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慧[濰坊工程職業(yè)學院應用外語系,山東 濰坊 262500]
張元干生活在北宋后期至南宋中期,當時社會動蕩,民族矛盾尖銳。靖康之難后,中原的大好河山被金兵占領,并且時時侵犯江南,企圖滅亡南宋。在這種背景下,南宋朝廷內(nèi)部主戰(zhàn)和主和兩派發(fā)生了激烈的斗爭,這些構成了張元干詞作的環(huán)境背景。其詞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風格豪壯悲憤?!对d》魚朝恩曰:“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測也?!毙Φ膬?nèi)涵有很多種,除了真正的開懷大笑,還有苦笑、悲笑、假笑、自嘲的笑,有些笑,是一種對自我本體所進行的安慰和鼓勵?!度卧~》共收詞21055首,使用“笑”字的累計3458首,占據(jù)總數(shù)的16%。張元干詞有185首,使用“笑”字的有27首,占其總數(shù)的15%。笑的時間、地點、背景、對象不同,笑的內(nèi)涵也會有一些差異。張元干“笑”詞的內(nèi)涵,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張元干在少年之時就身懷宏圖壯志。國家殘破,人民流離,他發(fā)誓投筆從戎,“整頓乾坤,廓清宇宙”。在主戰(zhàn)派與主和派的斗爭風云之中,他堅定地站在主戰(zhàn)派一邊,立志收復祖國大好河山。這種豪情壯志,大將風度,以“談笑”“堪笑”“笑傲”的方式在其詞中表現(xiàn)出來。如《感皇恩》:
年少太平時,名園甲第。談笑雍容萬鐘貴。姚黃重綻,長對小春天氣。綺羅叢里慣,今朝醉。臺袞象賢,元樞虛位。壯歲青云自曾致。流霞麟脯,難老洛濱風味。謝公須再為,蒼生起。
在詞人三十六歲那年,由于宋欽宗聽信讒言,罷免了李綱的官職,張元干也受到牽連被貶謫離京。但他仍不改初衷,堅定地站在主戰(zhàn)派的立場上,積極支持抗戰(zhàn)。此詞是為謝公做壽而寫,但其中也表達了詞人自身的情感與愿望。詞尾“謝公須再為,蒼生起”,又何止是在說謝公,也是在述說他自己的壯志情懷。借謝公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這里的“談笑”,表現(xiàn)的是一種從容不迫的男兒風度。又如《隴頭泉》:“少年時,壯懷誰與重論。視文章、真成小技,要知吾道稱尊。奏公車、治安秘計,樂油幕、談笑從軍。”此詞非常直率,“談笑從軍”表現(xiàn)的是一種磊落之氣。為國效力、收復河山的激情時常激蕩在詞人心中,并調(diào)動其身心的一切潛力,發(fā)而為一種強健豪壯之氣。他的“談笑”,充分反映了其胸襟抱負、英雄性格和復雜的內(nèi)心體驗。雖然后來張元干也曾“從大將軍之幕府”,但他的這種壯志抱負并沒有得到伸展。面對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他也用“笑”來表現(xiàn)自己的達觀態(tài)度。如《夏云峰》:“長生難老,都道是、柏葉仙階。笑傲、且山中宰相,平地蓬萊。”這里的“笑傲”,表現(xiàn)的是對現(xiàn)實的不滿,詞人自身的英雄氣概與萎靡的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沖突,在其內(nèi)心轉化為對整個世事的普遍不滿,繼而付之一笑,如王思任在《屠田叔笑詞序》中所道:“舉人間世一切蝦蟆傀儡、馬牛魑魅搶攘忙迫之態(tài),用醉眼一縫,盡行囊括,日居月諸,堆堆積積,不覺胸中五岳墳起,欲嘆則氣短,欲罵則惡聲有限,欲泣則為其近于婦人,于是破涕為笑。”
張元干的“談笑”“堪笑”“笑傲”,是站在英雄領地上的傲慢笑聲,它所表現(xiàn)出的實際上是詞人內(nèi)心最深沉、最嚴肅的情感。
張元干常用“一笑”“掀髯笑”來表現(xiàn)其對歷史、現(xiàn)實及社會人生的反思。如《永遇樂》:
飛觀橫空,眾山繞甸,江面相照。曲檻披風,虛檐掛月,據(jù)盡登臨要。有時巾屨,訪公良夜,坐我半天林杪。攬浮丘、飄飄衣袂,相與似游蓬島。主人勝度,文章英妙,合住北扉西沼。何事十年,風灑露沐,不厭江山好。曲屏端有,吹簫人在,同倚暮云清曉。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
“乘除了、人間寵辱,付之一笑”,這是詞人對日益腐壞的社會生活的冷峻評價。然而他這種笑不是真正的笑,而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笑。在這個“付之一笑”里,貯藏的是詞人內(nèi)在的心靈痛苦,它表現(xiàn)的是英雄悲傷的無力感。又如《水調(diào)歌頭》:“袖手看飛雪,高臥過殘冬。飄然底事春到,先我逐孤鴻。挾取筆端風雨,快寫胸中丘壑,不肯下樊籠。大笑了今古,乘興便西東?!笨此苹磉_超脫,但真相并非如此。張元干的豁達,不像蘇軾那樣真正發(fā)自心底,更像是一種面對無奈世事而對自己進行的勸慰。蘇軾詞中也有勸慰,但勸慰是真,那份豁達也是真。張元干的勸慰是真,痛苦是真,而豁達只是個幌子,總有一種不平之氣郁結于其中。他是在大笑,然而陪伴他的只有“飛雪”“殘冬”“孤鴻”,因此他的笑其實是在掩飾內(nèi)心的獨立蒼茫和無所依靠。
