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寧寧
摘要:在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博物館相關人員應及時轉變傳統(tǒng)展覽觀念,對其陳列展覽的學術性與趣味性深入研究,探尋適應新時代的陳列展覽模式。但是,目前我國許多博物館相對缺乏陳列展覽意識,推廣宣傳效果極差,并未將此項工作作為博物館發(fā)展過程中的重點工作,難以滿足當前參觀者的精神訴求。因此,本文將通過對博物館陳列展覽的作用進行闡述,研究討論其學術性與趣味性,以期為推動博物館在新時期的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博物館;陳列展覽;學術性;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8-0264-02
一、引言
當前我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于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需求越來越高。對博物館而言,這是一個發(fā)展契機,也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因此,在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的今天,博物館相關人員應及時轉變傳統(tǒng)展覽觀念,對其陳列展覽的學術性與趣味性深入研究,探尋適應新時代的陳列展覽模式。
二、博物館陳列展覽的作用
博物館,是對代表人類、自然文化中的遺產(chǎn)實物進行收集、研究、典藏以及陳列的場所,同時也是對具有歷史性、高藝術價值以及科學性的實物進行歸類,并為人民群眾提供欣賞、學習和娛樂的社會公共機構或文化教育地點、機構及建筑物,具備非營利性和永久性。
博物館陳列展覽一般具有三大作用,第一個是起到收藏的功能,第二個是起到研究以及探究的功能,第三個是具有教育的功能??茖W、合理的博物館陳列展覽,可以充分地發(fā)揮出博物館自身的存在價值和意義,并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觀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服務、使其收獲更多文化知識,從而加深人們對歷史、自然等的認知程度。
三、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學術性研究
當前,我國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展品主要有實物和非實物兩類。其中,實物的展品主要作用是將自然、人類發(fā)展以及演變的整體過程展示給參觀者,主要包括化石、標本以及人工的制品等。而非實物的展品主要作用是對實物展品進行輔助,形象、生動、具體地將實物展品涉及的歷史意義、具體事件等進行闡述,即輔助展品。因此,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具有一定的學術性,對于人們了解、探尋并研究歷史、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國許多博物館相對缺乏陳列展覽意識,推廣宣傳效果極差,并未將此項工作作為博物館發(fā)展過程中的重點工作,難以滿足當前參觀者的精神訴求。因此,為了提高對參觀者的吸引,博物館相關人員應當對陳列展覽工作提高重視,對影響其學術性的主要因素進行深入分析。當前,各個地區(qū)都屬于各具不同特色的文化區(qū)域,以此各地博物館應當結合各自文化區(qū)域的特點,進行不同主題、性質(zhì)以及種類的陳列展覽,才能讓參觀者體驗到不同的文化形式。另外,對于不同種類的展品,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設計方案也應當有相應的調(diào)整,才能向參觀者更好地展示展晶的特點。
在實際的陳列展覽過程中,有的博物館將與文化展覽相關的很多文化放在活動中,不僅無法突出當?shù)匚幕暮诵奶攸c,也降低了自身的文化價值,使得學術性大打折扣。另外,也有一部分博物館在展覽過程中沒有將各種展品的介紹進行深入研究,不能符合當今參觀者的心態(tài),也不適合如今的科技潮流,在展覽中沒有針對性,專業(yè)性過強,使得參觀者不能對展品進行更詳細的了解。
為了更好地展現(xiàn)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學術性,有關部門應當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博物館應當選聘專業(yè)的、對各類展品的文化意義以及背景故事等了然于胸的講解人員,并對其組織定期培訓,使其能夠在講解時有形象、生動和具有畫面感的語言,做到講解時“引人入勝”,將知識點向參觀者進行準確的傳達。例如,在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受眾的博物館陳列展覽時,講解人員應當提前對活動展品具備的人文精神、文化背景進行了解,并寫出合適的講解詞,杜絕任何展覽的講解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另一方面,隨著當今科學技術水平的日益提升,博物館應當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在吸引參觀者興趣的同時,使其“變被動為主動”,自發(fā)、積極地探索展品所富含的知識和意義。
