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峰 鐘艷丹
[作者單位]南京市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醫(yī)院(南京市第二醫(yī)院)(南京,210003)
在2013年以前,針對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標準治療是長效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RBV)方案(PR),該方案治療周期長,不良反應多,且療效不理想。隨著2013年針對HCV的直接抗病毒藥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研制成功并成功批準臨床應用,HCV的治療取得了劃時代的發(fā)展,正式由PR時代邁入DAAs時代,使得徹底治愈HCV成為現實,并且向著覆蓋全基因型,進一步縮短療程,安全性更高,療效更強,使用更方便等方向不斷優(yōu)化。在DAAs時代,一些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療,尤其是合并腎臟疾病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是臨床醫(yī)師關注的熱點問題。
目前在臨床應用的常用藥物有NS3/4A蛋白酶抑 制 劑: Simeprevir, Paritaprevir, Grazoprevir,Asunaprevir,Danoprevir,Voxilaprevir,Glecaprevir;NS5A 蛋 白 抑 制 劑:Ledipasvir,Daclatasvir,Ombitasvir, Elbasvir, Velpatasvir, Pibrentasvir,Ravidasvir;NS5B聚合酶核苷類似物抑制劑:Sofosbuvir;NS5B聚合酶非核苷類似物抑制劑:Dasabuvir。其中上述一些藥物已在我國上市。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HCV感染已成為慢性腎臟病(CKD)及終末期腎病(ESRD)的獨立危險因素。在治療丙型肝炎時,需要考慮不同類型的腎病患者,包括輕、中度CKD患者[估算的腎小球濾過率(eGFR)≥30 ml/(min·1.73m2),腎功能嚴重減退的 CKD 4期患者[eGFR 15~29 ml/(min·1.73m2)]和 CKD 5期患者[eGFR<15 ml/(min·1.73m2)],透析和腎移植后患者,肝硬化伴腎功能損害(CKD、肝腎綜合征、急性腎損傷、慢加亞急性肝衰竭),肝移植后鈣調神經磷酸酶所致腎損害患者,或混合型特發(fā)性冷球蛋白血癥伴腎損害患者。這些患者通過抗病毒治療可改善腎功能。
根據2018版歐洲肝臟病學會(EASL)丙型肝炎治療指南,對于輕、中度CKD患者[eGFR≥30 ml/(min·1.73m2)]可以接受任何DAAs方案治療,不需要調整劑量。
對于無移植條件的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eGFR<30 ml/(min·1.73m2)]或ESRD血液透析患者,所有基因型感染的患者都推薦固定劑量的Glecaprevir和Pibrentasvir聯合治療8周或12周,不需要調整劑量,但該藥物目前在我國尚未上市;感染1a型HCV的患者及感染4型HCV初治的患者,若HCV RNA≤800 000 IU/ml,可使用Grazoprevir和Elbasvir方案聯合治療12周,不需要調整劑量;感染1b型HCV的患者,可使用Grazoprevir和Elbasvir方案聯合治療12周,或者使用3D方案治療12周,兩種方案均不需要調整劑量。
Sofosbuvir主要經腎臟排泄(80%),治療期間應注意監(jiān)測腎功能,對于嚴重腎功能不全患者[eGFR<30 ml/(min·1.73m2)]或ESRD血液透析患者,不建議使用Sofosbuvir。如果沒有其他替代方案可選擇,基于Sofosbuvir的治療方案應密切監(jiān)測腎功能,必要時調整Sofosbuvir劑量。對于治療ESRD患者的風險和益處以及腎移植的指征需要個體征評估。
腎移植患者中,以Sofosbuvir為基礎的治療方案可達到100%的持續(xù)病毒學應答率和良好的耐受性,但需要注意DAAs和鈣調磷酸酶抑制劑之間(如環(huán)孢素、他克莫司)存在藥物相互作用的風險。腎移植術后腎功能穩(wěn)定的患者,服用DAAs是安全有效的。
NS3/4A蛋白酶抑制劑的藥物有潛在肝毒性,不推薦Child-Pugh B級和C級的肝硬化患者使用。
當前國際推薦的全基因型方案Sofosbuvir/Velpatasvir已于 2018年 5月獲準在我國使用,Glecaprevir/Pibrentasvir相信在未來也將獲批,DAAs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HCV感染CKD和ESRD患者的治療方式,使患者獲得更高的持續(xù)病毒學應答率。需要指出的是,既往指南中推薦使用的Daclastavir、RBV雖然已經退出了新版指南的推薦用藥,但在國內仍能使用,其退出指南的推薦目錄并非與療效有關,而是與藥物的可及性、RBV的不良反應和療程有關,因此,在新版指南推薦方案不能獲得的情況下,可以沿用既往指南推薦方案,甚至可選擇再次回歸PR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