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雪亭
戰(zhàn)國列強里,根本排不進“戰(zhàn)國七雄”的宋國就靠夾起尾巴做人。但宋康王篡位上臺后,畫風突變。他天生神力,常把“威服天下鬼神”掛在嘴邊,一大愛好就是把掛著血袋子的箭朝天射,心血來潮就亂殺人。簡直是以實際行動懟天懟地,仿佛浩瀚宇宙都容不下他的雄心。
連天地都敢懟,宋康王又會怕誰?趁著“戰(zhàn)國七雄”爭霸的當口,他也霸道出手,今天搶魏國的城,明天奪齊國的地,沒幾年就和周邊四鄰打了個遍,對外號稱“勁宋”,儼然一副指哪兒打哪兒的強國風采。但被打了個冷不丁的周邊“大國”集體生氣了,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聯(lián)手,對宋國發(fā)起攻擊,幾下就把“勁宋”打回原形。宋康王被齊軍殺死,宋國土地也被三家瓜分。
千萬別以為只有打敗仗才有裝垮的尷尬,有時打了勝仗,裝一裝更尷尬。
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終于連吐惡氣:大唐在他的治下蒸蒸日上,經(jīng)濟民生連攀新高。大唐軍隊更是多番暴錘,將曾經(jīng)在歐亞囂張的東突厥砸得灰飛煙滅,連窩在突厥多年的隋煬帝的蕭皇后都被唐軍“請”了回來。眼看除夕將至,心情大好的唐太宗決定在這喜氣洋洋的佳節(jié)里好好“裝一裝”。
于是,勤儉多年的唐太宗一反常態(tài)地下了血本,把除夕宮廷“燃庭燎”的活動辦成了震撼的炫富盛典。整個皇宮全用最精美的絲綢裝飾,各處燃著名貴燈燭,大殿前燃起一座熊熊的篝火,亮如白晝的宮殿內(nèi)外還有盛大的歌舞表演。
這般盛典當然使唐太宗得意揚揚,不過他更在乎現(xiàn)場一位嘉賓的看法—參加活動的蕭皇后。要是從這位前朝皇后口中得到幾句評價,特別是諸如“遠勝隋朝”的好評,這才叫裝得完美。不料全場淡定看戲的蕭皇后客套一番后淡定吐槽道:“我老公辦這活動哪像您一樣只燒一座篝火?一燒就是幾十座,而且不燒普通木頭,燒的都是最名貴的沉香木,一晚上要燒二百多車。和他比,您真是勤儉持家啊。”
炫富得到這種“好評”,堪稱慘敗。不過唐太宗也不用太尷尬,隋煬帝這么炫富,到頭來還不是把江山炫丟了?所以說,勤儉興家自古就是真理。
晚清落后,挨打不停,割地賠款不斷,多少忠臣憤憤不平,其中就有大學士徐桐。他是出名的頑固派,對國際形勢“分外”了解。在他看來,所謂英、法、美、俄這些西方列強大多是冒充的,就是外國騙子換個馬甲來蒙人的。
但比起這種昏聵,徐大學士更出名的就是會裝。他一輩子最恨洋人,可他的宅子偏偏在東交民巷使館區(qū),跟洋人抬頭不見低頭見,于是他揮毫潑墨,在門口貼上八個閃光大字:望洋興嘆,與鬼為鄰。字字浩然正氣,直向洋人使館殺來。當然,洋人未必能感受得到。
待到八國聯(lián)軍侵華,清朝大小官員跑路,昏聵且愛裝的徐桐卻總算表現(xiàn)出可敬的一面:他拒絕逃跑,和兒子約定一起自盡殉國,成就滿門忠烈的美名。誰知徐桐慨然上吊后,他那滿嘴忠義的兒子撒腿就跑,結(jié)果被八國聯(lián)軍逮個正著,在《辛丑條約》簽訂后被朝廷斬于菜市口。徐桐臨終前掛念的“父子忠烈”成了笑話。滿朝盡是徐桐父子之流,或裝或慫,怎能不挨打,怎么還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