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強, 魏艷玲, 高靜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病理科, 河北 張家口 075100)
宮頸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nèi)高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三位, 近年來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腫瘤的分化和轉(zhuǎn)移是導致腫瘤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發(fā)現(xiàn), 80.0%以上宮頸癌死亡病例是腫瘤轉(zhuǎn)移和侵襲所致[2],因此明確宮頸癌的轉(zhuǎn)移和侵襲病理生理機制,對于早期明確診斷和提高治療及預后質(zhì)量至關(guān)重要。近年來,隨著宮頸癌分子生物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多項生物學指標在宮頸癌的診斷、預后評估及靶向治療等方面受到高度關(guān)注[3]。研究發(fā)現(xiàn),TESTIN和腦惡性腫瘤缺失基因1(DMBT1)在非小細胞肺癌、結(jié)腸癌及肝癌等多種癌組織中表達水平較正常組織明顯下降[4-6],提示TESTIN和DMBT1可能與腫瘤細胞的發(fā)生發(fā)展有關(guān),但關(guān)于TESTIN及DMBT1與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分析不同病理特征的宮頸癌組織中TESTIN及DMBT1表達情況,探討TESTIN及DMBT1蛋白表達與宮頸癌病理特征的關(guān)系。
1.1.1一般臨床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47例宮頸癌患者作為宮頸癌組(包括宮頸癌Ⅰ期26例、宮頸癌Ⅱ期21例),同期宮頸內(nèi)瘤樣病變(CIN)患者40例作為CIN組(包括CINⅠ級21例、CINⅡ~Ⅲ級19例),同期行子宮全切術(shù)的子宮肌瘤患者40例(術(shù)后病理排除宮頸病變)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均符合《2016年NCCN宮頸癌臨床實踐指南》[7]中宮頸癌或CIN臨床診斷標準、且經(jīng)兩位資歷豐富的病理醫(yī)師確診,(2)均行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shù)聯(lián)合盆腔淋巴結(jié)清掃術(shù)治療,(3)均經(jīng)2013年版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FIGO)[8]分期標準證實為Ia~IIb期,(4)手術(shù)前均未接受放化療或其他療法治療,(5)研究對象或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合并子宮內(nèi)膜癌等其他類型惡性腫瘤患者,(2)合并嚴重的心腦血管、肝腎肺等實質(zhì)性臟器組織疾病患者,(3)合并嚴重的全身性疾病患者。宮頸癌組患者26~69歲、平均 (46.25±8.59)歲,CIN組23~66歲、平均 (45.90±8.37)歲,對照組22~70歲、平均(46.58±8.81)歲。3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該研究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1.2主要試劑 鼠抗人單克隆TESTIN抗體及DMBT1抗體購自黃石研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免疫組織化學SP法試劑盒及PBS緩沖液購自深圳欣博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于手術(shù)時收集3組研究對象的宮頸組織,采用免疫組織化學SP法檢測TESTIN及DMBT1表達,將宮頸組織經(jīng)固定、脫水、透明、包埋、切片等步驟完成切片,再將切片于60 ℃烘箱中烘烤30 min,經(jīng)過二甲苯和酒精梯度脫蠟、脫水,利用枸櫞酸緩沖液進行抗原修復,依次加入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和封閉液進行封閉20 min、甩干,加入一抗工作液(TESTIN及DMBT1抗體均按1∶100稀釋)孵育過夜,次日加入二抗孵育20 min,依次滴加ABC液和DAB顯色劑,最后加入蘇木精進行復染,二甲苯和酒精梯度脫蠟、脫水后封片,鏡下觀察染色情況。結(jié)果判定[7-8]:高倍顯微鏡下隨機選取5個視野(×200),每個視野讀取細胞計數(shù)≥100個,每例涂片由兩名病理醫(yī)師共同計數(shù)并取平均值,對細胞染色強度和陽性表達率分別按設計標準進行打分,再將二者分值相乘記為最終得分,細胞染色強度評分為棕褐色記3分、棕黃色記2分、淡黃色記1分及未著色記0分,細胞陽性表達率評分為陽性表達率>75%記4分、51%≤~≤75%記3分、26%≤~≤50%記3分及1%≤~≤25%記3分,<1%記0分。
(1)比較3組宮頸組織中TESTIN級DMBT1蛋白陽性表達率,(2)分析不同分化程度、是否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及不同病理類型宮頸癌組織中的TESTIN及DMBT1表達水平,(3)采用Spearman法分析TESTIN及DMBT1表達與宮頸癌臨床病理特征的相關(guān)性。
