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化是我國針對大中小在校學生身體健康狀況的一種客觀性反映。體質健康標準的建立是經(jīng)過長期實踐與摸索總結出的一套完善的測評體系。其中人們更多的關注于測試結果與標準測試之間數(shù)據(jù)對比以及質疑測試標準的科學完整性。但對于以測試標準為核心的干預措施沒有進行深入的反思。因此,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化發(fā)展從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之間的問題進行展開分析。提出大中小學體質健康干預應分層化、功能化、高效化等反思性對策。結論: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不應是體育干預的主要鍛煉手段,應作為檢驗干預途徑的形式。體質健康干預應遵從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分層化、功能化以及高效化的原則。
【關鍵詞】 學生 體質健康測試 干預 反思
自1985年以來學生體質水平持續(xù)30年下降,肥胖的上升、身體素質下降最為嚴重,生活方式、課業(yè)壓力、行為習慣等是外在原因[1] [2],究其根本內因是由于體能儲備不足導致的體質健康水平下降。
為了更有效的解決學生體質健康下降問題,本研究從體能概念的角度,擬分析大中小學生體質健康評價標準等問題。體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基本能力。其中反映人體力量、速度、靈敏、耐力和柔韌等基本身體素質,以及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如走、跑、跳、投擲、攀爬、懸垂和支撐等[3]。王衛(wèi)星教授指出:“所謂‘當代體能即體能‘金字塔是針對其身體健康、身體形態(tài)、生理機能、運動素質和動作技能模式水平這五個方面入手[4]。” 體能的好壞可以直接反映學生體質健康的水平,體能水平的高低與人體的形態(tài)學特征以及人體的機能特征有著密切的相關[5]。
我國體質健康測試標準分為小學、中學和大學三個組別,其中每一組別根據(jù)年齡不同會有針對性的微調。經(jīng)過若干年的實踐檢驗,該測試標準具有普適性以及便捷性。但隨著人們對體質健康的深入了解,該測試指標的質疑聲也開始慢慢浮出水面。不管指標是否科學,我們應當從學生主體入手,將質疑轉變?yōu)樾袆?,更切實的去為學生的身體改善作出應有的貢獻如何科學構建體質健康干預體系來指導學生體育鍛煉本研究探討的核心。通過對大中小學生現(xiàn)階段的體質健康狀況及體育鍛煉方式內容的研究,結合體能的相關專業(yè)知識,通過體能“金字塔”的形式構建大中小學生體能評價體系,對不同體能水平結果對應的實證化措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更好的為日后大中小學生體育課程的實施及評價提供參考,最終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邁上更高的臺階。
1. 我國體質健康測試標準的分析
鑒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版)為指導依據(jù),見表1:
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在三個組別中,身體形態(tài)和機能是以同樣的內容作為考核依據(jù),唯一有區(qū)別的是身體素質的不同,隨著學生年齡、身體發(fā)育的不同素質的遴選也相應的發(fā)生了一定的變化。力量與耐力的增加是高齡學生最為主要的評判內容,體重的增加使得相對力量薄弱以及有氧能力缺失是影響高年級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最主要的問題。對于小學組的學生,更多的是偏重于技巧類的重復練習。體質健康更看重對于技能技巧掌握的熟練程度,因此,身體素質的反映沒有那么強烈。對于中學組的學生來說,是大學組學生的前置也是小學組的延伸,在這個組別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大學組沒有區(qū)別,反而相對成績要好于大學組。這個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2. 學生體指健康干預的分層化
由于三個年齡組的學生在不同時期具有相同的內容,這在考量學生身體健康能力方面難免有失偏頗。但標準的確立是無法更改與動搖的。因此,在干預方面,同樣的內容不同年齡段應表現(xiàn)出分層化的特性。比如:在小學階段,學生應當注重加強姿態(tài)的矯正,同時應關注大肌肉群的協(xié)調發(fā)展。對于末端小肌肉群的發(fā)展應當酌情考慮,不能因為測試的內容包含就忽視了該年齡段孩子正常發(fā)展的順序。在大學組,如果還是片面的采取測試內容作為學習和鍛煉的手段,這樣的結果不僅不會讓學生的體測成績有所增長,還勢必會造成學生局部負荷過大而帶來損傷的風險。
因此,干預的分層是有效銜接不同年齡段學生健康成長的最基本原則。
3.學生體質健康干預的功能化
說起功能化,學生體質健康的測試某種意義上說不具有功能的特性,但干預的措施可以帶來功能的效果。因此,在權衡測試與干預這兩環(huán)節(jié)時,應當優(yōu)先考慮學生身體的功能性,在功能具備的情況下自然成績會有提升。比如:測試中的力量與耐力素質,單單為了提升力量而進行相應的練習,最后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在發(fā)展力量的同時能夠讓學生感受不同力量形式給身體帶來的穩(wěn)定提升、柔韌增加、同時還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輕盈,那么功能性的體現(xiàn)就由此而生了。耐力跑本身就是一個勞累且枯燥的內容,如果在跑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不同的跑法以及速度的變換,那么學生在注意力以及持續(xù)進行上一定可以達到比單純跑田徑場更好的效果。
4.學生體質健康干預的高效化
高效是效率與效果的綜合體現(xiàn),一個是目標層面的展現(xiàn),另一個是時間維度的考量。在最短的時間里達到同樣的效果就是我們所說的效率。在同樣的時間找尋最優(yōu)的途徑,那么這就是效果的表現(xiàn)。因此,在學生體質健康干預上,我們不能單向思維,為了提高成績而去提高。應當結合兩個維度綜合考慮,有的鍛煉手段固然是好,但是加入時間維度可能就需要重新思考了。比如,下蹲是發(fā)展腿部力量有效的手段,但是通過下蹲來提高50米跑的能力,本質上來說是可以的,但弓箭步也是發(fā)展腿部力量的手段,它相比如下蹲不僅增加了對不穩(wěn)定界面的控制,還更加符合跑步過程中人體運動的模式。
綜上所述,體質健康干預任重道遠,不假思索的鍛煉只會讓我們的學生在寶貴的時間里浪費了應具有的身體能力。
4.結 論
1)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不應是體育干預的主要鍛煉手段,應作為檢驗干預途徑的形式。
2)體質健康干預應遵從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分層化、功能化以及高效化的原則。
5. 建議
1)在接下來的研究中,應當針對具體實踐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來反映問題。
2)對比研究不同干預方案,對不同年齡段學生效果帶來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組. 2005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結果[J]. 中國學校體育,2006,10:6-8.
[2] 李小偉. 2010學生體質監(jiān)測結果發(fā)布——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喜與憂[J]. 中國學校體育,2011,10:17-21.
[3] 田麥久,劉大慶主編.運動訓練學:人民體育出版社,2012
[4] 王衛(wèi)星. 運動員體能訓練新進展——核心力量訓練[J]. 中國體育教練員,2009,04:18-19.
[5] 張娟,張一民. 結合現(xiàn)代體能訓練的體育教學對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研究[A].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第十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三)[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China Sport Science Society):,2015:2.
[6] 鄭殷玨,方愛蓮,蔡金明,鄧蜀李.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與《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比較研究[J]. 體育科學,2009,07:92-96.
作者簡介:馬駿1990年生,男,助教 ,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浙江財經(jīng)大學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