jīng)故事中說在創(chuàng)世紀的洪水消落后,諾亞的子孫在地球上繁衍生息,耶和華為了阻止人們修建通天塔而弄亂人們的語言,讓他們語言不通,交際受阻。從此以后,人們分散到世界各地,講著不同的語言。但從古至今,人們從未停止溝通語言和文化交流的活動,任何語言都是建立在其文化基礎上,了解文化背景是我們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之一。
1.1增加學生人文知識,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
對于文化背景的介紹,無非是從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科技,人口,法律,風俗習慣,節(jié)日慶典,宗教歷史,交通和藝術審美這些方面入手。語言作為一種文化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中形成的。我們以生活為切入點,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來學習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能讓學生了解語言的文化背景,更能讓他們感受到一個英美文化背景下社會的全貌,這對他們?nèi)宋闹R,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1.2教會學生文化尊重,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
世界上有3000多種語言,每一個地區(qū)和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學習語言背后的文化背景有利于學生了解文化差異,尊重文化差異,提高學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比如,在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的第二單元“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中,我們就可以借此向學生們講解美國的“football”和其他國家的“football”是不同的。我們所說的“football”指的是世界杯的有36塊黑白相間的小六邊形組成的足球,而美國人所說的“football”指的是我們口中的橄欖球,一種靠球員的撞擊和奔跑把球送到對方場地的運動。對這些小知識點的掌握能夠讓學生體會到各國文化的差異,并且學會尊重不同的文化。
1.3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初中英語著重對學生語法語態(tài),基本寫作等方面進行訓練和培養(yǎng)。其實通過一些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對于部分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比如:介詞to和for的使用,在英語文化中,to一般用于(1)-destination 目的地We are going to Paris. (2)-Distance 距離It is about ten meters from my house to the university. (3)-Giving 給I gave the book to Mumu for reading. 而for一般用于(1)-Benefits 影響(好處/壞處)Yogurt is good for your stomach. (2)-Period of time 時間段I have been doing podcasts for 8 months now. (3) -Scheduling 安排I made an appointment for the 30th of March. (4)-Doing something to help someone 幫助Could you carry these books for Mum?這些文化小常識的點滴積累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的提升也會有很大的益處。
2.1教師要提高自我文化素養(yǎng),了解更多西方文化
要從自身做起,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老師們可以通過閱讀圣經(jīng)故事,十日談等西方經(jīng)典名著,從中汲取優(yōu)秀的西方文化,將其融入課堂教學中;還可以通過收聽BBC, VOA等電臺了解他國文化背景知識,提升自我文化素養(yǎng),了解更多西方文化。另外,根據(jù)近幾年的考試來看,我們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提升,比如經(jīng)常有些作文題目會以春節(jié),端午節(jié)為題材,這就要求初中英語老師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也要進一步加深,才能言傳身教,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幫助。
2.2開展“西方小故事進課堂”等課堂文化交流活動
在老師積極引導的基礎上,也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對西方文化知識的了解還有一個重要渠道就是同齡人間的溝通交流。我們可以在英語課上組織“西方小故事進課堂”活動,給學生一到兩周的準備時間,讓他們自己準備一個有關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小故事與同學們分享,分享的故事最好是與課內(nèi)的某個知識點銜接,能夠加深同學們對課內(nèi)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同時鼓勵學生用英語講出自己的故事,這樣對學生的口語能力,語法知識的掌握運用都有幫助。
2.3在考試和測驗中增加文化類題型
考試中文化類題型的設置最能體現(xiàn)我們對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的重視,對于英語考試的改革也是幫助學生學好英語的重要途徑。在平時的課堂測驗中,老師就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練習與考察。在聽寫單詞時,可以適當?shù)穆爩懸粌蓚€有關西方的專有名詞,如“猶太人”、“天主教”等;在日常測驗中,可以在聽力題中設置一段對話,兩人討論去哪里度假,討論當?shù)氐木包c特色,然后學生根據(jù)對話選出地點,這也是對文化背景知識的練習和考察。
2.4鼓勵孩子加大課外閱讀量,自主了解多元文化。
閱讀是開闊一個人眼界最好的方法,足不出戶就可遍覽寰宇。這個時期應該讓學生增加閱讀量,增加對世界各國風土人情的了解,對世界各國經(jīng)典名著的拜讀,這都能為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知識儲備打下很好的基礎。鼓勵學生閱讀西方雜志期刊,經(jīng)典名著,尤其是英文原版書籍,能夠讓學生感知到英語語言的魅力。對多元文化的了解不僅是學生學好英語科目的必備法寶,也是學生提高人文素養(yǎng)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因素。
經(jīng)過小學階段的英語基礎教學之后,初中英語著重對學生日常對話,語法語態(tài),基本寫作等方面進行訓練和培養(yǎng)。這一時期的英語學習,詞匯量加大,句子文章變長變難,還有很多固定搭配,語法時態(tài)都需要學生熟記。通過上述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學生能夠對一些固定搭配,語法知識加深印象,日常的口語交流能力也能得到提升,還會在這種學習中樹立全球觀念,學會尊重差異,理解包容。
[1] 劉屹. 社會文化與跨文化交際[J]. 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3(02).?
[2] 周楊. 怎樣在外語教學中導入外族文化因素[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10).
(作者單位:曲阜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