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劉興惠
摘要: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方面,意指思維個性特征,而閱讀又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學生的思維品質直接決定了英語閱讀的水準和學生的思考能力,而英語閱讀反過來又促進了思維品質的提高。據此,以思維品質的能力培養(yǎng)為核心,提出培養(yǎng)策略:概括文章;頭腦風暴;鑒賞語言;文本拓展。
關鍵詞:英語閱讀;思維品質
一、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新課程標準》把思維品質列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并將其界定為:一個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
高中階段是開發(fā)學生思維,啟發(fā)學生思考的重要時期,《標準》在課程目標中也明確提出:“高中英語課程應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彼?,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歷,發(fā)現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對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不容樂觀。
二、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存在的問題
通過筆者的教學經歷,發(fā)現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閱讀教學主要聚焦于知識的灌輸
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上,就教學內容而言,大部分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講解上。甚至有部分老師,在文本教學之前就講單詞的用法,與之搭配的詞組,出現的語法項目等。于是學生對閱讀文本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就被強行灌輸了一大堆死板的,無靈魂的、無內涵的、機械的單詞或者詞組等知識。筆者認為借助學生熟悉的母語來幫助學習英語,在有些情況下,它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每一句,每一段,通篇的對閱讀文本進行翻譯實在有些欠妥。并且完全沒有必要,也大大阻礙了、干預并且大大低估了學生本身具有的思維能力。
2.閱讀問題的設計缺乏對學生思維的引導
也有教師按照閱讀課的教學模式進行閱讀教學,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但存在的問題還是很明顯:第一,閱讀問題的設計大多都是事實性的淺層問題。無論是選擇題、是非題、填空題、簡答題、搭配題等形式,基本都是是淺層的,在文本中有直接的答案。第二,閱讀后,以“summary(總結)”形式的閱讀活動居多,在實際運用時有教師為了讓教學變得簡單易操作或者敷衍應付,大大降低了本身的難度,比如閱讀后的總結活動以填空題的形式出現,教師并未真正把握閱讀教學的精髓。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教師并未真正意識到閱讀課教學中思維能力的重要性;二是教師在閱讀課教學中缺乏必要的思維能力教學模式的指導。
三、在閱讀中提高思維品質的策略
在日常的閱讀教學或者閱讀理解題的講解中可以通過一些綜合性的策略或者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
(一)概括文章,意圖盡顯
通過概括文章側重培養(yǎng)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思維的深刻性即思維活動的抽象程度和邏輯水平,涉及思維活動的廣度、深度和難度。
概括文章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概括能力,更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綜合運用語言能力,是閱讀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訓練環(huán)節(jié)。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結合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段特點,或概括一個段落,一方觀點,或概括整篇文章,多方觀點,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作出科學的教學設計。
比如:筆者在教授人教版新教材NSEFC SB10 Unit4 Reading:關于HOW TO BECOME A SUCCESSFUL READER.COMPREHENDING 部分時,要求學生把相應的標題和副標題填入正確的位置(Below are the headings and subheadings for the reading passage,write them in the correct places in the text)。
