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婉矜
摘 要:視覺語言就是指將視覺元素按照信息語義的要求進行有機組合和排列。探尋藝術風格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嘗試、不斷吸收、不斷變化、不斷體現(xiàn)自我的過程。點、線、面元素是黑白插畫重要的塑造元素,它們本身是平面的、抽象的,因此經過互相交織很容易產生裝飾意味,使畫面效果干凈、清晰、明確并極具視覺沖擊力。
關鍵詞:視覺元素;黑白插畫;圖式
一、點線面元素的綜合運用
點與線是靈活移動的,它們可以瞬息萬變并產生千萬種組合的可能。面是線的移動軌跡,在平面造型上,點與線之外的平面形象都可稱之為面。面也是點聚集或放大后成片聚集而形成。面的形成因素在其形狀之輪廓,在平面造型上,面表現(xiàn)出面積感、立體感。面體現(xiàn)在黑白插畫上是平涂純黑色的色塊,是畫面明度最低、顏色最深的部分。它是純黑色的,通常沒有肌理效果,只通過外形來凸顯張力,所以面又是構成造型的具體形態(tài)。黑色的使用和畫面意境以及創(chuàng)作者情緒有關,心理學上講,黑色的視覺感受代表著堅硬、神秘、壓抑以及不透明。面主要體現(xiàn)黑白灰關系,黑色的純面能增加空間的深邃感,產生畫面深度。它是平面的,是深沉且實在的,所以有著安定畫面的功能。但當它與點、線元素融合之后便煥發(fā)出百花齊放的視覺美感。點、線、面的任意組合都有無窮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打散、重疊、穿插、并置等等。一幅完整的黑白插畫作品通常是蘊含著多變的元素組合。在對海浪(圖1)的線條處理中,依靠線條的排列組合依次推進。首先,在對白色浪花和深色大海色調的深淺明暗考慮之后,明確黑白關系,對于浪花部分進行提亮,只做線條勾勒,些許點綴抑或直接留白處理。而對于海水部分,運用線與線之間的疊加,使灰色調子更進一步加深,顏色的遞增代表著空間與深度的推進,以至于深入到暗面可以全部涂純黑色。這樣通過線條的疏密,拉開黑白灰前后的空間關系,產生虛實相生的效果,同時需要保持線條的流暢度。在刻畫海浪的線條運用上,大量使用平行的曲線來渲染大海波濤洶涌的動勢,只有所有的線條都沖向同一個方向才會在視覺上迸發(fā)出力量,帶動方向與走勢。畫面主要部分體現(xiàn)視覺張力,那么在畫面底部海平面的刻畫上運用了短而細的曲線來表達延綿不絕但波瀾不驚的穩(wěn)定狀態(tài)。線條的疏密關系做到與畫面大部分線條保持一致,這樣使得畫面灰色調統(tǒng)一和諧,不會頭重腳輕。在面對自然諸象而加以線條概括,這種情感使線條也充滿了欣賞的情感。
運用面元素進行形體概括是確定黑色調的常見手法,在個人插畫作品對于烏云(圖2)的刻畫中,使用純黑色平涂來精煉出云朵的造型,這樣奠定了全圖中一個大的黑色基調,但是面積較大的黑色面容易在視覺上產生呆板、厚重和無變化的沉重感,這就需要在面中進行細節(jié)處理。在黑面中留白,以底色勾勒出云朵造型的起伏變化,打破沉悶,做到靜中有動,黑白兩色相互對應。在刻畫主體物的同時考究細節(jié),同時增添畫面的靈動性。在衣服的表現(xiàn)上也是同樣,用面概括形體能夠彰顯物體質感,畫好衣服的外形輪廓后在框內填色成面,同樣的手法空出衣紋白線,在線條細節(jié)上做到形態(tài)準確,有虛有實。對人物進行描繪時,使用完整封閉的線條來總結外形和結構,用細密的點元素來平鋪暗部陰影,需要明確和突出明暗交界處,用點元素凸顯形體的真實感,也更符合肉體質感的需要。雖然面的字面含義是一塊無起伏的平面,但由于黑白層次的不同,它能夠壓制畫面色調。為了平衡黑白關系,在白色部分加點進行點綴,為畫面暗部增添陰影,豐富明暗關系。在飽含空曠、神秘、冗長主題情感中,常常用黑色的塊面來體現(xiàn)畫面意境。將人物腦中背景涂成黑面代表深遠、蒼穹的星空,將空間關系拉開,留出白色圓形區(qū)域作為一個個宇宙中的發(fā)光星體,大小對比,錯落有致,渲染出詭秘星空的氛圍。同時,面的深度與廣度也將周圍以線為主要元素的畫面進行區(qū)分,豐富了畫面的視覺語言,吸引了觀者視覺的聚焦點,黑白穿插的關系也更加豐富。
二、挖掘個性的獨特圖式
黑白插畫最大的特點即黑白分明,黑白灰相互依存、襯托、滲透、呼應并轉化,越是黑白明確,形象就越強烈。人們透過這一單純的形象,便能看到一個豐富絢爛的世界。裝飾性也是黑白插畫的基本特質,它相對于寫實性而言,更偏重形式美的表現(xiàn),注重賞心悅目的優(yōu)美視覺效果。很多藝術大師的作品之所以特色鮮明,是由于其帶有個人風格的獨特圖式,例如比亞茲萊的黑白插畫,傾注了自我獨特的個性,由再次重組而挖掘出屬于自己的特色。在系列作品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筆者也將黑白插畫的視覺元素總結為自然、飄渺、虛幻或者有裝飾和秩序感的圖式。久而久之通過實踐,隱藏與呈現(xiàn)的所有不確定因素都化作筆下的一個符號,烙上了個人印記,形成了自己畫面中獨特的視覺語言并整理出來(圖3)。
