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是德國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教育質(zhì)量框架的重要內(nèi)容,從家長角度去看,我們應該把培養(yǎng)“自主學習”當作不予余力去做的一件事。責任心是“自主學習”最核心的推動力。 本文兼談了幾點對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建議。
關(guān)鍵詞:好
1引言
“學習是學生的事,老師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這句話也可以這樣說,學習是孩子的事兒,媽媽是孩子學習的陪伴著 。
記得在德國萊法州教師進修學校,德國老師在培訓的最后一天讓大家用簡短的話概括來德國學習的收獲,我概括的是: 學習是學生的事,老師是學生學習的陪伴者 。 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激進,有教師的擺脫責任之嫌,但就我的感受而言,德國的自主學習是我的教師生涯和教育自己孩子的重要的精神財富。這句話在德國能說 ,對自己學生和領(lǐng)導不能說 ,容易想歪了去 ,只好在教育自己孩時候小試牛刀了 。
大家萬里迢迢地跑到德國去學習教學方法 ,試圖學習用什么教學方法把學生管住 ,而德國人言之鑿鑿地告訴我們——讓孩兒們自己去學 。這是不是有點太荒唐了?德國人說我們把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視為每個老師必須做的,不是這個老師教學生自主學習,那個老師不教學生自主學習,而是老師們都要團結(jié)合作一塊兒,必須要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德國人理論依據(jù)是聯(lián)邦州教育主管部制定的ors(學校教學質(zhì)量框架)中強調(diào)了教會自主學習是每個老師努力的方向 。
德國人以強調(diào)品質(zhì)制勝,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 。再者,比較較真,講課中的每一句引用必有出處 。 他們所作的教育調(diào)查也比較有可信度 。更難能可貴的是,有強迫癥。這是句中性的話 ,很多事情,沒有強迫就一定沒有結(jié)果的 ,工作中,學習中 , 你懂的 …….
一天去了一個做渦輪機的工廠,就是葡萄酒榨汁機主要構(gòu)件 ,幾個德國帥小伙面對龐大的參觀團侃侃而談 ,把來的一行人鎮(zhèn)住了 。這幾個小伙子年齡相當于是高中生 ,是在初中畢業(yè)以后進入這家企業(yè)上雙元制學校的。看到他們自己動手制作的發(fā)動機及設(shè)計圖紙,真不敢相信,他們還是個稚氣未脫的大孩子 。
說了這么多,就是從多角度分析,加之有學生為證,德國人在教育方法上應該可信,那我們錯在哪兒了?我們的學生一直被換做懵懂無知的一群人 ,難道要他們自己看書、自己解答 、自己 制定規(guī)則考試 ?我們不是園丁嗎?就應該澆灌、施肥 、修剪枝葉以及拔苗助長 。如果否定了讓老師去教、老師的責任在哪兒? 德國老師一個胖老師上課真是有范兒,上了半天課了,我們都不知道老師來了沒,原來老師一直坐在學生的座位上 ,學生是上去了一個講一個 ,業(yè)余班學生不多,10個左右 ,終于課快結(jié)束了 ,老師才開講 ,德語聽不懂 ,可能就是“大家講的很好,我就不說了,有幾點大家要注意一下……. 下一課大家應該講什么”之類的就下課了 。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我們一天嘚吧嘚吧的講課沒人聽 。人家的學生連ppt都給老師準備好了 ,還一點也不麻煩老師,自己講 。德國(職業(yè)學校)教師,的確在上課時,有怎樣上課的自由(方法),有上什么課的自由(內(nèi)容),有上不上課的自由(在學校還是社會實踐)。
說了 這么多 ,別管人老師怎么教,人家學生很給力?!敖痰哪康氖菫榱俗寣W生自己去學“,高明啊 !其實,在倡導自主學習的背后,有一系列理論的支撐 有如何選擇內(nèi)容 、設(shè)計教學、怎樣考核 等系列的方法論。但最重要的是觀念 ,唯有觀念的更新 ,能制止教師去填鴨式的教學, 能阻止家長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越俎代庖 。
我接觸了國內(nèi)的一些關(guān)于自主學習的研究資料 ,都沒有在根本上說透這個問題 。大家都確定提倡學生要自主學習方向是對的,具體的方法很茫然 , 操作起來更難。 我相信,這絕不是買點給孩子買點自主學習練習冊,這樣簡單的事兒 。
