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shù)學作業(yè)是一項常規(guī)工作。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知識能力、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一刀切”的作業(yè)方式往往忽視了這種差異,必然導致優(yōu)生“吃不飽”,后進生“吃不了”的現(xiàn)象。實行分層作業(yè)教學就可以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對此,圍繞如何實施計算練習的層次性展開討論。
關鍵詞:計算練習;分層;小學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4-007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063
計算能力貫穿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全過程,學生的計算能力強弱與否,直接關系到其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效果。因此,使學生學好計算,并形成一定的計算能力至關重要。
數(shù)學練習給人的感覺一般都是比較枯燥與乏味的,因此,需要教師將其變得有趣。在練習中我們可以設計以動物運動會為主線的練習,并把其中的一些練習變成一個個的比賽,如青蛙過河比賽、小貓釣魚比賽等等。除了設計動物的比賽來吸引學生,我們還可以設計讓學生自己進行比賽,如學生個人與個人比賽、小組比賽、班級比賽等等。
數(shù)學練習不像語文那樣有優(yōu)美的詩歌、文章或圖畫那么美麗,那么吸引眼球,可以帶領學生進入文章的意境里;數(shù)學練習不像英語那樣有著活潑生動的歌曲,帶領學生進入異國他鄉(xiāng)。數(shù)學練習更多地只有兩個字—“枯燥”。在數(shù)學的練習當中,沒有優(yōu)美的文章、沒有活潑的歌曲,只有一堆毫無生氣、枯燥的數(shù)字和一大堆文字。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大多數(shù)只能維持10至15分鐘左右。因此,教師在設計數(shù)學練習的時候,可以適當加入一些小比賽來吸引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很熱衷于比賽,很喜歡與同伴比比誰厲害。
在設計練習時,教師應該根據自己班學困生的基本信息,設計一些基礎練習,讓他們去做。例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看圖填空,給出練習的圖,讓學生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這個圖有幾個角組成,并列出式子,并要求寫出所用到的乘法口訣。還有,在設計一些簡單運用乘法口訣就能計算的口算題目時,我注意到了一個量的問題。由于我主要是培養(yǎng)學困生的成功感,因此,我沒有設計包含大量計算的題目,而是設計學困生可以應付得了的分量,計算千萬不能過量,過量的題目反而會挫傷他們剛剛培養(yǎng)出來的成功感。
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清楚一個問題,分層練習不等于把學生分等。我們在實施分層練習時,理念必須是要讓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成績好的學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讓學困生喜歡學習,變成中等生,甚至是學習好的學生。分層練習時,我們第一時間要關注學困生。在我們日常的生活當中,并不是所有的學困生都不可轉化,大部分的學困生在經過教師的努力后都是可以轉變的。為什么會出現(xiàn)學困生呢?不是這些學生智力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對學習沒有興趣。為什么沒有興趣?因為他們沒有獲得足夠的成功感。因此,我們在設計練習時,要注意這群學困生的基礎水平,設計適當?shù)幕A練習,讓這個群體的學生可以“吃得了”,提高他們的成功感,讓他們喜歡數(shù)學,會學數(shù)學。
在我們教學的班級當中,中等生的數(shù)量占了最大的一部分,因此,我們所設計的練習要讓這部分的學生可以“吃得飽”。我們設計時不能只為了給予學困生足夠的成功感,而把練習設計成好像都是為學困生存在似的。在把成功感給予學困生的同時,我們還要讓中等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那么,我們在設計練習時可以怎么做才能使這群學生得到提高呢?我的做法是,首先,在做基礎練習時規(guī)定他們要在一個比學困生都要快的時間里完成這部分的題目,并且在做完了之后,用一定的時間來檢查并等一下做得慢的學生。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他們檢查的好習慣,還能讓全班都能聽到教師的講評,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我檢查的習慣。其次,設計有一定難度的綜合練習給他們做。
在設計練習時,可以適當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開動腦筋,通過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找規(guī)律這種題目,讓學生可以根據乘法口訣來計算出規(guī)律。還有一些包含隱含信息的問題,需要學生認真看題,尋找解決這種題的有用信息。通過這些題目能讓這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 “吃得好”,進而提高他們的能力。
數(shù)學教師都有這樣的經驗:對全班學生布置相同的練習,如果題目容易,基礎好的學生一會兒就完成了,而且由于這種作業(yè)對他們講太“小兒科”了。這群學生就像登山愛好者,喜歡攀登高峰。和普通人一樣登山,他們是沒有興趣的,這正如優(yōu)等生做跟一般學生一樣的練習時,只會覺得乏味。因此,我們在設計練習時也要針對這群學生來設計一些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去開動腦筋解決,去攀登數(shù)學練習的高峰。
在設計數(shù)學練習時,我們必須把枯燥的練習變成有趣、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才能吸引低年級學生的眼球,才能讓這群天使與魔鬼的結合體認真學習,把他們拉到教師的身邊去學習。
參考文獻:
[1]張潔,丁俊征.小學數(shù)學分層次作業(yè)設計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6(4).
[2]賈正麗.分層作業(yè),讓學生體會學數(shù)學的快樂[J].教師,2014(21).
[責任編輯 胡雅君]
作者簡介: 杜家銘(1985.6— ),男,漢族,廣東廣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