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華
【摘要】隨著時代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和高校教育改革,各大高校對于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培養(yǎng)也顯得越發(fā)重要,而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不足,學習主動性不高。本文就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不足的原因、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必要性及應對措施進行詳細闡述,旨在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推動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人才的建設。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是關于人的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思想政治的親和力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和引領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現(xiàn)出的獨特感召力和吸引力。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親和力嚴重不足,本文結合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欠缺的原因和培養(yǎng)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的必要性,著重分析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的對策,希望對進一步的高校人才培養(yǎng)有著促進作用。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不足的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親和力觀念不強,能力不高
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親和力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的形成和發(fā)揮有著基礎性的影響。但目前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親和力不高,知識素養(yǎng)欠缺,自身特有素質和人格魅力不高,不注重與大學生的交流與溝通,無法與大學生進行角色互換,忽視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性作用,對學生的理解不到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抽象、空泛,不能與社會實際密切聯(lián)系
大多數(sh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度強調政治形勢,脫離大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造成理論與大學生的需求現(xiàn)狀脫軌,甚至是對于大學生自身實際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回避,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認同感和共鳴。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單一、生硬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實現(xiàn)思想政治親和力的重要途徑。目前大多數(shù)高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中往往采取單純生硬說教的方式,強行理論灌輸,忽視學生多樣性和層次性,沒有對大學生進行合理的知識引導。
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的必要性
(一)當前社會環(huán)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隨著世界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不同格局的出現(xiàn),大學生的意識在被來自不同傳播方式和渠道下的各種思想默默沖擊著、滲透著。他們一方面不斷接受著新的思潮,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各種思潮中焦慮、疑惑,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夠及時對大學生予以正確的引導,指引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二)當代大學生實際情況的需要
當代大學生的個性明顯,易于接受新事物,對于“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大學生是更為抵觸、拒絕的,因此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時對教學方法做出改變和調整,激發(fā)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興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需要
作為教育者,不能墨守成規(guī),應當在新的時代形勢下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素質和教學能力,結合當代的社會實際不斷發(fā)展自己提升自己,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
三、有效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親和力的對策
(一)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親和力觀念及其素養(yǎng)和能力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質,將理論知識和人格魅力統(tǒng)一于自身行動,更能促進親和力的產(chǎn)生,提高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影響。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方面要緊跟時代,不斷學習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新時代馬克思主義成果,充實自己,鞏固功底,另一方面也要不斷學習文學、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的知識,拓寬知識范圍,增添人文情懷,增強自身的思想政治親和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當充分尊重學生意愿,多與大學生溝通交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大學生的進一步成長中。
(二)選擇與社會實際聯(lián)系密切、與大學生切身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進行教學
首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從社會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社會階段,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其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對大學生面臨的就業(yè)考研等問題,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當予以足夠的關注,并及時溝通和疏導,切實解決大學生的困惑和難題。
(三)運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信息技術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fā)展,教學方法也呈現(xiàn)出多種方式。傳統(tǒng)的課堂教授和單純的理論灌輸,已經(jīng)不再適合當代的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要學會并且善于將新媒體和教學內容相結合,加強互聯(lián)網(wǎng)端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聯(lián)動,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同時,結合教學時代的變化和大學生接受方式的改變,從單純的理論灌溉轉變?yōu)獒槍π越虒W,并采用啟發(fā)式、情境式、體驗式等多種教學方式進行輔佐,從而在平等和諧的校園氛圍中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逐漸產(chǎn)生影響。
結語
高校是優(yōu)秀社會人才的聚集地,高校重要職能之一就是開展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培養(yǎng)社會優(yōu)秀人才。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重要轉型階段,對高等人才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務也顯得更加艱巨。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者應當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做好準備,營造具有親和力校園氛圍的同時提高教育者自身素養(yǎng)和親和力,調整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為當代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