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jīng)濟周刊》2019年第12期(6 月30 日)《家樂福黯然退出中國》www.ceweekly.cn
@Ledgersky:家樂福真不行,在我們新鄉(xiāng)被本地的胖東來揍跑了,對了還有沃爾瑪也被干掉了??吹娇鐕髽I(yè)在華的起起落落,有時候在想我們的跨國企業(yè)要如何去避免這種現(xiàn)象,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心未明:以前這些跨國企業(yè)是大爺躺著賺錢,現(xiàn)在要站著服務了,就不適應了。不適應中國國情,淘汰出局是早晚的事。
@Onlyeone:切身體會,當時工作的那邊有一家樂天超市,附近也沒有其他的超市,但感覺去的人真心不多,大概兩個月吧,那家超市就變成物美了。
@渺?。?/b>家樂福在送貨上門上,真的是條件多多。頭一遭就是:用戶購滿129元才包郵。比起江浙滬包郵、9塊9包郵,家樂福在運費上已經(jīng)輸了一籌。
@黃凱:也有企業(yè)母國作死的原因,比如韓國樂天……
@江川:中國電商太強了,實體難搞。有了電商,大家都在家“樂?!绷?,那就不要家樂福了。在學校用京東,上午下單,下午到貨,相當一部分比超市便宜,又不用排隊埋單。
@紫順:上世紀90年代初物資匱乏,現(xiàn)在物聯(lián)網(wǎng)已經(jīng)突破想象,轉眼5G來臨更便捷的購物體驗即將上線,一場劃時代的變化即將來臨!
@王益成:不適應電商時代,眼睛長在頭頂上,還是老的大賣場思維,自然被淘汰出局。
@夜梟不吃夜宵:線上購物,線下體驗,關鍵還是質(zhì)量和價格,做好互補和平衡才是王道。
@偉大者:本土零售商對市場、消費習慣、消費群體有著更深入的理解,各地已經(jīng)涌現(xiàn)出不同的代表型企業(yè)。這些本土零售企業(yè)生鮮自營直采占比高,數(shù)字化轉型更靈活,對政策和消費者的理解也更深入,這些都是外企無法比擬的。
@伴你高飛:很想知道,家樂福在全球其他各國退出沒有?很想知道,蘇寧易購在全球其他國家有沒有分店?很想知道,微信全球市場如何?很想知道,騰訊阿里京東百度們和臉書亞馬遜谷歌們是一個量級嗎?不能關起門來自嗨,這種快活毫無意義!
@于宜杉Everlyne:電商強大固然好,可實體跟電商還是要尋找到一定的平衡。如果電商過于強大,而實體逐漸萎靡,對于整個生態(tài)而言也不是好事。
@Freemen:對的,來自法國的家樂福與土生土長的蘇寧易購在牽手之后能否完美整合,做到“1+1大于2”?現(xiàn)在也不能下結論,也只能等待市場給出答案。
@故事會:但誰敢不承認,中國商業(yè)力量真的成長很快!“時代拋棄你,才不對你說抱歉”,對外資巨頭艱難的市場環(huán)境,對中國商人是一樣的呀!華商崛起,是不爭的事實。
責編:鄒松霖
編審: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