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書 陳如利 吳飛
視疲勞(asthenopia)指人們在日常的視覺活動中不能保證清晰持久的閱讀或視物,有的表現為看遠視疲勞,有的表現為看近視疲勞,有的表現為看遠和看近都視疲勞。其癥狀為眼睛脹痛、視物不清、閱讀不持久、瞇眼看物體,嚴重者頭暈目眩、甚至出現斜視弱視,以上現象常被稱為眼視疲勞綜合癥,有時雙眼看比單眼看時癥狀更明顯。此外,干眼癥者也容易出現視疲勞,眼睛在一般情況下,角膜表面的淚水會構成一層膜,保護在角膜和結膜的表面,稱為淚膜。人每次眨眼(瞬目)之后會重構這一層淚膜,淚膜可以維持眼表濕潤和舒適,因而眼睛不易出現眼干及疲勞等癥狀。如果眼睛一直盯著一個目標(如電腦、手機等),持續(xù)時間太長,瞬目次數減少,眼表無法及時覆蓋一層完整淚膜,就會造成眼表干燥,久之則產生視疲勞的癥狀。此外淚液分泌量減少,有眼干癥狀者,也容易出現視疲勞。
視疲勞產生的原因有: 1.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造成過度調節(jié)。2.過度迷戀電子產品造成用眼過度。再加上學習負擔日益加重,造成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使眼睛長期處于過度調節(jié)狀態(tài),眼睛得不到放松,必然造成近視增加和視疲勞問題。3.青少年近視眼比例逐年增加,已嚴重影響我國青少年的視覺質量及身心健康,引起黨和國家領導的高度重視。如果近視眼得不到及時矯正、矯正有誤、或矯正后雙眼不平衡均會造成視疲勞。4.青少年近視眼未矯正或矯正有誤造成調節(jié)異常,如果有了近視眼不及時矯正,除了看遠模糊以外,還會造成調節(jié)能力下降,從而容易形成視疲勞。5.調節(jié)和集合是正常搭配的關系,如果近視欠矯或未矯正產生的集合低于常態(tài)化,造成調節(jié)和集合的關系處于異常狀態(tài),長期下去不僅容易產生外隱斜,而且容易形成視疲勞。
視疲勞,視近模糊,易困乏,不能持久閱讀,造成學習一會兒玩一會兒;
閱讀速度慢,看近愛摘眼鏡,眨眼頻繁,特別是下午較明顯;
由遠處看近處時,出現瞬時模糊的現象,一會兒又能看清;
近距離閱讀時偶爾出現重影、丟字、落字、串行等,眨眼后重影消失;
看近時雙眼看不如單眼看舒服,喜歡閉一只眼閱讀;
長時間閱讀后眼累,下午明顯,伴眼干、眼脹頭痛。
1.3.1 問卷調查法
可以通過信息平臺或網絡等渠道,把視疲勞調查問卷發(fā)送到學校,學校利用業(yè)余時間組織青少年自查,初步判別青少年是否存在視疲勞癥狀。調查問卷結果如超過16分即有視疲勞癥狀。
內容如下:在下面的15種狀況中,根據發(fā)生的次數分為:從不發(fā)生(0分),很少發(fā)生(1分),偶爾發(fā)生(2分),總是發(fā)生(3分),反復發(fā)生(4分)。計算15個問題的得分總數,超過16分者有視疲勞的癥狀。
A.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覺得眼部疲勞或不適?
B.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頭痛?
C.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覺得易困乏?
D.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注意力是否不集中?
E. 是否對記憶看過的東西感到困難?
F.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會出現雙影?
G.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覺得文字移動、跳動、游動或在紙面上漂?。?/p>
H. 是否覺得看書速度慢?
I.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覺得眼脹、眼酸?
J.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有一種眼球拉伸感?
K.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會出現視物模糊或聚焦不準確?
L.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會“串行”?
M. 看書或近距離工作時,是否不得不反復讀同一行?
N. 是否回避看書或近距離工作?
O.是否從視遠變到視近或從視近轉到視遠聚焦困難?
