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慧
摘要? ? 對黑木耳高效栽培技術的示范結果進行總結,結果表明,淶源縣黑木耳品種首選黑29,其次是豐收2號;栽培料配方在原有配方的基礎上,以部分玉米芯替代木屑,所占比例以20%~40%為宜;母種培養(yǎng)基高壓滅菌的設定溫度為122~123 ℃,滅菌時間以30 min為宜;原種、栽培種、栽培袋高壓滅菌的設定溫度為129~130 ℃,滅菌時間為100 min;栽培袋開口數目以140孔/棒效果最好;最后,簡要介紹了單片耳生產要點。
關鍵詞? ? 黑木耳;高效;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 S646.6?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2-0071-01
1? ? 品種引進與篩選
選擇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的黑29、豐收2號、多筋916、黑壯101、林科7號等5個黑木耳品種進行菌絲體及子實體階段比較試驗,經統(tǒng)計分析,黑29和豐收2號2個品種在淶源縣表現(xiàn)較好。由表1可知,黑29表現(xiàn)為黑色、耳形好(呈碗狀)、筋脈少、耳片?。ㄖ睆?5.5 mm)而厚(厚度1.23 mm)、產量高(絕對生物學效率為9.5%);豐收2號表現(xiàn)為產量高(絕對生物學效率為9.8%)、耳片?。ㄖ睆?9.6 mm)而厚(厚度1.12 mm)、背部有筋但數量中等、顏色較淺(呈黑褐色)、耳片呈片狀、商品性狀好。綜合分析,最適合淶源縣栽培的品種是黑29,其次是豐收2號。
2? ? 栽培料配方篩選
選用豐收2號品種,配料以當地豐富的玉米芯替代部分闊葉樹木屑作為主料,水分均為65%。通過調整玉米芯以及木屑的用量設計了5個栽培料配方:配方1(CK),木屑80%、麩皮18%、石膏2%;配方2,木屑60%、玉米芯20%、麩皮18%、石膏2%;配方3,木屑40%、玉米芯40%、麩皮18%、石膏2%;配方4,木屑20%、玉米芯60%、麩皮18%、石膏2%;配方5,玉米芯80%、麩皮18%、石膏2%。其中,配方1為黑木耳栽培的原有配方,作為對照。
由表2可知,采用配方2和配方3黑木耳菌絲生長較快,產量與CK差異不顯著??梢姡貌糠钟衩仔敬婺拘荚耘嗪谀径尚?。利用玉米芯可以降低成本,但用量過多會影響出耳、降低產量,黑木耳栽培料配方中,玉米芯所占比例控制在20%~40%之間效果較好。
3? ? 滅菌條件
淶源縣海拔高(800 m左右)、氣壓低,按照常規(guī)滅菌溫度和時間對培養(yǎng)基和栽培袋滅菌會出現(xiàn)滅菌不徹底的情況,污染率高[1-2]。通過試驗確定,黑木耳母種高壓滅菌溫度(壓力表顯示溫度)為122~123 ℃時,實際溫度為121~122 ℃,滅菌時間為30、25、20、15 min;原種、栽培種、栽培袋高壓滅菌的溫度為(壓力表顯示溫度)129~130 ℃,滅菌時間110、100、90、80 min。由表3、4可知,母種培養(yǎng)基在122~123 ℃溫度下殺菌30 min效果最好;原種、栽培種、栽培袋在129~130 ℃溫度下,滅菌時間以100 min為宜。
4? ? 栽培袋開口
試驗采用“O”形刺孔,孔徑5 mm[3],刺孔密度分別為80、100、120、140孔/棒,按不同處理統(tǒng)計出耳速度、單片耳和雙片耳所占的比率、3潮干耳總生物學效率。
由表5可知,不同開口密度對出耳時間和總產量的影響不顯著。但隨著開口數目的增多,單片耳和雙片耳所占的比率顯著提高,提高了黑木耳的商品價值,其中140孔/棒效果最好。
5? ? 單片耳生產
小孔單片黑木耳栽培,孔徑要控制在4~6 mm,孔過大易連片成朵,過小易憋芽,造成減產甚至絕產。袋料分離是造成小孔栽培憋芽的主要原因。解決袋料分離問題必須選擇合適的菌袋,改進工藝,提高裝袋、窩口的標準,嚴格控溫發(fā)菌。另外,小孔栽培刺孔時間與常規(guī)劃口時間相比應略晚幾天,出耳床擺袋前要澆1遍透水,將刺孔的菌袋按袋間距離3~4 cm“品”字形擺放。擺好后覆蓋塑料袋、草簾保濕催芽,保濕7~10 d,打孔處即可全部形成耳基,當耳基長成耳芽時,去掉草簾育耳。大孔朵狀木耳栽培一般只采1~2潮耳,而小孔栽培可采3~4潮耳[4]。
6? ? 參考文獻
[1] 胡萬金,魏富清.袋料黑木耳栽培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19(2):47-48.
[2] 許軍.黑木耳的種植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21):40.
[3] 曾凡清.浙江省黑木耳高效栽培技術[J].中國食用菌,2018,37(5):81-83.
[4] 孫樹海.論黑木耳小孔單片栽培[J].農民致富之友,2018(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