采用變形、散點、抽象或者疊加等手法使畫面生動不呆板。它們可以是具體的物體,也可以是抽象的圖案?;诰€條流動性和纏繞性的特點,組合而成的視覺符號有極強的裝飾性。為了體現(xiàn)畫面的夢幻感和神秘莫測,從自然中尋找虛無縹緲的物象進行形態(tài)概括,基本常用的有海浪、火焰、卷云,水滴還有自然植物形態(tài)等等,運用大量的重疊來營造夢境的氛圍。這在中國古代繪畫中也是常見的紋樣,例如水紋、火紋、卷云紋等傳統(tǒng)紋樣是對自然形態(tài)的抽象和升華,起著烘托畫面主題和增添氣勢的作用,有著呼風喚雨的動感魅力。概括抽取了物象最有吸引力的特征進行再設計,用密集的線條能夠體現(xiàn)高度的裝飾化,能起到充實內容、豐富畫面的效果。在長期經驗的總結過程中,這樣的裝飾紋樣和圖樣習慣被自我歸納為個人視覺元素。人們透過這一單純的形象,便能看到一個豐富絢爛的世界。裝飾性也是黑白插畫的基本特質,它相對于寫實性而言,更偏重形式美的表現(xiàn),注重賞心悅目的優(yōu)美視覺效果。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以客觀自然形象為依托,經過舍棄原始形體的瑣碎細節(jié),用單純或半寫實的形式,繪制出鮮明的黑白形象。單一的色彩表達使整體效果單純卻不單調,賦予畫面幾分樸素的雅致之美,這種特色也使觀者內心得到安寧與享受,無彩,卻給人大方、醒目、簡潔有序的特點。色調統(tǒng)一注重的是整體效果的呈現(xiàn),由于黑白色塊的大小及布局的疏密不同,也會產生豐富的明度調性,對比出節(jié)奏的變化,能夠將各種情感表達出來。在造型的處理上,點線面的不同表現(xiàn)技法營造出豐富多元的裝飾效果,從形式、節(jié)奏與韻律來強調黑白語言所產生的強烈感官刺激。
三、裝飾性氣氛的烘托
黑白插畫的創(chuàng)作像是一場幻覺夢境的心靈獨白,仿佛游走在虛幻與真實的邊緣。在長期的學習觀摩和實踐中可以逐漸形成獨立的一套個性化視覺語言。對黑白畫面的整體把握之外,需要把對藝術大師的借鑒模仿經過自我融合、篩選后變成自己的獨有特質。正如不同的廚師使用相同的食材會烹調出不同味道的佳肴一樣,不同的創(chuàng)作者面對相同的視覺元素也會因為不同的視角與喜好進行主觀不同的發(fā)揮。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以客觀自然形象為依托,經過舍棄原始形體的瑣碎細節(jié),用單純或半寫實的形式,繪制出鮮明的黑白形象。單一的色彩表達使整體效果單純卻不單調,賦予畫面幾分樸素的雅致之美。
在個人創(chuàng)作手法中,將裝飾性的線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線組合,即沒有厚度只有長度的單純線,根根編制相互生成,具有平面裝飾效果,多用于頭發(fā)的表現(xiàn)或純粹裝飾;二是條狀線,條狀線是有形體長度和厚度的,多用于表現(xiàn)海浪、水波等,也起到肌理裝飾作用。線條的編排具有秩序化的特點,秩序化是畫面內在與外在的結構關系,是相互連接所形成的整體構成,它具有美的節(jié)奏,使觀賞者在心理上產生秩序美的愉悅。作品中秩序的強弱與裝飾性成正比,秩序性越強,裝飾性也就越強。單純要素的相互組合,產生出元素簡潔但畫面多樣的秩序,同時也強調自然的多樣性。以上常用的視覺元素與主體物恰當結合可以起到增強氣氛、渲染神秘意境的作用,視覺元素的選擇是來自于自身感性的需要,同時也是理性的綜合結果,追求視覺形態(tài)上標新立異的風格。人們透過這一單純的形象,便能看到一個豐富絢爛的世界。裝飾性也是黑白插畫的基本特質,它相對于寫實性而言,更偏重形式美的表現(xiàn),注重賞心悅目的優(yōu)美視覺效果。
參考文獻:
[1]彭澎,楊紅燕.插畫藝術文化[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2]貢布里希.藝術與錯覺——圖畫再現(xiàn)的心理學研究[M].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0.
[3]杜娟.現(xiàn)代裝飾圖案黑白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