注:《視疲勞調查問卷》由美國“FDA”認證,主觀評分標準:
得分<16分為輕度視疲勞
16≤得分≤28分為中度視疲勞
得分>28分為重度視疲勞
1.3.2 門診檢查
在驗光配鏡臨床工作中,通過咨詢問診了解到青少年有視力模糊、視物不能持久、閱讀速度慢、閱讀書本串行、學習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現象時,我們應該對其進行全面的屈光檢查,在屈光不正得到準確矯正后,再進行遠眼位和近眼位檢查,然后再作調節(jié)和集合功能等相關檢查。通過以上檢查結果對比分析,進一步找出視疲勞的原因,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和相應處理。
檢查遠視力和近視力或原眼鏡矯正后的遠視力和近視力;
遠眼位和近眼位是否正常;
看遠和看近的集合功能;
調節(jié)功能:調節(jié)滯后量、正負相對調節(jié)、調節(jié)靈敏度、調節(jié)幅度;
調節(jié)性輻輳/調節(jié)(AC/A)數值;
觀察被檢者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距離;
有無影響視力的相關眼疾病。
首先檢查裸眼的遠視力和近視力,初步判斷其屈光狀態(tài);再檢查原眼鏡的矯正視力,并通過交替遮蓋檢測遠近眼位,來進一步分析造成疲勞的原因是屈光不正問題還是調節(jié)和集合問題,還是綜合問題;然后進行主客觀驗光。
2.2.1 屈光不正的檢查和矯正
通過電腦和檢影驗光確定客觀驗光結果,通過霧視驗光、紅綠視標測試、散光表和交叉柱鏡檢測,最后經過雙眼平衡檢測確定雙眼的屈光狀態(tài)。在屈光不正完全矯正的基礎上,再進行下一步的檢查。
2.2.2 遠近眼位檢查
遠距離水平眼位檢測(Von-Graefe法、Maddox Rod法),正常參考值:遠方0~3△exo以內,超過標準值,應進一步檢測分析和處理。
遠距離水平方向聚散力的檢測,正常參考值:
遠方BI:X/10/5
BO:10/15/12。
遠距離垂直方向聚散力的檢測,正常參考值:0~1△。
近方水平眼位檢測,正常參考值:近方0~6△exo。
近方水平方向聚散力檢測,正常參考值:
近方:BI:14/21/17
BO:15/22/16。
2.2.3 調節(jié)檢測
(1)調節(jié)反應測試,正常參考值:
FCC:+0.25~+0.75。
(2)正負相對調節(jié)(33~40cm處檢查),正常參考值:
NRA:+2.50~+3.00
PRA:>-2.50。
(3)調節(jié)靈敏度(1分鐘),正常參考值:
單眼:12cpm以上
雙眼:8cpm以上
(4)調節(jié)幅度檢測,最小調節(jié)幅度:15~0.25×年齡。
2.2.4 AC/A測試
正常值為4+2△
隱斜法:AC/A=PD+(△近-△遠)/D
近感性集合的參與,導致測出的數值偏高。
2.2.5 數據的分析與處理
如果發(fā)現遠近眼位、調節(jié)和集合功能正常、雙眼或單眼遠近視力不良,配鏡矯正即可;若通過戴鏡無法解決,則在戴鏡的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視覺訓練。
實驗組依據患者視功能檢查情況,制定個性化的“9周訓練方案”。在合理的屈光矯正基礎上,進行每天1次的家庭訓練和每周 1~2 次的訓練室加強訓練。家庭訓練包括字母表、雙面鏡/視力卡、聚散球、偏心環(huán)卡等,每天訓練 1~2 個項目,每次訓練 5~10分鐘;訓練室訓練的訓練時間為每周 1~2次,每次 30~40 分鐘,最長不超過 1 小時;9~12 周為一個療程。
2.4.1 集合卡
將小視標放在靠近鼻尖的一側,雙眼注視視標并保證視標在 3 秒內融合,保持融合狀態(tài) 5~10 秒,然后交替注視遠近不同距離的視標共 10 次。如果患者覺得融合有困難,可將視標遠移或者下移,使其獲得一個初始的融合,然后慢慢訓練至移近鼻尖。
2.4.2 雙面鏡/視力卡
