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娟
大理州祥云縣人民醫(yī)院 云南大理 672100
骨質疏松是一種臨床常見的骨科代謝疾病,也是導致骨折、骨痛等病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特征為:①人體骨量明顯流失;②骨微細結構退化,且脆性提升。對于骨質疏松的診斷與預防的主要方式為骨密度檢測,有研究顯示,年齡、體重、生活習慣及身體質量等均對骨密度存在較大的影響,且女性骨質疏松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男性,尤其是絕經(jīng)后的女性,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骨骼疼痛[1]。為了明確體重、年齡等因素對骨密度的影響,并研究相應的護理策略,本文以健康體檢者骨密度的影響及有效的護理為題,選取受檢者進行分析,并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整理報告。
研究對象均選自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間前來我院體檢的健康者,共計280 例,所有入選患者均無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代謝類疾病及骨折史,所有受檢者年齡均在40 歲以上。受檢者中有男性172 例,女性108 例,平均年齡為(54.23±5.19)歲,其中年齡在40-49 歲之間的有76 例,年齡在50-59 歲之間的有102 例,年齡在60 歲以上的102 例。所有受檢者的平均體重指數(shù)為(25.34±3.02)kg/m2,其中體重指數(shù)在20-23.9kg/m2之間者有82 例,體重指數(shù)在24-29.9kg/m2之間者有121 例,體重指數(shù)在30kg/m2之間者有77 例。
采用X 線骨密度測量儀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骨密度測定,確定測量部位為腰椎右股骨上端部分,對研究對象的左前臂遠端橈骨及股骨頸部分的骨密度進行測定,并將測定結果錄入計算機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控制測量密度在-1.5%-1.5%之間。
為保證結果的客觀性與參考性,需以SPSS21.0 系統(tǒng)對不同組別受檢者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檢驗,其中(n,%)表示計數(shù)資料,行卡方值檢驗,而()表示計量資料,行t 值檢驗,若有檢驗值P<0.05,即統(tǒng)計學差異存在。
老年組(60 歲以上)與中年組(40-49 歲)相比,骨密度檢測結果存在顯著差異(P<0.05),年齡在50 歲以上的女性骨密度流失加快,且罹患骨質疏松的幾率明顯大于同齡男性(P<0.05),且生活習慣不良者較正常生活人群骨密度流速更快,差異存在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體重指數(shù)在20-23.9kg/m2之間者與體重指數(shù)在30kg/m2以上者對比,發(fā)現(xiàn)兩者骨密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2。
表1:不同年齡患者的骨密度值()
表1:不同年齡患者的骨密度值()
年齡(歲) 例數(shù) 左前臂遠端橈骨 股骨頸40-49 歲 76 0.98±0.13 1.12±0.18 50-59 歲 102 0.95±0.14 1.13±0.17 60 歲以上 102 0.89±0.15 1.02±0.15
表2:不同體重指數(shù)患者的骨密度值()
表2:不同體重指數(shù)患者的骨密度值()
體重指數(shù)(kg/m2) 例數(shù) 左前臂遠端橈骨 股骨頸20-23.9 kg/m2 82 0.97±0.12 1.12±0.17 24-29.9 kg/m2 121 0.94±0.13 1.14±0.16 30 kg/m2 以上 77 1.06±0.11 1.24±0.19
根據(jù)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骨質疏松已經(jīng)成為相對嚴重的公共健康問題,且近幾年來我國的骨質疏松發(fā)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診斷及預防骨質疏松的最佳方式為骨密度測定,相關研究顯示,骨密度會隨人體年齡增長而流失,本文研究結果也顯示老年受檢者(60 歲以上)的骨密度要明顯低于中年受檢者,主要是由于隨著年齡增長,骨量流失導致的。本文研究還顯示,體重指數(shù)較大的受檢者骨密度要明顯高于體重指數(shù)較小的受檢者,該項測定結果則是對人體不同部位受力情況的反映[2]。同時,抽煙、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受檢者的骨密度,因此,為降低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幾率,需要進行一定的護理干預,首先應該強化高齡患者的體重指數(shù),從而提升其骨密度,首先應對健康受檢者進行定期體檢,對于體重指數(shù)過低的受檢者需要制定定期體檢方案,并明確其疾病情況。其次,還應對老年人群展開健康教育,幫助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且適度運動,為其制定鍛煉計劃。最后,還應囑咐患者注意飲食攝入,尤其是鈣質及蛋白質的攝入,并且注意控制脂肪的攝入,從而提升骨密度。對于已經(jīng)確診為骨質疏松的患者,應積極進行治療,避免發(fā)生骨折、骨痛等疾病[3]。
綜上所述,骨密度與年齡并無較強的相關性,但受檢者的體重、生活習慣等會對骨密度造成一定的影響,因而定期檢查骨密度,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骨質疏松的發(fā)生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