由圖1和圖2可見,TESTIN及DMBT1在細胞胞漿和胞核中均有表達,在癌組織和癌前組織(CIN)中表達量少、在正常宮頸組織中表達較高,隨著宮頸癌的惡性程度的升高,TESTIN及DMBT1陽性表達量均呈逐漸下降趨勢。表1結(jié)果顯示,宮頸癌組織中TESTIN及DMBT1蛋白陽性表達率顯著低于CIN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注:A為對照,B為CIN Ⅰ級,C為CIN Ⅱ~Ⅲ級,D為宮頸癌Ⅰ期,E為宮頸癌Ⅱ期圖1 各組宮頸組織中TESTIN蛋白表達(SP,×200)Fig.1 Expression levels of TESTIN protein in normal tissues and cervical tissues
注:A為對照,B為CIN Ⅰ級,C為CIN Ⅱ~Ⅲ級,D為宮頸癌Ⅰ期,E為宮頸癌Ⅱ期圖2 各組宮頸組織中DMBT1蛋白表達(SP,×200)Fig.2 Expression levels of DMBT1 protein in normal tissues and cervical tissues
表1 各組宮頸組織中TESTIN及DMBT1蛋白陽性表達率(n,%)Tab.1 The percentages of TESTIN and DMBT1 positive proteins in three groups of cervical tissues
(1)與宮頸癌組比較,P<0.05
表2結(jié)果顯示,低分化宮頸癌患者宮頸癌組織中TESTIN和DMBT1蛋白表達水平顯著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宮頸癌患者顯著低于無淋巴轉(zhuǎn)移患者(P<0.05),鱗癌型宮頸癌患者雖較腺癌型患者有所降低,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Spearman分析顯示,TESTIN在組織中的表達量與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r=-0.155,P=0.044)、脈管瘤栓(r=-0.183,P=0.010)呈負相關(guān),與分化程度(r=0.172,P=0.016)呈正相關(guān);DMBT1在組織中的表達量與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r=-136,P=0.027)呈負相關(guān),與分化程度(r=0.214,P=0.009)呈正相關(guān)。
表2 不同病理特征宮頸癌組織中TESTIN和DMBT1表達Tab.2 TESTIN and DMBT1 expression levels in cervical cancer tissues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features
目前,基于宮頸癌病因?qū)W、臨床病理資料與療效及預后相關(guān)性報道較多,但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分子生物學指標在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其不僅可預測患者病情程度和臨床預后結(jié)局,并有望為宮頸癌的靶向治療提供標準參考[9]。癌基因的激活和(或)抑癌基因的失活是宮頸癌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生物學基礎[10]。DMBT1基因由缺失純合子的成纖維管細胞瘤細胞系中克隆而來,是SRCR超家族的一份子[11]。研究發(fā)現(xiàn),DMBT1基因與人體的免疫防御、黏膜保護以及上皮細胞分化有著密切聯(lián)系[12]。同時,大量研究也表明,DMBT1基因在多種腫瘤組織(如乳腺癌、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及腎癌等)中呈異常低表達,推測其可能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是候選的抑癌基因[13-15]。TESTIN基因廣泛表達于人體正常組織,但在多種腫瘤組織中表達缺少,提示其可能也是一個候選抑癌基因[16]。目前,DMBT1和TESTIN基因在宮頸癌的表達情況在國內(nèi)外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對檢測分析DMBT1和TESTIN在宮頸癌組織的表達情況,進一步探究其抑癌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TESTIN和DMBT1在胞漿和胞核中均有表達,在癌組織和癌前組織中表達量少,正常宮頸組織中表達較高,隨著惡性程度的升高,陽性表達量均呈逐漸下降趨勢。宮頸癌組織中TESTIN和DMBT1蛋白陽性表達率明顯低于CIN組和對照組(P<0.05)。同時,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宮頸癌組織中對比也發(fā)現(xiàn),低分化宮頸癌患者癌組織中TESTIN和DMBT1表達明顯低于中、高分化宮頸癌患者(P<0.05);對是否具有淋巴轉(zhuǎn)移情況分析發(fā)現(xiàn),TESTIN和DMBT1表達有轉(zhuǎn)移患者明顯低于無轉(zhuǎn)移患者(P<0.05);而對不同病理類型宮頸癌組織對比發(fā)現(xiàn),腺癌與鱗癌2組TESTIN和DMBT1表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單因素分析顯示,宮頸癌組織TESTIN和DMBT1陰性表達與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和低分化明顯相關(guān)。以上結(jié)果提示,TESTIN和DMBT1基因在宮頸癌中可能起到抑癌作用,與宮頸癌惡性程度呈負相關(guān),這與其他腫瘤研究結(jié)果一致[17-18]。
綜上所述,宮頸癌組織中TESTIN和DMBT1存在明顯缺失,TESTIN和DMBT1蛋白低表達,且與宮頸癌分期、轉(zhuǎn)移及侵襲密切相關(guān),可作為宮頸癌惡性進程及預后評估的重要分子生物學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