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斌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方式越來越多樣化,挫折教育是為了鍛煉學生的意志,賞識教育則是從精神上給予鼓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不同的教育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年齡特征來實施。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這種教育方式符合高職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體育運動。
【關鍵詞】賞識教育;高職生;體育
一、賞識教育的內涵
賞識教育,顧名思義,是通過欣賞,來發(fā)現學生優(yōu)勢,來采取的鼓勵教學方式。賞識教育和家庭中的“戴高帽”教育不同,“戴高帽”是針對幼兒,對他們取得小成績加以鼓勵的方式。這種方式只能在幼兒三四歲使用,超過這個年齡段繼續(xù)使用,就容易使孩子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盲目自大。
賞識教育是教師針對有一定辨別能力的青少年,能夠發(fā)現他們身上蘊藏的潛能,鼓勵他們發(fā)揮潛能的教育方式。這種潛能還必須是學生自己尚未發(fā)現的。經過教師慧眼發(fā)掘,讓學生備受鼓舞的教育方式。
賞識教育不是敷衍,而是真心贊美;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學生確有這樣的優(yōu)秀潛質。作為青少年,自己有一定的鑒別能力,對于老師的真心贊美,還是隨便敷衍,都有深刻體會。如果是敷衍式贊美,往往讓學生覺得老師不是真心對待自己,反而會產生抵觸情緒。
所以賞識教育是師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教師慧眼識珠,學生也會因此而信心倍增。
高職體育教學中的賞識教育,是老師能夠及時發(fā)現學生身上蘊含的體育潛質,這種潛質往往具有先天性,但學生尚未發(fā)現。經過老師指點,可以讓學生將精力集中在發(fā)揮自己潛能上,因而促進學生的體育自信。對于一些學生身上蘊含的不適于體育鍛煉的潛質,教師也要及時指出,免得學生強制鍛煉發(fā)生意外。因此賞識教育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素質,具有“火眼金睛”的潛能。
二、我國高職院校的體育教育現狀
對于高職生而言,體育不僅可以鍛煉身體,也可以放松身心。高職生正處在青春時期,充滿活力和探險精神,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比較吻合他們的精神需求。
但目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在教學方面都有偏袒,總覺得應該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職業(yè)技能,才能滿足他們就業(yè)需求,忽視了學生的精神需求。在課程安排上,往往更重視文化技術課,對于美育、體育都是象征性地設立。因為不重視體育,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也不高,在體育教學中,只讓學生進行跑步、打球等普通的體育項目。因為太普通,而且枯燥,學生對體育也沒有多大興趣,對于跑步這樣的運動,因為從小學開始就一直這樣,所以興趣不大。由于體力各異,跑步并不適合所有學生。
也有一些學校,老師不認真上體育課,學生也興趣不大,結果體育課成為自由活動課。這樣反而浪費了大好時光。
三、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開展多項體育活動,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潛能,只是沒有機會被發(fā)掘。在體育技能方面也是如此,有些同學可能不喜歡跑步,但喜歡游泳;也有人不愛打籃球,但適合打乒乓球。
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要進行賞識教育,首先要通過不同的體育項目來發(fā)掘不同學生的體育潛能。這就需要學校重視體育教學,有完善的體育設施和體育場館,供不同的學生選擇。至少要有田徑、球類、游泳館、溜冰場這樣的設施。
其次,要鼓勵和要求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可以將體育與健康、體育與健美的關系傳輸給學生,因為無論男女,都重視健康和外形美,如果體育項目多,不再單純地要學生跑步,讓學生自己選擇,很多學生是不會拒絕的。
第三,體育教師要全能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需要具備豐富的專業(yè)知識,能夠準確地判斷每個學生的體育潛能,然后予以指導。
(二)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根據心理分析,每個人都有被賞識的渴求。所以在體育教學中,利用賞識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體育教師應該在指導學生的體育活動時,來發(fā)現學生的體育優(yōu)勢。很多學生喜愛的項目并非就適合自己,他們自己并不知道潛在的能力。教師應該先按照學生的要求,安排他們參加自己選擇的體育項目,然后在體育指導中,觀察學生的身體技能特征,來發(fā)現學生的體育潛能。就拿靈活度來說,上肢靈活的學生更應該學習游泳,四肢靈巧的適合小球。而平衡能力強的適合溜冰、體操。彈跳力好的適合田徑和大球類。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發(fā)現學生有潛在的能力,就要明確告訴學生,鼓勵學生進行嘗試,同時還要因材施教,讓學生潛在的技能能夠充分發(fā)揮。
學生被賞識一定會信心倍增,但訓練中可能不盡人意。這時候,教師要采用鼓勵的方式,來進行心理教育,讓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當學生取得初步成效之后,要不吝贊美,提高他們的信心。
除了賞識之外,教師還要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關心學生,指導他們合理飲食,補充能量。
賞識教育不僅僅用在體育教學中,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表現機會,安排有體育潛能的學生參加相關比賽。讓學生為具備體育優(yōu)勢而自豪。
(三)賞識教育在體育教學的作用
體育競技是鍛煉意志的活動,熱愛體育的人都有毅力和恒心,為了在競爭中出彩,他們可以數年如一日地進行訓練;熱愛體育運動的人,還具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會為一次失敗而崩潰,他們相信下一次自己會更好。
進行賞識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體育的興趣,由此來鍛煉自己的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賞識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因材施教,根據不同體質、不同潛力,來安排學生進行不同的體育鍛煉,這比枯燥的做操和跑步更受學生歡迎,讓每個學生都能投入到體育運動中。
賞識教育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團體意識,增加他們與人合作的能力。因為不管那一項體育運動,都不是孤立的運動,都需要有合作伙伴,有競爭對手。來自不同地區(qū)的學生,因為有相同的體育潛能而走到一起,在生活和日常訓練中,他們會互相幫助,互相了解,同時能正確看待自身的缺點。在長期合作中,從事同一項體育活動的學生,就會形成一股力量,他們會自覺改善自己,適應團體。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以后在社會生活中也需要用到。
目前的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都是出生在獨生子女家庭,從小過著唯我獨尊的生活,很少與他人進行交流,走上社會,參加工作后,很難處理好人際關機。但這些弊端可以通過體育活動來改善。因此,體育活動具有塑造人格的作用。
四、小結
賞識教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離不開大環(huán)境。所謂大環(huán)境,就是需要高職院校在樹人計劃中,要將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作為育人目標,要讓學生在學習技能的同時,掌握人文知識,具備健康體質,培養(yǎng)意志毅力,學會與人相處。因此,重視體育教學,加大體育設施投資才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趙剛.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8(33):17.
[2]韓國慶.試論高職體育教學中賞識教育的運用[J].時代金融,2018(21):312-313.
[3]張漢光.剖析賞識教育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