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可會
摘 要:何香凝是中國近現(xiàn)代集政治活動家和藝術家于一身的偉大女性,把她把繪畫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精湛的繪畫技藝體現(xiàn)了她的人格魅力。她是一名為革命而創(chuàng)作的愛國主義畫家,在她70年革命生涯中一直以畫筆作為強有力的革命武器,為國家全力以赴,其作品是她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給中國近代的革命歷程增添了不少的光輝。何香凝先生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與獨特的藝術道路,使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書寫更具厚度與韌度。文章從何香凝先生的簡介、藝術風格在創(chuàng)作中的表現(xiàn)、作品賞析、繪畫的藝術價值等方面進行分析,觀柔情女子筆下生威,看“未等閑”的女畫家用丹青繪就一代人的氣節(jié)和風骨。
關鍵詞:何香凝;革命女畫家;中西融合
一、何香凝簡介
何香凝(1878—1972),中國國民黨左派的杰出代表、著名政治活動家、畫家。原名諫,又名瑞諫,別號雙清樓主。廣東南海人,生于香港。1897年與廖仲愷在廣州結(jié)婚,1902年變賣妝奩資助丈夫留學日本,同年冬相繼東渡。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成為第一個女會員,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致力于中國民主革命。1949年后,何香凝歷任國家重要職務。何香凝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貢獻力量,在海內(nèi)外享有崇高威望。
赴日學畫之時,她把手中心愛的畫筆當武器,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復興而進行創(chuàng)作,責任感貫穿于作品之中,使得先生的畫飽含了“斗爭之意”,同時也彰顯出其人格以及“畫高人壽”“人月雙清”的表征。何香凝通過所擅長的動物題材將愛國革命熱情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ɑ茴}材方面,創(chuàng)作對象是松、梅、竹、菊,在皚皚白雪中獨傲寒冬的氣質(zhì)通過畫作描繪,來表現(xiàn)革命愛國者舍生取義和不畏艱險的高貴品質(zhì),展示出革命時代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氣概,具有強烈的象征性和現(xiàn)實寓意。
20世紀風云變幻的中國,何香凝的藝術與中國革命命運緊密相連,言志、寄情、救國,在社會價值方面體現(xiàn)極其重要的作用。想理解何香凝的藝術必定與她厚實的革命人生相結(jié)合,對她一生的藝術創(chuàng)作及革命活動做深透的研究,從而對何香凝藝術與政治的緊密關系有更好的理解。
二、何香凝藝術風格在繪畫中的表現(xiàn)
何香凝在畫壇上擁有位置始于20世紀,她是近代中國最早以美術為革命服務的先驅(qū)者,92歲高齡仍堅持創(chuàng)作,從事70載的藝術創(chuàng)作活動。何香凝在繪畫史上的一代美名得益于其風格迥異與變化多端的繪畫,融會貫通中西繪畫。她擅于將中國水墨畫的蒼勁與西方工筆畫的簡明相結(jié)合,并通過不同題材的選用來表現(xiàn)自己的情感傾向,從而在豐富其繪畫創(chuàng)作的同時也豐富了其情感體驗。
在近現(xiàn)代以男性畫家為主導的畫壇上,何香凝以其獨特的繪畫風格為女性畫家吹響了號角。她畫獅虎多了幾分沉靜與內(nèi)斂;她畫梅有如孤傲堅挺的利劍,她的梅具有一種神武的姿態(tài)和颯爽的雄風,騰躍出世,勢不可擋;她畫山水多施彩色,贊美中國精神與生氣。何香凝的繪畫藝術足以表明,她曾經(jīng)執(zhí)掌畫壇帥印名副其實。