四、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趣味性研究
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展品大部分都具有嚴謹?shù)膶W術性,在傳統(tǒng)展覽模式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枯燥性。而在科技發(fā)展迅速的今天,人們受到越來越多新思想、新理念的沖擊,“娛樂”已經(jīng)成為人們在追求精神享受過程中的優(yōu)先考慮,使得以往刻板嚴肅的博物館陳列展覽難以受到歡迎。面對新時期的各項沖擊,博物館應當及時加強博物館陳列展覽趣味性。
(一)實現(xiàn)博物館陳列展覽趣味性的意義
如今的博物館陳列展覽受到數(shù)字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影響,更注重于信息的傳播,其展覽設計常常是科學地展示各類展品的相關信息,涉及到的科技理論已經(jīng)覆蓋到了傳播學、民俗學、教育學以及人類學等各項學科,在實際的展覽中對多媒體、計算機輔助互動的設備以及影像的運用逐漸增多。尤其對基層的博物館而言,受制于主、客觀等多方面影響條件,其展品的豐富程度、陳列展覽模式的吸引力以及陳列展覽環(huán)節(jié)的可視性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不足之處。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由于具備現(xiàn)代、新鮮以及直觀等優(yōu)勢,可以為參觀者提供極具視聽沖擊力的參觀體驗,使得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從而有效地吸引參觀者。
(二)實現(xiàn)博物館陳列展覽趣味性的措施
實現(xiàn)博物館陳列展覽的趣味性,有關部門應當優(yōu)先注重“趣味性”的展示程度,不能夠為了迎合社會而完全采用搞笑的方式,從而削弱了其學術性的傳遞,而應當在保持其學術性的基礎上,提升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幽默性、生動性以及豐富性。
l.幽默性,主要體現(xiàn)在博物館展品講解人員可以借助自身的詼諧語言對參觀者進行講解和展示,提升一定程度的幽默程度吸引參觀者,避免講解過于機械、枯燥。這要求講解人員杜絕將講解詞進行提前錄制,在展覽中重復播放,另外也應當增加自身與參觀者的交流、互動,在互動中不斷將展品引申,從而也能有效地實現(xiàn)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學術性。
2.生動性,主要體現(xiàn)在博物館陳列展覽的不同方式方法上,不可過于傳統(tǒng)、死板。這要求在陳列展覽的過程中,相關的操作人員應當靈活、熟練地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使得展品的文化價值更加突出,陳列展覽的整體觀賞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如今,科技呈現(xiàn)了飛躍式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多媒體影音、動畫以及單調(diào)的PPT展示已經(jīng)很難滿足新時期參觀者的精神訴求。因此,博物館可以引進更加先進的“三維投影”,充分利用先進的數(shù)字科技,把展品的產(chǎn)生、挖掘和修復、保護過程進行演示,將參觀者帶入演示的場景中來,在激發(fā)出參觀者興趣的同時使其對展品印象更加深刻,從而也能有效地實現(xiàn)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學術性。
3.豐富性,主要體現(xiàn)在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應當對展品進行適當延伸,以展品為展覽核心對相關的文獻、文物等進行陳列和展覽,從而豐富展品的種類,也可以體現(xiàn)出博物館陳列展覽豐富的學術性,可以滿足不同參觀者的不同興趣。與此同時,先進的陳列展覽設計思維以及發(fā)達的信息網(wǎng)絡技術,能夠在展廳的布置中融入先進的科學元素,使得在展廳的空間以及展品的內(nèi)容得到拓展的基礎上,為參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展品信息以及極具趣味性的文化氣息,最終使得陳列展覽突破了時空、地域以及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為博物館帶來越來越多的參觀者,最終提升了博物館發(fā)展的核心競爭力。但博物館在引進這些先進科技手段的同時,如果對其過于依賴,則會嚴重地影響展品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因此,有關部門應當將將科技與展品進行有效融合,在注重文化內(nèi)涵的傳遞基礎上,吸引參觀者。
五、結語
總體而言,博物館陳列展覽的學術性與趣味性相輔相成,聯(lián)系密切。因此,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應當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把學術性與趣味性進行科學、合理的融合,如此不僅能夠?qū)λ枷胛幕M行有效的傳播,也能讓參觀者更具積極性,從而完善博物館的陳列展覽模式,推動博物館的快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