選擇能夠看清楚但不能達到正常值的雙面鏡度數和視力卡視標;在眼前交替放置正鏡片和負鏡片,讓被檢者看40cm處近視力卡,要求按照視力卡上視標的順序依次讀出每個字符,要求翻轉一次雙面鏡讀出一個視標的開口方向,再翻轉一次,再讀出下一個視標的開口方向,依次進行且始終保持視力卡上的視標清晰;先單眼訓練再雙眼訓練,訓練終點是單眼>11cpm,雙眼>8cpm(年 齡:8 ~30 歲)。
2.4.3 鏡片閱讀和排序方法
單眼前加-3.00D~-4.00D鏡片注視視標,保持視標清晰;然后換用+1.00~+1.50D鏡片注視視標,保持視標清晰;重復數次后,描述正負鏡片的區(qū)別。
+2.00D~-6.00D中選擇8個鏡片,鏡片度數間隔從1.00D、0.75D、0.50D依次減?。挥柧毥K點是能夠準確、快速排列間隔0.50D的 8個鏡片。
預防視疲勞用專業(yè)儀器(雙面鏡等)進行視覺訓練。減少用眼視近,保持正常的閱讀距離,保證舒適的閱讀光線。增加戶外運動和登高望遠來改善眼睛疲勞程度。按時做眼保健操,放松眼睛。
女,16歲,家長觀察孩子經常眨眼。
主訴:視力下降伴有看近時間久了眼睛酸脹疲勞,無戴鏡史。
檢查項目 初次檢查驗光前檢查視疲勞問卷 32分遮蓋試驗(交替遮蓋、遮與去遮) 近:外→內,遠:3△exo、近:10△exo屈光檢查OD:-1.00 1.0雙眼平衡Worth 4-dot 4看遠立體視正常OS :-1.00/-0.50×180 1.0 主導眼視功能檢查:根據遠眼位正常,近眼位異常,作如下檢查集合近點(NPC)10cm聚散功能 近方:BI:14/21/17 BO:10/16/11調節(jié)幅度(AMP)OD 5D OS 4.5D調節(jié)靈敏度±2.50 20/30 OD 3.5cpm(-) OS 3.5cpm(+)OU 3.5cpm(+)
3.1.1 診斷結果
輕度近視散光未矯正是次要原因,集合功能不足是主要原因。集合近點遠移,>10~12cm為集合不足。調節(jié)幅度 16歲正常調節(jié)幅度應為15-16×0.25=11D,低于正常值2D為調節(jié)不足。視疲勞問卷分值超過28 為重度視疲勞。調節(jié)靈敏度單雙眼均異常,多為集合功能出現異常。
3.1.2 分析思路
視疲勞問卷得分較高,提示有較嚴重的視疲勞癥狀。
屈光不正度較低,主訴視力下降,考慮和視疲勞的癥狀相關。
眼位外斜,集合近點遠移提示集合不足;調節(jié)幅度下降提示調節(jié)不足,同時伴隨調節(jié)靈敏度異常,調節(jié)放松困難,表現為調節(jié)超前。調節(jié)靈敏度異常會使遠裸眼視力下降,解決調節(jié)問題對主訴緩解會有幫助。
近視未矯正造成看近時動用調節(jié)比實際調節(jié)刺激少,或者不動用調節(jié)導致看近時調節(jié)和集合失調。
3.1.3 處理方案
配鏡矯正,加強宣傳愛眼護眼知識。
調節(jié)、集合功能訓練。
1~3個月復查,重點是調節(jié)幅度、調節(jié)靈敏度、集合近點。
3.1.4 訓練方案
訓練室(一周1次,每次30分鐘),字母表;聚散球;裂隙尺;雙面鏡。
家庭訓練(一天1次,每次15~30分鐘),聚散球;雙面鏡;救生圈卡。
3.1.5 結果
訓練1月后來店檢查看近疲勞癥狀明顯好轉,集合近點7,調節(jié)幅度9D,調節(jié)靈敏度正常。囑咐其堅持戴鏡,定期檢查。
張某,29歲,看遠沒問題,看近30分鐘眼睛疲勞,流淚,不喜歡看近,視線由遠及近轉移時困難,一定程度影響工作。
3.2.1 初步檢查
原戴鏡視力:
遠視力:R:0.8
L:0.8
近視力:R:0.9
L:0.9
遮蓋法測眼位:遠方:2△exo
近方:11△exo
集合近點NPC:12cm
眼球運動:正常
主導眼測試:右眼
3.2.2 主觀驗光結果
R:-2.75/-0.50×165
L:-1.25/-0.75×10
PD=62mm
3.2.3 視功能眼位檢查
近方眼位(棱鏡分離法):14△exo
近方BO(集合力):6/15/4
近方BI(開散力):12/20/11
AC/A:2
FCC :- 0.25D
NRA:+1.75D
PRA :-3.25D
3.2.4 癥狀分析
通過問診和初步檢查,眼位檢查和NPC測量,初步得出集合問題;然后進一步通過檢查得知:近方眼位外隱斜偏大、近方集合力(BO值)低、AC/A值(梯度法)偏低,由此判斷為集合不足。NRA偏低,也說明由于集合力不足,促使在看近時,一直處于過度調節(jié)狀態(tài)。