這個題目的設計旨在使學生通過閱讀文章,歸納、了解每段的主旨大意,進而理解全篇的中心。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水平狀況讓學生自己歸納每段的段意,進而歸納整篇文章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筆者認為此過程的關鍵是:鑒于此類活動難度大,學生會表現出畏懼感,信心不足,營造開放寬松的氛圍非常重要。要珍惜每個學生的答案,盡量不給標準答案,尤其不要受到教參等資料的限制,對每個學生的回答都給予鼓勵,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已有的圖式,激活思維。
(二)頭腦風暴,靈感噴涌
通過頭腦風暴側重培養(yǎng)思維的獨立性和批判性。閱讀的高層次要求已經不再是簡單的解碼,也不是純獲取信息,而是讀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已有的知識與文本中的內容相聯系,對信息進行篩選,分析,解釋,評價并且確定作者的目的和語氣,以及對作品人文理念的鑒賞。
以人教版新教材NSEFC SB8 UNIT3 Inventors and inventions READNIGN TASK:Was Leonardo Da Vinci Just A Painter?為例
本文是關于達芬奇具有常人難以企及的繪畫天賦,且在繪畫之外的領域的成就之高,涉及面之廣??梢哉f是一篇難得的開闊學生視野和勵志教學的上等素材。但由于不是本單元的主體內容,很多老師更多是停留在字詞的理解上,而沒有充分挖掘這一教學素材。筆者認為,單單是文章的標題,就是科學絕佳的設疑。
(三)語言鑒賞,賞心悅目
通過語言鑒賞培養(yǎng)思維的準確性。語言鑒賞是關注如何以辭達意,要探究語言以及語言形式對語言意義傳遞所產生的影響。教學中,以文本賞析的形式進行文本解讀和語篇欣賞,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讓學生在閱讀欣賞中進行精細閱讀,在精細閱讀中提升語言感悟能力,英語思維能力,語言比較能力,鑒別能力和賞析能力。聚焦于語言的過程是從語言輸入到語言輸出的重要中間階段,是語言理解,吸收,內化必不可少的階段。做完閱讀理解題后,可以引導學生去欣賞或朗讀他們喜歡的文章,比如語言優(yōu)美的,值得鑒賞的。
比如:2015全國卷Ⅰ閱讀D篇:介紹了目前在法國流行的主題咖啡館產生的背景和對消費者起到的心理治療作用。第一段中心明確,層次清楚,情感豐富,短語多靈活變,語言優(yōu)美可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鑒賞并反思。首先引導學生猜測詞匯,past-time,talking cure,open up等詞匯或短語的含義,大致都能猜出其含義。進而引導學生領會用詞的美妙之處,比如Connect,此處為何意,能換其他詞語表達嗎?進而設問,如“will you open up to your parents when you are sorry?”此類貼近他們的心靈和生活的問題。筆者發(fā)現,只要給予充分的關注和機會,學生都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并且具有很多筆者意想不到的的收獲。這樣通過觀察比較,欣賞詞匯,切換表達方式,充分培養(yǎng)了思維的準確性和靈活性。
(四)文本拓展,精彩紛呈
在文本拓展中,信息轉換能力至關重要。信息轉換能力是較高層次的思維能力,要求讀者對捕捉到的信息進行分析理解,加工和處理,并且轉述表達。信息轉化是語言輸出的重要形式,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信息轉化可以以動態(tài)形式出現,如分角色表演出文章內容,采訪報道,口頭匯報等,也可以以一些靜態(tài)的形式呈現,如填寫表格,改寫,縮寫,擴寫,寫續(xù)集等等。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學生重新構建文本,轉換時空,根據自己的思維和邏輯,重新解讀文本,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自己。避免教學模式固化是整個閱讀教學必須遵守的原則。
比如:人教版新教材NSEFC SB10 unit 5 Enjoying novels 閱讀部分重點介紹西方文學上幾位杰出的女作家,包括簡.奧斯?。↗ane Austen)、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以及各自的代表作,作為西方文學領域的杰出代表,無異于熠熠生輝的明珠。筆者在教授本單元時盡可能利用好這一素材,并結合自己最擅長以及學生最感興趣的方面濃墨重彩,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美好的雅致的文化氛圍,讓充滿無限潛能和靈感的學生們浸淫其中。最重要的應當是理解文本,重組文本,拓展文本,創(chuàng)造新文本,激發(fā)調動所有的可能性才是重中之重。
四、總結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概括文章,激活思維,鑒賞語言,文本拓展等多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的品質,進而也提高了閱讀能力等學習能力,奠定了一定的終生學習的基礎。并且打開了了解另一種文化,另一個民族等精彩世界的大門。這才是學習的真正目的,也才是作為教師的真正價值所在。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2]王鵬 英語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教學與管理》2017年10期
[3]鄧炎昌 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張珍銘 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英語閱讀課教學模式研究 聊城大學專業(yè)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