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冰明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010)
吞咽障礙對于腦出血患者來說是手術以后最為常見的一種并發(fā)癥,這種病情的嚴重性不言而喻,它不僅僅在一定程度上威脅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同時也為患者的肺炎、營養(yǎng)不良等病情的發(fā)生提供了依據(jù),嚴重的情況之下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1]。臨床有研究,針對腦出血患者配合進行早期吞咽功能的康復訓練,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也可以有效地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進一步的判定患者的預后提供了可行的參考。針對于此,本研究也分析對于腦出血手術后存在吞咽障礙的患者配合早期吞咽障礙的臨床康復護理所取得的效果,并且將主要的研究情況作出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本研究所有選擇的研究對象均來自我院在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所有患者均為腦出血患者,手術以后存在有早期吞咽功能障礙。本研究選擇84例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分為觀察組42例患者,對照組42例患者。本研究觀察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2∶20,患者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52歲,平均年齡為(68.7±11.4)歲;本研究對照組患者當中男女比例為21∶21,患者的最大年齡為82歲,最小年齡為49歲,平均年齡為(67.6±10.5)歲。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為腦出血患者而且選擇采用手術治療,患者術后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礙情況,為患者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并且做出比較,兩組患者之間沒有差異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本研究所有對照組患者均配合常規(guī)的臨床基礎護理,并且為患者配合常規(guī)的康復訓練,本研究因篇幅有限,不對此進行詳細的贅述。而本研究觀察組患者若是早期吞咽障礙的臨床康復護理,具體的護理措施如下:①心理護理:因為腦血管疾病的影響使患者存在有恐懼、焦慮等多種不良的情緒,這種情緒會降低患者生活質(zhì)量。同時因為手術以后所存在的吞咽障礙等,放下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對于患者的康復訓練的順利實施會產(chǎn)生影響。所以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講解并證的相關知識,而且使患者能夠明確出現(xiàn)這些癥狀是患者術后的常見并發(fā)癥。在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處理以后相關癥狀就能夠得以恢復,而且利用日常時間應該強化和患者的交流溝通工作,這樣能有效疏導患者不良情緒。對于無法進食或者進食困難的患者,需要對患者進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干預,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緒。還需要認真的詳細的講解相關訓練措施所取得的效果,這樣能夠提高患者治療的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療和康復訓練的配合[2]。②吞咽功能訓練:為患者進行吞咽功能的訓練十分重要,需要為患者進行間接性的吞咽功能的訓練。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對患者的咀嚼肌進行訓練,訓練患者的舌肌,叮囑患者緊閉嘴唇,特別是對于一些無法閉合嘴唇的患者,采用手干預的方法幫助患者閉合,當患者能夠徹底閉合嘴唇之后,在為患者實施基礎化的抗阻力訓練。對患者的舌肌進行訓練,使患者舔唇,訓練患者的咀嚼功能[3]。要借助濕棉棒刺激患者的軟腭、舌后部等組織,反復地對患者進行十次操作,以便于對患者的吞咽反射功能進行改善。對患者吞咽功能進行直接的訓練,主要的訓練原則是先易后難,對患者在進食期間可以按照糊狀、固態(tài)或液態(tài)等原則進行,進食期間需要幫助患者選擇正確的體位,使患者的頭部能夠稍稍前屈。如果患者為臥床患者,需要適當?shù)奶Ц呋颊叽差^,以抬高30°為宜。對于偏癱的患者,對于健側的肢體一次應放置軟枕,并且站立在患者健康一側,為患者喂食。在喂食過程中,需嚴格的控制患者的進食量,保證患者緩慢的進食,并且隨著病情的改善和吞咽功能改善,適當?shù)脑黾踊颊哌M食量。③嗆咳護理:在進食過程當中如果出現(xiàn)嗆咳等情況應該立即拍打患者的背部,使患者能夠將食物咳出。如果因為嗆咳的食物過大就需要雙手交叉的環(huán)抱患者的胸廓,在劍突處用力,使患者將食物咳出。④重度吞咽困難患者的康復護理:從根本上預防食物吸而導致的肺炎病癥,作為護理人員應該借助彼此的方式對患者喂養(yǎng),而且飲食主要以流質(zhì)飲食為主。需要將胃管插入的患者的食道當中,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患者選擇合適的流質(zhì)飲食,在臨床喂食過程當中需要嚴格控制食物溫度不能過燙,在喂養(yǎng)過程當中可以適當抬高患者的床頭高度。
1.3 評價標準:為患者選擇洼田實驗對患者的吞咽功能進行分級,主要是使患者保持蹲座位,同時選擇溫開水30 mL,使患者飲下全部水以后,觀察患者眼下全部水所用的時間和在飲水過程當中出現(xiàn)咳嗆的情況?;颊呷绻軌蛞淮涡缘貙⑺宽樌嬒拢硎净颊邽橐患?;如果需要分子一下,并且沒有發(fā)生咳嗆,表示患者為2級;如果患者能夠一次飲下,但是會出現(xiàn)咳嗆,表示為3級;如果患者需要分次飲水,而且會發(fā)生咳嗆情況,表示患者為4級;如果患者在飲食過程當中不斷的咳嗆,也無法將水咽下,表示為五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采用IBM SPSS2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對于所有涉及到的計量資料均選擇采用t值檢驗,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采用P<0.05表示差異明顯,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選擇采用洼田飲水試驗對于所有患者的吞咽障礙的改善情況進行評價,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干預之前,洼田飲水試驗方面沒有明顯的差異性,護理干預以后的第2周、第4周和第8周均存在有明顯的差異,兩組進行檢驗,干預之前,P>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干預以后,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本研究兩組研究對象的干預前后洼田飲水試驗評估比較
本研究主要分析對于腦出血手術以后存在有吞咽障礙的患者,為患者配合早期吞咽障礙的康復訓練所取得的效果。從本研究結果可以得出,觀察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況比對照組更優(yōu),兩組之間存在差異性,能夠證實早期吞咽障礙康復訓練所取得的效果。對于患者實施早期吞咽功能康復訓練可以綜合的從各個角度進行吞咽功能的康復,能夠兼顧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做好對患者的吞咽功能訓練,還能夠對于患者的嗆咳進行處理,并且對重度吞咽障礙的患者,做好了飲食的干預指導工作,能夠綜合的從患者的心理角度、生理角度來對患者進行干預,使患者獲得了良好的舒適性,有助于患者的恢復,也可以使患者康復治療的依從性大大提升,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較好的價值,進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綜上所述,臨床對于腦出血術后存在有吞咽障礙的患者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為患者配合采用吞咽障礙早期臨床康復護理進行干預指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礙的相關情況,使患者更好的恢復,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