很多時候我在試圖回憶 ,德國老師在課上讓大家分析自己一周學習工作活動的積極性 ,等每個人的表格列出來后 ,老師又不置可否?;蛟S答案在分析過程中已經(jīng)先顯現(xiàn)了: 成就感、責任心 、興趣 會激發(fā)你的學習工作的熱情,學習如果不能當成樂趣的話,就需要自我激勵 。 在這幾項中 ,責任心是最持久的,只有自身的責任心會強迫你去干自己不喜歡的事 。老師不去說透 ,讓學生自己去悟道,這個授之與漁的道理解釋起來很復雜 ,牽扯到認知科學 和教育學、心理學方法 。
中國的老師在學校里去對自己學生去實施自主學習恐怕阻力重重 ,況且,學生們在應試教育的學習慣性已經(jīng)形成,改變談何容易, 總結(jié)了幾點,可能會對教育自己的孩子有所幫助 。
第一、從規(guī)則意識開始 ,培養(yǎng)責任意識 。 分清什么是孩子分內(nèi)的事兒 ,盡量把孩子身邊的多數(shù)事都說成是小孩該干的 ,在日常中培養(yǎng)責任心 。事實上,家庭教育靠家里的一個人是沒效果的,全家人都齊心合力 ,要小孩去干活,小孩才會服從。尤其是要跟老人打好招呼 ,否則指使孩子干事兒 ,一轉(zhuǎn)身 ,老人替干完了 。
第二、小事別立規(guī)矩 ,別微管理,忍著。 給孩子喝水吃飯買冰棍喝飲料的一點自由。有的孩子上一年級了,厭煩媽媽每天提醒他喝水 ,說媽媽不看著我,我就倒掉 。給孩子一點支配時間和空間的權(quán)利,不要對孩子實施全程監(jiān)控 。 家長跟著后面指導他,你該如何如何 ,可能一定程度上削弱孩子“玩”的興趣, “即使選的都是我想的,因為媽媽的干涉,也不痛快”。
第三、鼓勵孩子動手實踐 。 手工勞動有任務的起點與終點,孩子的耐力和整理習慣就是這樣培養(yǎng)的。原材料弄壞不可以從來,一次的失敗會會激勵孩子走向成功 。正視挫敗對每個人成長之路都很重要。 從“我能”“我會”開始,建立起來的自信心 ,會轉(zhuǎn)化成“舍我其誰“的責任心與膽識。
第四、培養(yǎng)學習的意愿是自主學習的關(guān)鍵 ,學習=能力*知識面*意愿 ,沒有意愿學習能力就等于零。激發(fā)學習積極性不容易,損傷積極性太容易 ,就像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被社會性的逐漸增強所消解很容易 ,增強卻很難 …… 更多的是時候,我們應該去是保護 。如何保護孩子學習的熱情,不光應在老師這里尋求答案 ,家長的努力更重要 。老師們往往沒耐性 ,見不得淘氣孩子學習不盡力 ,家長要放長線要迂回 。當然,老師和家長形成合力 就更好 。我至今沒跟小學老師有實質(zhì)的接觸 。家校協(xié)力的話題暫時放下。
第五、對學習促進最大的就是知識面 ,有了廣博的知識面,才能在老師提到某個問題時,觸類旁通 。 從而具備獲得系統(tǒng)知識的先機 。 見識要廣,這個在信息社會很容易達到 ,但要警惕電腦傳播的二手知識。盡量看書 。 望望這點最差 ,我只好等 。不能強勸,怕適得其反 。
第六、談話的策略是父母的必修課 ,要想對孩子的實施控制,沒有比了解他心里想什么更重要。 某個家長總結(jié),老師這個職業(yè)對教育自己的孩子最有益的也不是學識 ,而是談話的策略。
學習是一個積極的過程,自我管理式學習是原則“教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自己去學”越俎代庖的教和學終究是教師和父母教育的“隱患”,責任感的培養(yǎng)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的基石,我們只有了解這點,才能逐漸摸索解決之道。
參考文獻 :
[1].美.Mervin D.Lynch,Carole Ruth Harris 主編 培養(yǎng)中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理論與實踐 胡清芬 陳桄譯[M].北京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2005
[2]金?格蘭特. 超現(xiàn)實主義[M]. 江蘇美術(shù)出版社, 2007.第一版.
[3] 朱其.真理沒走,只是錯誤改變了——朱其對話羅伯特?斯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f2fc60100bxnr.html,2009.27.
作者簡介:
姜洪俠 (1976-),女,副教授,北京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文學學士,從事繪畫、設(shè)計教育的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