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是從漢維互譯實例淺析“路”的翻譯標準,從不同的角度探討語義特點,著重了“路”的基本意義和引申義,進而揭示兩詞的語義方面的一些規(guī)律和特點。在翻譯中詞義的正確翻譯是取決于原文詞義的理解,而對原文詞義正確理解又取決于對原文上下文的推敲。要在理解真正含義后,才能在維吾爾語中找到恰當?shù)脑~語進行表達。本文進行分析“路”在兩種語言中用法和翻譯方面的使用異同。
關(guān)鍵詞:“路”;語義分析;翻譯標準
作者簡介:買哈布伯木·阿布都熱合曼,女,維吾爾族,西北民族大學(xué)維吾爾語言文化學(xué)院中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文學(xué)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維吾爾語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H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8--01
一、引言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重新表達出來的活動,是使用不同語言的民族進交際的手段。當然要提高翻譯質(zhì)量,還要有較強的理解力、較強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高尚的道德觀念等等,這些都對翻譯的質(zhì)量有著不可估量的輔助作用。當代漢語語法來看漢語和維吾爾語中《路》都屬于實詞,在意義上等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實詞,都有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堵贰范寄塥毩⒋嬖谟诰渥又校话闱闆r下在句子當中可以充當主語、定語、賓語、狀語等句子成分。在漢語中《路》的表示意義很多,維吾爾語中《路》表示意義也很多,除了基本義,有些句子中可以帶引申義?!堵贰纷鳛槊~使用時搭配情況十分豐富,維吾爾語中一般使用的,意義最多的一個名詞。本文就通過對比《路》的分析并翻譯說明使用兩個詞的異同。
二、漢維中有關(guān)《路》詞的語義分析
漢語中的《路》是漢語中使用非常廣泛,是意義多的一個詞,除了表示《道路》這基本義外《現(xiàn)代漢語詞典》共列出有幾種引申義和轉(zhuǎn)義?!堵贰芬辉~的義項如下:
(1)基本意義道路,往來通行的地方。(2)路程 例如: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諠摗短一ㄔ从洝?。(3)途徑門路,方法,就是一件事與一件事物發(fā)生聯(lián)系,如果一件事物能使另一件事物發(fā)生改變那么這兩件事物使用聯(lián)系,例如:其實世上本沒有路人走多了,也變成了路。
維吾爾語中的《路》是維吾爾語中一般使用的,屬于維吾爾語言系統(tǒng)的基本名詞。表示《人或交通工具走過或駛過的距離》這一基本義以外,《現(xiàn)代維吾爾語大辭典》共列出《路》一詞不同的幾個引申義和轉(zhuǎn)義。(1)表示行動方向,目標,帶路,例如:他把我們帶路去爬山。(2)產(chǎn)生和人民生活中使用的線路:管子設(shè)備等方面使用的,例如:電路出了點問題。(3)旅行 例如:他出差的路費都準備好了。
三、《路》字在實例中的翻譯標準
翻譯是一種藝術(shù),譯者可以從不同的方式中選擇,創(chuàng)造各種譯語形式,應(yīng)巧妙地運用多種翻譯方法。漢語中《路》一詞翻譯成維語時,采用的方法很靈話,而且譯語也存在多樣多性。漢語中的《路》和維吾爾語中《路》詞性都是相同的,但是在具體的用法上二者還是有一定的差別。漢語中《路》有13個詞義,維吾爾語中《路》也有23個詞義,每個都有獨立的翻譯方法,在此我主要對比它們翻譯方面的異同。
(一)《路》相應(yīng)的翻譯方法
直譯法:直譯法是在較低層次上的翻譯,指翻譯時要盡保持原作的語言形式,包括用詞,句子結(jié)構(gòu),比喻手段等,同時要求語言流暢易懂。在翻譯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直譯翻譯方法。例如:路不好走,最近下了幾天雨、你把路費準備了嗎?以上例句中《路》表示的本義,翻譯時也按本義翻譯,確切地表達了原句中含義。漢語中《路》都能獨立存在句子中,有時翻譯漢語原文譯為維語時表達的意思是相同的。
(二)《路》不對應(yīng)的翻譯方法
上面對漢維中《路》相同點作了對比之后,發(fā)現(xiàn)異同點在于維吾爾語中《路》的表示翻譯漢語時,不僅維吾爾語中表達意思不相同,這時一詞不能譯成《路》,而且把漢語中《路》翻譯時也不能表達維吾爾語中《路》這個意思。漢語意義與維吾爾語意義、用法、翻譯方面有差別。維吾爾語中有《路》的句子譯為引申義例如:這個辦法對。例句中維語中的詞表示漢語中《辦法》的意思。又例如:他做的事有道理。例句中維語表示漢語中《道理》的意思。以上幾個例子中可以看出在翻譯時根據(jù)語境不同,可以替代使用其他的詞,漢語中《路》在以上例中所表達的含義不同,通過例句可以分析《路》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使用范圍最廣的詞。在語體色彩,感情色彩中所表示的含義不同。作為雙語學(xué)習(xí)者,要認真學(xué)習(xí)詞的使用方法
四、結(jié)語
本文著重對漢語和維吾爾語中《路》一詞進行了初步的分析,揭示了一些規(guī)律和特點。漢維兩種語言的形成與兩個民族的文化、風(fēng)俗、習(xí)慣都有著異同,在翻譯中要考慮這些問題,注意詞性、詞義、語境的不同。因此,在漢維對比翻譯時必須要求譯者、說話人或工作者注意在不同的語言環(huán)境中(社會,自然,交際)在理解詞的真正含義后,才能在維吾爾語中找到恰當?shù)脑~語進行表達。
參考文獻:
[1]《翻譯理論與技巧》,民族出版社,2004年,阿爾帕提古麗,張敬儀(73頁,123頁,170頁).
[2]《漢維大字典》,新疆人民出版社,烏魯木齊,2007年,阿不來提.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