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娜
《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通過探究的方式來夯實英語基礎知識,發(fā)展英語語言技能,實現(xiàn)學生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高中英語共同基礎,促進學生產(chǎn)生興趣,帶著豐富的語言基礎進行知識框架的建構和梳理,實現(xiàn)對語言知識的靈活應用。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構詞法的方式來學習詞匯,會促進學生掌握詞匯記憶方法,增加學習動力,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探究中,夯實語言基礎。
學生對英語詞匯學習的興趣并不大,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不能主動學習,總是處于一種被動狀態(tài)。在加上高中英語詞匯量大,學生總是感覺記了就忘,記得不牢固,影響了靈活應用。學生在記憶詞匯時總是機械地記憶,并沒有很好的方法,不會自然拼讀,也不了解構詞法,使得學生在詞匯記憶過程中總是消極對待,感覺詞匯學習是一件很枯燥、無聊的事情,不利于學生主動記憶詞匯,提高學習能力。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語言能力的根本。詞匯就像是蓋房子的磚瓦一樣,是促進學生蓋出語言高樓大廈的保證。只有學生具有了堅實的語言基礎,學生才能夠積極地投入到語言學習過程中,搭建語言框架,豐富語言體系,實現(xiàn)語言能力的提高。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詞匯,才能夠做到了解詞匯,看懂句子,理解文章。
3.1合成法
英語詞匯的構成并不是簡單的字母堆積和字母組合,有些詞匯是兩個單詞合成的,這種詞匯的構成就是合成法。學生掌握了這些詞匯的構成就會更快速地記憶詞匯,達到輕松記憶詞匯的目的。合成詞包括了合成名詞、合成動詞、合成形容詞和合成副詞,學生在記憶這一類單詞的時候只需要把兩個單詞的含義記住就可以了,在此基礎上去分析和判斷合成詞的含義。例如banknote鈔票;outbreak爆發(fā);nationwide全國性的;whenever無論何時等等。學生在記憶的時候要關注合成的方式,有些是名詞+名詞,有些是形容詞+名詞,副詞+動詞,名詞+動詞,副詞+形容詞等等。合成的方式讓詞匯變得短小,記憶起來更加簡便和快速。越是長難的詞匯,越容易把這些詞匯 進行拆分,通過幾部分進行詞匯的記憶。
3.2轉化法
英語詞匯中有些詞匯是把一種詞性用作另一種詞性,而詞形不變的方法叫做轉化法。簡單地說就是有些單詞通過一種書寫具有兩種或者是多種詞性。如動詞轉化為名詞,常見的就是look當動詞是“看”,當名詞是“表情”的意思;而dream當動詞是“做夢”,當名詞是“夢”。還有些詞匯是名詞轉化為動詞,如book當名詞是“書”,動詞是“預定”;shoulder當名詞是“肩膀”,當動詞是“負責任”。除此之外還有形容詞轉化為動詞,形容詞轉化為名詞等不同的方式。通過這些詞性的轉化,學生會了解更多的詞匯,明確構詞,進而在進行詞匯記憶的時候更快速,在理解詞性和詞義的時候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了解更多詞義的轉化,學生在理解句子的時候也會從多角度,通過多種詞性進行分析和探究,實現(xiàn)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和掌握。
3.3派生法
英語詞匯的記憶還有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就是派生法。派生是由一個詞根加上前綴或后綴構成另一個詞。通過這些前綴和后綴的幫助,學生在記憶詞匯的時候就會更快速地掌握詞匯的構成。通常使用的前綴有加在名詞前構成形容詞的a-,加在名詞前構成動詞的em-,構成反義詞的dis-,il-, im-, ir-,un-, non-等,還有表示敵意的anti-;表示兩個的bi-;表示共同一起的co-;表示以前的,前任的ex-;表示超出、越出的extra-等等。除了前綴以外還有很多的后綴,比較常見的就是表示能力的-ability,表示狀態(tài)和費用的-age;表示專家的-ian,表示人的-or,-ee,-er,ese還是ment, ness,ship, tion, sion,ure等等。這些都是名詞詞綴,而-able,-al, -ern, -ful, -ive等就是構成形容詞的后綴;-en,-fy,-ize就是構成動詞的詞綴;-ly,-ward通常是構成副詞的詞綴。學生通過在詞匯記憶中的總結和歸納,就會了解這些詞匯構成的特點,進而在看到這個單詞的時候,根據(jù)詞匯的前綴或者是后綴就能夠了解詞匯的構成。學生了解了派生構詞法會更加快速而準確地掌握詞匯,根據(jù)前綴或后綴本身的意義和表達理解詞匯,形成對詞匯的理解和認識。學生要積極地對詞匯的構成進行梳理歸納,掌握單詞的構詞特點,在總結中形成自己的認識,牢記詞匯構成的特點和方式,進而實現(xiàn)對詞匯的快速掌握和理解,達到夯實基礎的目的。
總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掌握英語構詞法的方式進行詞匯的學習和記憶,會大大提高學生記憶詞匯的效率和能力,促進學生科學學習構詞規(guī)律,靈活應用構詞法,快速掌握詞匯。通過不斷地積累和學習,學生就會了解詞匯特點,達到拓展詞匯量的目的,為學生的語言學習打好基礎。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城陽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