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艷麗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各行各業(yè)中。多媒體課件也走進語文課堂,帶給了語文教學新的授課形式,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但是,過度使用多媒體課件,也使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受到影響。本文旨在探究多媒體運用的利與弊,及合理應用對策,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
關鍵詞:初中語文;多媒體運用;利弊分析;對策
現(xiàn)如今,信息科學技術深入各個領域,大放異彩。時代的變革,要求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也必須突破桎梏,與時俱進。于是,運用多媒體課件成了很多教師進行課堂改革的重要手段,也引發(fā)教師們對新的教學模式一系列的摸索實踐,以提升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為全面育人添磚加瓦。
一、多媒體運用的優(yōu)越性
語文學科是人文性極強的一門學科,知識涵蓋范圍廣,內(nèi)容繁雜多樣,知識性和趣味性兼?zhèn)?。語文課堂也應該是生趣盎然,充滿濃郁文化氣息的課堂。多媒體課件運用于語文課堂,其優(yōu)越性主要體現(xiàn)在:
1、直觀的視聽刺激能加深學生的課堂感知
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直觀的圖片、音視頻等,化抽象為具體,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并在視聽感官的刺激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從而提升語文課堂授課效率。例如,在教授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材中的《桃花源記》時,為讓學生充分體會秦漢以來至魏晉時期,底層百姓在沉重剝削及連年戰(zhàn)亂之下水生火熱的生活,及由此生發(fā)的對美好生活、理想世界的強烈渴望。在課文整體感知和深入探究之后,播放時長12分鐘的《桃花源記》動畫片。觀看動畫,其實以生動直觀的視聽刺激,將文章情節(jié)及作者情感進行再次回顧,加深了學生的課堂印象。
2、知識涵蓋量大,省卻大量板書時間
語文知識繁雜,文字性資料多。在每每接觸一篇新的文章時,為便于學生深入感知文章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作者、寫作背景的了解必不可少。提前制作多媒體課件,將這些信息囊括在內(nèi);或通過網(wǎng)頁檢索信息,直接展示。這會大大減少板書時間,減輕教師課堂壓力,將課堂時間和精力放在重點內(nèi)容的講解上。同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引導是語文課文學習的重中之重,在授課時隨時利用音視頻播放,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引起情感共鳴,擴充課堂容量,使學生從思想深處受到啟迪震撼,達到語文教學塑造學生正確價值觀的作用。
二、多媒體過度運用的弊端
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傳統(tǒng)語文課堂,帶來很多益處的同時,也要謹防過度運用。
1、過度使用視聽刺激,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
音視頻的播放,可以在或悠揚或悲戚的音樂中,在色彩絢麗、生動有趣的動畫呈現(xiàn)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枯燥、單調(diào)的課本知識變成多彩生動的視聽享受。但一堂品讀經(jīng)典文章的語文課堂,一味的或不加考量的借助多媒體技術直接呈現(xiàn)一些畫面,代替學生透過文字描述去自由想象,生發(fā)體味,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想象擴展。
例如,在教授《桃花源記》時,為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有的老師會一開始直接播放漁人進出桃花源的動畫。學生確實在動畫的吸引下,立馬了解到文章的情節(jié)??墒牵@種知識的建構,不是學生經(jīng)過思考和聯(lián)想生發(fā)的,學生品讀文字,概括內(nèi)容的能力沒有得到鍛煉,這樣不合時宜的多媒體運用又對學生有多少實質(zhì)的益處?反而,長時間如此,便會讓學生懶于思考,依賴教師直接將知識呈現(xiàn),進而限制其創(chuàng)造力。這是低效語文課堂的體現(xiàn),更對學生的長久發(fā)展不利。
2、過多資料的呈現(xiàn),違背學生認知規(guī)律
多媒體技術運用具有方便快捷,容量大的特征。有的教師在制作課件時,為了知識點都能展示出來,制作的課件密密麻麻,容量極大。在授課時,教師會下意識的認為,課件展示的內(nèi)容學生能直觀看到,不必過多停留或闡釋,因而進度快。但這是違背學生認知規(guī)律的,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認識是需要過程的,更是需要自我思考而生發(fā)的。海量容量的展示,使學生對多媒體的關注多余自我思考,或急于記筆記,精疲力竭的跟隨教師的速度。一堂課下來,學生有效的學習時間大大縮短,這也是低效語文課堂的體現(xiàn)。
3、優(yōu)質(zhì)多媒體課件制作,耗費教師精力
優(yōu)秀的課件,是教師經(jīng)過大量的資料收集、整合而成的。為了使課件最優(yōu),教師要不斷比對資料,擇優(yōu)選擇。同時,課件圖片的插入、文字的輸入、鏈接制作都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也對計算機運用能力有所要求。如果堂堂語文課都要求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精力有限,制作起來疲憊不堪,也會影響其授課狀態(tài)。而教師課堂上的飽滿情緒是高效課堂的因素之一,教師如若沒有良好的授課情緒,那課堂效果會大打折扣。
三、正確運用多媒體的對策
多媒體運用只是語文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不能成為語文課堂的主導,它替代不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也代替不了教師的主導地位?,F(xiàn)階段很多教師對運用多媒體存在一定誤區(qū),這將對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產(chǎn)生不利影響。經(jīng)過教學實踐,筆者對多媒體的優(yōu)化運用積累了一些淺顯的對策。
1、多媒體圖片、音視頻運用,不宜頻繁
首先,圖片、音視頻的運用不宜頻繁,即是根據(jù)授課內(nèi)容的需要,有選擇的進行運用。當用采用,不當用就堅決不用。防止濫用,使文字品讀課堂變成了電影觀賞課或音樂欣賞課。其次,在課堂什么節(jié)點進行圖片、音視頻播放,要有藝術性的安排,在適合的時機運用,激發(fā)學生興趣,啟發(fā)學生主動學習,幫助學生深化知識。從而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2、課件內(nèi)容化繁為簡、精而不雜
要精簡課件內(nèi)容。課件沒有必要將知識點面面俱到的呈現(xiàn),它不過是展示重點,將瑣碎次要的東西剔除,起到牽引學生學習的作用。同時,課件頁面也應該是美觀大方、字體大小合適的。清爽的頁面會讓學生觀看無礙又心情愉悅。
3、提高計算機運用能力,學會資源共享
時代變革,要求教師要有熟練使用計算機的能力,這不僅包括計算機硬件使用能力,更包括軟件使用能力。尤其是對視頻格式的轉化、音視頻剪切、合成等技能的熟練掌握,有助于教師節(jié)約課件制作時間,提高課件質(zhì)量。同時,集合大家的力量,資源共享,避免“各自為政”,疲于課件制作。
四、結語
總之,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是一把“雙刃劍”,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課件,為語文課堂帶來生機,提高課堂效率;過度運用或不當運用,則會使語文課不倫不類,誤人子弟。正確合理的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是新時代語文課堂教學對教師的基本要求。面對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其利與弊,揚長避短,不斷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改進教學方法,總結經(jīng)驗,為語文課堂改革注入新鮮活力,造福學生。
參考文獻:
[1]王桂云.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 (7).
[2]周崇利.淺談多媒體輔助初中語文教學的利與弊[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0 (19):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