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金鍔
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1%,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1-3]。約有90%的胰腺癌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早期確診率較低,手術死亡率高,治愈率低[4]。胰腺癌臨床表現(xiàn)與腫瘤部位、病程及有無轉移等密切相關,其臨床特點為病程短、病情發(fā)展快、惡化迅速[5]。胰腺癌患者臨床常見癥狀為上腹部飽脹不適、疼痛,對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替吉奧是一種氟尿嘧啶衍生物口服抗癌劑,但毒副作用較大,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針灸、食療等輔助干預,可顯著緩解減少毒副作用,提高耐受度[6]。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行針灸、食療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46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23例。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細胞學或組織病理學證實為胰腺癌;既往未接受過任何放化療;預計生存期>3個月;均自愿參與并知情同意;化療前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及心電圖等均正常,均無化療禁忌。排除標準:合并其他惡性腫瘤;中途退出者;具有精神疾病史及認知功能障礙者;具有藥物過敏史者。觀察組男13例,女10例,年齡45~60歲,平均年齡(52.34±2.69)歲,Ⅲ期患者8例,Ⅳ期者15例;對照組男14例,女9例,年齡45~61歲,平均年齡(52.33±2.88)歲,Ⅲ期患者10例,Ⅳ期者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生產(chǎn)廠家: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國藥準字H20093404,規(guī)格:1.0 g,國藥準字H20093403,規(guī)格0.2 g(按C9H11F2N3O4計)]1 000 mg/m2,滴 注30 min,1次/周,連續(xù)3周,休息1周,每4周重復1次+注射用順鉑(生產(chǎn)廠家:齊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國藥準字H37021358,規(guī)格:10 mg)30 mg+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脈滴注,第1天和第8天使用為1個周期,4周重復,間斷用藥3個周期。
觀察組:給予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替吉奧膠囊(生產(chǎn)廠家:山東新時代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國藥準字H20080803,規(guī)格:替加氟25 mg,吉美嘧啶7.25 mg,奧替拉西鉀24.5 mg)80 mg/(m2·d),2次/d,于早飯后和晚飯后各服1次,連服14 d,停藥7 d。注射用鹽酸吉西他濱用法及用量與對照組相同。3周為1個周期,進行3個周期的治療。給予針灸干預,選擇神門、足三里、胰膽、阿是,單側取穴,3 d后換對側足三里、三焦俞、胰俞、陽陵穴,雙側取穴,給予患者針灸,1次/d,行針20 min,5次/周。同時行飲食干預,改變不良飲食習慣,以谷類、豆類等粗纖維為主,多食用新鮮水果及蔬菜,注意補水,忌高脂肪、高蛋白及高糖食品。
1.3 評價標準 檢測治療前后患者自然殺傷T細胞(NKT)、γ干擾素(IFN-γ)水平,進行對比。治療后隨訪6個月,對患者生存情況進行統(tǒng)計對比。同時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含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血小板減少、肝腎功能損傷、腹瀉,進行對比。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NKT、IFN-γ水平比較(表1) 治療前兩組NKT、IFN-γ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NKT、IFN-γ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NKT、IFN-γ水平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NKT/% IFN-γ/(μg·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23 5.12±1.64 16.69±1.54 1.92±0.36 7.25±0.44對照組 23 5.13±1.65 14.25±1.56 1.91±0.98 5.36±0.91 t值 0.021 5.338 0.046 8.967 P值 0.492 0.000 0.482 0.000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期比較(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生存期比較[n(%)]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表3) 觀察組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發(fā)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其余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胰腺癌治愈率極低,手術治療可能是治愈的唯一方式,但由于早期難以確診,導致患者在確診時已錯過手術治療時期,報道顯示,僅有12%~20%的患者確診時能夠進行手術治療,因此晚期胰腺癌患者臨床治療多以化療為主[7]。晚期胰腺癌患者機體較弱,存在疼痛、體質量減輕等癥狀,在對化療方案進行選擇時,確保療效的同時還需要兼顧安全性與耐受性[8-9]。NKT是機體重要的免疫細胞,具有抗癌、抗病毒及調節(jié)免疫的作用,能夠識別靶細胞、殺傷介質;IFN-γ具有抗病毒、抑制細胞增生、調節(jié)免疫及抗腫瘤作用,由此可見兩者在機體內水平的高低,對晚期胰腺癌患者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0]。本次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治療后NKT、IFN-γ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入針灸、食療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可緩解病情發(fā)展,延緩胰腺細胞壞死。替吉奧為復方制劑,口服后替加氟可在體內緩慢轉變?yōu)?-FU,從而發(fā)揮抗腫瘤作用,能夠延長存活期,抑制腫瘤增生;通過給予患者針灸食療干預,確保機體能量攝入充足,刺激機體各功能反應,抑制炎性細胞,充分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抑制腫瘤發(fā)展,緩解病情。吉西他濱常見不良反應為骨髓抑制,會影響血小板及中性粒細胞,同時對消化系統(tǒng)會具有輕度影響,患者可出現(xiàn)便秘、腹瀉等,癥狀多輕微,可耐受;替吉奧毒副作用主要是其對血液系統(tǒng)的影響,其次為消化系統(tǒng),其中消化系統(tǒng)常見為惡心、嘔吐及腹瀉,但要好于替加氟,在安全劑量下,患者多可耐受。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發(fā)生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但其余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灸、食療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不良反應,提升患者耐受度。此外觀察組與對照組生存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灸、食療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療效與其他藥物治療療效相當。晚期胰腺癌患者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需在餐中加入胰酶制劑從而幫助患者消化,同時對營養(yǎng)不良者,補充營養(yǎng)攝入,提升機體能量,從而有效提升患者免疫能力,提高耐受力,緩解病情;通過針刺,可人工激活機體內自然生物調節(jié),促進內源性阿片物釋放,提升β內啡肽含量,提升疼痛閥值,緩解疼痛,此外針刺還可通過對穴位進行刺激,疏通經(jīng)脈,調節(jié)氣血,促使陰陽歸于相對平衡,調和臟腑功能,將停止于體內的邪氣去除,引起局部反應,加快新陳代謝,進一步提升患者機體抵抗能力,促使患者及機體耐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緩解病情。但在本次研究中仍存在一定缺陷,如選取樣本例數(shù)較少,研究時間較短,患者治療認知度較低等等,需進一步強化。
綜上所述,針灸、食療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胰腺癌患者的效果顯著,不良反應輕微,同時能夠提高NKT、IFN-γ水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