獅是清末民族精神的一個代名詞,也指覺醒者。獅虎畫作為一種藝術符號,反映出該時期鮮明的時代特征。以雄獅猛虎寓意中華民族的振興,女畫家中何香凝當屬第一人。1908年何香凝到日本學習,其畫風柔潤,色彩明麗。1910年的《虎》(圖1),畫面的整體效果體現(xiàn)在渾厚與舒張之感的構(gòu)圖?;⑵ぐ唏g層次感用線條和水墨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老虎蓄勢待發(fā)之勢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來,也能感受到其中暗含中華覺醒之意。1914年的《獅》(圖2),重點在于獅的現(xiàn)實感和真實感,充滿時代感,其吸收了新日本畫的寫實技法,居中構(gòu)圖,用墨線和淡墨塊表現(xiàn)畫面,使作品更加靈活生動地呈現(xiàn),有血有肉的獅子形象躍然紙上。
通過對何香凝的繪畫作品的欣賞,在題材選擇上,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元素蘊含其中,技法應用上,多采用中國水墨畫的技法,在藝術語言上具有中國文人畫家的味道,其表現(xiàn)手法上亦是。何香凝借鑒前人的精華,加之自己的理解,敢于創(chuàng)新,中西融合,形成了專屬繪畫風格。
三、何香凝作品賞析
何香凝先生是中國近現(xiàn)代最早走出國門學習美術的女藝術家。在長達70年的創(chuàng)作中,作品皆具有深邃的立意,恢弘的氣度。何香凝的畫作有許多藝術家和國家領導人的補筆與題詞,讓作品更厚重。獅虎猛獸題材的作品尤為受到關注,體現(xiàn)出個人性格的剛烈,與傳統(tǒng)的女性繪畫的柔媚習氣形成鮮明的對比。
何香凝先生留學日本,作品展示了其在日留學時期的繪畫功力,畫風典雅精細。何香凝先生這階段以畫獅虎形成自我的鮮明特色,扎實的繪畫技巧畫雄獅猛虎,借其威武精神喚醒沉睡的中國民眾,其日后也因擅畫獅虎聞名于中國畫壇。
畫作《虎》中,月黑風高,老虎蓄勢待發(fā),寓意深遠。遠景烏云中半邊明月皎潔,一只猛虎臨崖吼叫,雖不聞其聲,但咆哮怒吼之態(tài)盡顯,氣韻凜然,仿佛回蕩著沉雄的虎嘯之聲,蓄勢待發(fā)之雄壯氣息躍然紙上,可見一股“絕壑虎躍自生風,臨崖長嘯鎮(zhèn)八方”的豪邁之氣,隱隱超然于畫面之外。 虎爪貼地,作勢欲起,似在等待最佳時機,氣勢銳不可當。嚴謹?shù)臉?gòu)圖,具有風韻的筆墨濃淡,天色的渲染,具有日本畫風格。筆法渲染細致入微,情景交融,尤重視對色彩和氣氛的表現(xiàn),虎的精神氣質(zhì)得到體現(xiàn),亦使畫面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幅畫探尋到作者托畫詠志,以猛虎的咆哮來表現(xiàn)中華民族自強覺醒的期望之心。
畫作《獅》中是一雄獅側(cè)臥斜坡,帶有威嚴之感的炯炯目光凝視著前方,眼神刻畫非常到位,使其霸氣側(cè)漏。嘴微張,四肢強壯有力,厚健的巨爪緊緊抓住大地,一頭濃密的鬃毛體現(xiàn)出這頭雄獅正值壯年,給人以強有力的震懾感。構(gòu)圖居中,畫面中間的大部分空間被獅頭所占據(jù),透視感強烈。借助了西方繪畫的立體造型觀念和樣式,細微的光影增強了立體感,使獅子更具活力與個性。用淡墨塊與墨線的表現(xiàn)手法去表現(xiàn),同時吸收了新日本畫的寫實技法,摒棄精細的工筆技法,使整幅作品的畫面更具審美趣味。
《高松立海隅》(圖3)是何香凝先生82歲時所作的,由陳毅同志親筆題字,高度贊美先生 “繪畫如其人,方向毫不誤。畫高壽亦高,但祝兩繁富”。此畫作氣度恢弘,立意深邃,有梅菊、高松、幽蘭、綠竹、清泉多種品格高潔的物象,以象征藝術家的精神氣質(zhì),輔以設色凝重的青綠山石,流瀑直瀉,浪花越,其境遠,與早年所作的富有日本畫風格的筆法相比較,更顯超脫、秀氣、成熟??莺蜐?、濃和淡、緩和急、疏和密的表現(xiàn),菊葉墨色豐富,梅與松虬枝勁挺,紫藤與翠綠的竹葉,清泉與幽蘭,綜合運用技法,寫實與工筆兼融,全然躍于紙面,生動映襯著何香凝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