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科 譚康新
(1廣東省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重癥監(jiān)護病房 佛山528000;2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海醫(yī)院呼吸內科 廣東佛山528000)
肺炎是比較常見的疾病,但若未能得到及時治療容易引發(fā)重癥肺炎。重癥肺炎不僅具有肺炎的臨床癥狀,嚴重者甚至合并呼吸衰竭,進而引發(fā)患者多功能臟器衰竭,更有甚者導致患者死亡,給患者的健康帶來極大的危害[1]。近年來重癥肺炎的發(fā)生率逐漸增加,尋找有效的抗菌藥物成為治療重癥肺炎的研究熱點。本研究比較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和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療重癥肺炎的效果,以期為重癥肺炎的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接診的重癥肺炎患者48例為研究對象。將48例重癥肺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組和B組,每組24例。A組女13例,男11例;年齡33~74歲,平均(56.67±6.46)歲;病程 3~14 d,平均(6.67±5.36)d;社區(qū)獲得性17例,醫(yī)院獲得性7例。B組女12例,男 12例;年齡 32~72歲,平均(55.73±6.73)歲;病程3~16 d,平均(6.49±5.71)d;社區(qū)獲得性15例,醫(yī)院獲得性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并與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2]者;(2)患者無精神、意識、定向力等障礙;(3)近期未使用抗菌藥物者;(4)對研究中使用藥物無過敏史者。排除標準:(1)有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和頭孢哌酮舒巴坦過敏史者;(2)有癲癇病史者;(3)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4)合并風濕性疾病患者。
1.3 治療方法 A組和B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一般治療,吸氧、祛痰、補液等。A組在一般治療基礎上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國藥準字H20074008)靜脈滴注,0.5 g/次,4次/d。B組給予頭孢哌酮舒巴坦(國藥準字H20033819)治療,按照藥品說明將藥物稀釋至100 ml靜脈滴注,3次/d。療程均為7~14 d。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白細胞(WBC)計數,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水平,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1)WBC計數、血清CRP和PCT水平檢測:治療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采用西門子ADVIA 2120i全自動五分類血細胞分析儀(西門子股份公司)檢測患者WBC計數,采用西門子centaur XP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西門子股份公司)檢測患者血清PCT、CRP水平。(2)臨床療效。治愈:患者各項指標恢復正常;顯效:患者病情顯著改善,臨床癥狀和體征均有所緩解,但其中有一項未達到臨床標準;有效:患者各項指標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細菌學檢查和體征未緩解甚至加重。治愈、顯效、有效均表示治療有效,治療有效率=治療有效例數/總病例數×100%。(3)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總病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WBC計數、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計數、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WBC計數、血清PCT和CRP水平均較治療前下降,且A組顯著低于B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WBC計數、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WBC計數、血清PCT和CRP水平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P<0.05;與B組治療后相比,△P<0.05。
組別 n W B C(×1 0 9/L)治療前 治療后C R P(m g/L)治療前 治療后B組A組P C T(μ g/L)治療前 治療后2 4 2 4 t P 1 5.8 2±1.3 7 1 5.3 2±1.7 5 1.1 0 2 0.2 7 6 1 0.2 7±1.9 8*7.3 1±1.7 2*△5.5 7 7 0.0 0 0 1 1.3 9±2.0 1 1 0.9 5±2.4 7 0.6 7 7 0.5 0 2 6.1 2±2.5 4*2.5 3±2.3 6*△5.0 7 3 0.0 0 0 1 4 2.7 8±1 3.6 2 1 4 3.5 6±1 3.2 9-0.2 0 1 0.8 4 2 7 5.3 6±1 2.1 9*4 7.9 4±1 5.1 9*△6.8 9 7 0.0 0 0
2.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A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3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A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17%,與B組的8.33%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對比[例(%)]
近年來重癥肺炎發(fā)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究其原因主要為重癥肺炎會引發(fā)患者呼吸衰竭,更有甚者導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癥肺炎若早期治療或選藥不當,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選擇合適的藥物是提高重癥肺炎患者臨床療效的關鍵。
本研究中,治療后A組WBC計數、血清PCT和CRP顯著低于B組,臨床有效率顯著高于B組,表明與頭孢哌酮舒巴坦相比,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肺炎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部炎癥反應。PCT和CRP在正常人體中的含量極低,但當人體有炎癥、損傷等刺激時會迅速增加,是目前臨床對重癥肺炎患者炎癥嚴重程度和預后進行判斷的重要指標。頭孢哌酮舒巴坦為一種復合型抗生素,頭孢哌酮主要通過破壞細菌細胞壁的完整性而起到殺菌作用,舒巴坦可抑制β-內酰胺酶活性,增強頭孢哌酮抵抗β-內酰胺酶降解的能力,舒巴坦與頭孢哌酮合用能增加頭孢哌酮抗菌活性,達到治療的目的[3]。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因其分子結構較小,極易進入細菌細胞內,進而與膜上的青霉素結合蛋白相結合,阻止細菌細胞壁的合成,產生強大的抗菌效果[4]。此外,黃明旭[5]的研究指出,西司他丁鈉可以阻止亞胺培南被腎細胞膜分泌的脫氫肽酶分解,增加了亞胺培南抗菌作用的穩(wěn)定性,能夠使亞胺培南更好地發(fā)揮抗菌作用。殷波等[6]的研究亦表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能夠顯著提高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且其作用效果顯著高于頭孢哌酮舒巴坦。此外,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表明應用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并不會增加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綜上所述,與頭孢哌酮舒巴坦相比,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肺炎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肺部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