雖然張元干具有抗擊金兵、收復失地的雄心壯志,但在當時主和派掌權而強盛的形勢下,他不但壯志難酬,還屢受打擊迫害。張元干企圖以快樂的大笑來沖淡內(nèi)心的痛苦,來掩蓋面對歲月流逝卻不能有所作為的傷感。這正如博馬舍所謂“我急急忙忙地笑,見什么笑什么;怕的是迫不得已的哭,見什么哭什么”?!扒Ч攀欠菧喭耍袝r獨自掀髯笑”,這既非居高臨下、傲然無物的笑,也不是豪放自若、大將風范的笑,而是一種“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你又能怎么辦”的笑,是對現(xiàn)實人生的反思。
有時張元干的笑,是一種自我安慰性質(zhì)的笑。在這一類詞作中,笑的自我構筑,對他內(nèi)心的痛苦起到了柔化作用。如《水調(diào)歌頭·和薌林居士中秋》:
閏余有何好,一歲兩中秋。滕王高閣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釣龍臺上,還似當時逢閏,佳句記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閣復登樓。別離久,今古恨,大刀頭。老來長是清夢,宛在舊神州。遐想薌林風味,甕里自傾春色,不用貰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
“笑我成何事,搔首謾私憂”,張元干一生請纓無路、壯志難酬,他的激情、斗志、韜略都曾經(jīng)很有聲勢地燃燒過,但那也只能是曾經(jīng)。這時的笑是苦笑,是自嘲。如果說哭是將痛苦發(fā)泄出來,那么笑就是將他無為的悲傷鮮明地投射出來。如《水調(diào)歌頭·丁丑春與鐘離少翁、張元鑒登垂虹》:“俯滄浪,舌空曠,恍神交。解衣盤礴,政須一笑屬吾曹。洗盡人間塵土,掃去胸中冰炭,痛飲讀離騷??v有垂天翼,何用釣連鰲?!笨雌饋硭坪跏呛芑磉_很快樂的,但這并不是真正的快樂。細細品味,便能發(fā)現(xiàn)其中所沉潛的痛苦。他以笑的方式來柔化心中極大的悲憤,進行自我勸慰。
“自笑自悲還自語,一杯酒,鼻如雷。”這里,“自笑”是與“自悲”“自語”并列在一起的,對詞人來講,笑與悲傷和孤獨并列,可見笑也是蒙著一層灰暗色彩的。這是一種想從無力生活中掙脫出來的笑、掙扎的笑、費力的笑。在騷動與喧囂的笑聲中,我們感受著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恐懼,對一事無成的慨嘆。這種笑聲是他在消融的醉夢中突然迸發(fā)出的痛苦的寫照。以哭為笑,其中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辛酸苦辣。
張元干詞中還有一類“笑”的內(nèi)涵是用來表達追求閑適的歸隱心態(tài)。如《如夢令·臥看西湖煙渚》:
臥看西湖煙渚。綠蓋紅妝無數(shù)。簾卷曲欄風,拂面荷香吹雨。歸去。歸去。笑損花邊鷗鷺。
全詞共七句,前四句從不同角度描寫了西湖的景物、意象:浩蕩廣闊的湖面煙霧迷離,湖中荷花綠蓋娉婷,紅花婀娜,輕風拂面,細雨飄香。詞人在岸邊、欣賞著這一幅西湖煙雨圖,真是大暢心懷。在這美好的大自然中,因主張抗金屢遭迫害的詞人,受傷的心漸漸得到了平復。他面對這和平寧靜的美景,怡然而樂,喜不自禁。他急欲歸去,是為了擺脫齷齪的官場,是為了洗盡那黑暗的政治帶給他的不幸。這種笑,是為了尋求心靈安穩(wěn),尋求生活平靜的笑。這種笑使詞人內(nèi)心的騷動看似微弱而隱在,又甚至減弱到這樣一種程度:使它轉化為內(nèi)在的快樂和自在。又如《點絳唇》:“小雨忺晴,坐來池上荷珠碎。倬眉濃翠。怎不交人醉。美盼流觴,白鷺窺秋水。天然媚。大家休睡。笑倚西風里。”痛苦的每一種情景和細節(jié)都比快樂更真實,所以就讓一切付之于笑聲之中吧,讓笑聲來慰藉自己的心靈。
劉鶚在《老殘游記》自序中說:“《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詞哭,八大山人以畫哭;王實甫寄哭泣于《西廂》,曹雪芹寄哭泣于《紅樓夢》。”張元干不僅以詞哭,而且在詞中又以笑寫哭,是為時代,為民族而哭?!对娊?jīng)·終風》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英雄落難后的笑聲里包含的其實是痛苦情緒。張元干以笑寫哭,以笑寫痛、寫悲、寫憤、寫哀,他在笑聲里更真實地展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