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 瓊
(自貢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四川 自貢 643020)
現(xiàn)階段,分層次分階段護理帶教屬于是一種比較新型的帶教模式,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循序漸進,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制定個性化以及系統(tǒng)性的帶教目標、方法和內容等,以對整個教學效果進行優(yōu)化,從而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1]。泌尿外科中,因患者的排尿方式發(fā)生了改變,使得護理困難度明顯增加,所以,臨床需加強對護生進行護理帶教的力度,讓護生能夠更為全面的掌握泌尿外科護理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從而有助于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和全面的護理服務。此研究,筆者將著重分析泌尿外科應用分層次分階段護理帶教模式的效果,報道如下。
2017年8 月-2018年7月本院泌尿外科中的實習護生58名,利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成研究和對照兩組,每組各有29名。研究組男性1名,女性28名;年齡為21-25歲,平均(22.18±1.31)歲;大專者,12名;中專者,9名;本科者,7名。對照組男性2名,女性27名;年齡為20-25歲,平均(22.37±1.06)歲;大專者,13名;中專者,8名;本科者,5名。比較兩組的文化程度等基線資料,P>0.05,具有可比性。
實習期間,對兩組都實行傳統(tǒng)帶教,也就是讓帶教老師向護生詳細講述以及示范泌尿外科護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并為護生安排學習任務。研究組加用分層次分階段護理帶教法,詳細如下:
1.2.1 分層次教學
其教學原則為:面向護生,尊重個體化差異。根據(jù)護生的實際情況,為其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讓每一名護生均能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對于本科護生來說,應注重提高和培養(yǎng)泌尿造口護理的管理以及決策能力。對于大專護生,要注重強化以及培養(yǎng)泌尿造口護理的操作技能和批判性思維。而中專護生則應注重培養(yǎng)以及提高泌尿造口護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專業(yè)情感,并向護生提供更多的關懷、耐心以及理解。根據(jù)護生的能力,對臨床護理作業(yè)、教學進度以及分類指導進行有效的設計,并予以合理性的評價。需要注意對護生提供更多的幫助以及關心,主動詢問護生的學習情況和經(jīng)歷等,以實現(xiàn)有針對性的對護生進行帶教的效果。
1.2.2 分階段教學
實習期第1-2個月,讓護生參與臨床實踐,并對護生進行崗前教育,向護生交接以及示范泌尿外科的護理流程、操作步驟和相關的注意事項等。第3-6個月為執(zhí)行護士期,需讓護生對患者進行分管,通常情況下,應讓每名護生對1-2名患者進行分管,以從理論學習階段過渡至臨床實踐階段。在護理過程當中,需讓護生獨立進行操作,而帶教老師則協(xié)助護生完成護理操作。對于為男性患者進行備皮以及導尿等,帶教老師需做好護生的思想工作,讓護生能夠放下心中的顧慮,減輕心理負擔。第7-12個月,讓護生獨自進行交接班、術前檢查、出入院處理和基礎護理等工作。
待實習期滿后,利用本院自制的理論知識考核試卷評估兩組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同時對護生進行臨床操作方面的考核,兩個考核項目都采取百分制。分值越高,提示護生的學習成績越好。
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即(±s),x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即[n(%)],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理論考核成績與臨床操作成績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表1。
表1 兩組考核成績的對比分析表 (分)
常規(guī)護理帶教為臨床各科室護理帶教的一種重要手段,雖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忽視了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水平和發(fā)展特點,使得學生無法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2]。而分層次分階段護理帶教則屬于是一種比較新興的帶教模式,能夠根據(jù)面向護生以及尊重個體化差異的教學理念,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帶教,從而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的個性和能力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3]。此研究中,實驗組的理論考核成績與臨床操作成績均比對照組高,組間差異顯著(P<0.05)。提示分層次分階段護理帶教法的運用,可顯著提升泌尿外科護生的學習效率。在分層次分階段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根據(jù)護生的具體情況,為護生制定個體化的教學指導、教學目標和教學進度,并從鞏固理論知識和掌握操作技能過渡至獨立進行臨床護理工作,以進一步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與操作技能[4]。
總之,通過在泌尿外科臨床護理帶教工作中積極運用分層次分階段護理帶教方案,不僅有助于提高護生的學習成績,還能讓護生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建議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