3.2.5 處理方法
該顧客為復性近視性散光,理想的方法是:(1)屈光不正完全矯正;(2)作集合功能視覺訓練,增加集合力,具體的視覺訓練內容:Brock 線訓練、裂隙尺。1個月的視覺訓練時間效果明顯。
(注意:如果視覺訓練實施困難的情況下,可以做BI棱鏡處方,但是棱鏡處方是一種消極的處理辦法,適用于老年人,不適用于青少年。)
1個月后復查結果如下:1.NPC:8cm近方外隱斜:9△外隱斜;近方BO(集合力):14/18/11
調節(jié)穩(wěn)定: NRA :+2.50D
PRA :-3.25D
通過訓練,看近所需的集合接近正常,疲勞癥狀明顯緩解,能夠勝任的工作。鼓勵其繼續(xù)訓練,定期檢查,勞逸結合。
陳某,女,10歲,小學4年級學生,看近不能持久,家長反映說其學一會兒玩一會兒,成績下降,有戴鏡史,但不常戴。
3.3.1 初步檢查
原鏡度數:R -1.25/-1.00×167(0.4)
L -1.00/-1.00×180(0.4)
電腦驗光結果:R -2.62/-2.12×170
L -2.50/-2.12×180
集合近點NPC:10cm(分離)
3.3.2 屈光檢查
R -2.00/-1.75×172
L -1.75/-1.75×2
3.3.3 視功能檢查
遠方:8△外隱斜
近方:15△外隱斜
遮蓋試驗,眼球由外向內轉,遠近均有明顯外隱斜。
3.3.4 馬氏桿檢查
遠方眼位:8△外斜位
遠方BI:x/15/7
遠方BO:12/15/14
近方眼位:15△外斜位
近方BI:x/25/19
近方BO:x/21/17
AC/A比:2.5
FCC:+0.25D
NRA:+2.75
PRA:-1.50
3.3.5 雙面鏡測試
單眼:5cpm
雙眼:4cpm
3.3.6 癥狀分析
主訴看遠不清楚,說明可能存在屈光不正,根據遠眼位和BO值判斷存在較大的外隱斜,且不滿足Sheard準則??唇荒艹志?,可能是調節(jié)異?;蛘呒狭Σ?,根據數據可以判斷,被檢者由于長時間佩戴欠矯近視鏡,造成調節(jié)力差,根據近方眼位和看近集合力值,判斷不能滿足看近所需的集合,造成看近疲勞,不能視物持久。NPC檢測值不正常,集合不足是主要原因,調節(jié)不足是次要原因。
3.3.7 處理方法
屈光不正完全矯正,同時宣講愛眼護眼知識,囑咐其應經常戴眼鏡,如果近視和散光度數長期欠矯,不僅視物不清,而且所動用的調節(jié)少,帶動的集合也少,使隱斜量越來越大。調節(jié)功能訓練,用+2.00DS雙面鏡,先單眼,達到正常值以后,再訓練雙眼,每天10~15分鐘,堅持訓練。集合功能訓練,先用Brock線,再用裂隙尺。注意用眼衛(wèi)生、定期復查。
家長重視是視覺訓練質量提高的保障,患者每周日都來中心進行視覺訓練,并定期復查。
1個月后復查結果如下:
NPC:6cm
遠方:4△外隱斜;
BO:15/20/14
近方:9△外隱斜
BO:x/26/22;
調節(jié)穩(wěn)定:
NRA :+3.00(33cm處檢查)
PRA:-3.50
Worth4點和立體視均正常
通過訓練,看近所需的集合接近正常,滿足看近持久舒適地閱讀,學習成績有所提高,鼓勵其繼續(xù)訓練,定期檢查,注意用眼衛(wèi)生。
2個月后復查結果如下:
NPC:5cm
遠方:正位、馬氏桿檢測點線重合
近方:5△外隱斜
Worth4點和立體視均正常
通過兩個月的持續(xù)訓練,該患者一切數據達到正常,我們建議其以后每兩周或1個月復查,鞏固訓練成果。穩(wěn)定后3~6個月檢查一次。
作為一名合格的驗光師,要以人為本,以提高顧客的視覺質量、解決顧客的視疲勞為最終目標。耐心地與顧客咨詢,通過溝通了解顧客的癥狀和需求,通過全面檢查對屈光不正進行精準矯正,然后再找出造成看近視疲勞的原因,最后通過矯正和訓練,使視疲勞的癥狀改善或解除。此外,在驗光工作中還應該進行愛眼護眼知識的宣傳,減少青少年近視的發(fā)生率和發(fā)展速度,讓我們用專業(yè)和勤奮,換來“人類清晰視界的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