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縣級圖書館具有的特點出發(fā),圍繞著地方文獻的管理、建設和利用展開了討論,首先簡明扼要地概括了縣級圖書館在開展相關工作時面臨的幾個主要問題,例如宣傳力度不足、征集手段落后,接下來結合實際情況,針對導致不同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如:建立數(shù)據(jù)庫、拓展文獻功能等,希望可以在某些方面為縣級圖書館及館內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提供幫助,使地方文獻具有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
【關鍵詞】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管理;資源建設與利用
【中圖分類號】G251 【文獻標識碼】A
作為對地方文化進行傳承的主要載體,地方文獻所記載的內容主要是該區(qū)域的自然、社會及文化信息?,F(xiàn)階段,地方文獻作為重要史料,在對地方文化的變更和發(fā)展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地方文獻還是圖書館所特有的館藏資源,對地方文獻資源進行有效的建設和利用,促進地方經(jīng)濟與文化的發(fā)展,自然成為圖書館需要肩負起的主要職責。由此可見,圍繞著地方文獻的管理、建設和利用展開討論,具有十分突出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縣級圖書館在管理、建設和利用地方文獻時,面臨的問題
(一)宣傳地方文獻的力度不足
部分縣級圖書館在開展與地方文獻收集相關的工作時,并未對前期的宣傳引起重視,人們對地方文獻征集所具有作用的認知仍舊停留在表面,相關人員在開展收集工作時遇到的阻力明顯加大。另外,不重視宣傳工作帶來的影響,還體現(xiàn)在難以吸引社會各界關注的目光等方面,同樣導致了文獻征集難度加大的情況發(fā)生。
(二)文獻形式相對單一
近幾年,國家對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縣級圖書館在對地方文獻進行管理時,所依托的理念和形式均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在征集地方文獻時,應用的形式相對單一,負責該項工作的部門以社區(qū)、政府文化部和宣傳部為主,所征集文獻的種類和內容較為匱乏[1]。縣級圖書館在征集地方文獻時,多將藝術文獻作為主要內容,以學術研究、自然科學為代表的研究性資料的存儲情況與理想情況間具有較大差距,縣級圖書館的價值難以得到充分呈現(xiàn)。
(三)征集手段較為落后
多數(shù)縣級圖書館在征集地方文獻時,仍舊沿用傳統(tǒng)的手工征集手段,計算機并未得到廣泛的應用,作用也只局限于對地方文獻進行編輯、記錄等方面,不僅文獻質量無法得到保證,人們對所需文獻進行查詢和閱讀的步驟也相對繁瑣。另外,多數(shù)縣級圖書館尚未建立起符合自身情況的信息共享系統(tǒng),上述情況的存在,不僅導致文獻征集手段單一,針對所征集文件開展的整理工作也難以順利進行。
(四)資源基礎十分薄弱
與省、市地區(qū)相比,縣級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步伐相對落后,給縣級圖書館的發(fā)展造成了阻礙,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管理工作能夠應用的資源十分匱乏,無論是文獻種類還是文獻數(shù)量均難以達到相關要求。只有從根本上解決資源匱乏的問題,才能保證身處信息時代的縣級圖書館可以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
二、縣級圖書館對地方文獻進行有限管理、建設和利用的策略
(一)加大宣傳力度,使人們明確該項工作的重要性
要想使縣級圖書館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的管理工作,得到應有的效果,前提是對相關人員的思想進行更新,使其對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具有準確認知。首先應當明確一點,作為公共圖書館而存在的縣級圖書館,其主要職能是為普通大眾提供服務,因此,在縣級圖書館內就職的工作人員應樹立起“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根據(jù)所服務對象提出的要求,對館內的基礎設施進行建設及優(yōu)化。另外,工作人員應加大對縣級圖書館進行宣傳的力度,提高其在普通大眾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要想達到這一目標,關鍵是需要縣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為地方文獻建設工作提供所需的資金,制定與之相關的宣傳、管理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征集、管理工作的效果。當然,以互聯(lián)網(wǎng)宣傳為代表的新型宣傳形式,同樣可以被用來對相關工作進行宣傳,這也更加符合信息社會的特點,工作人員應當將新媒體作為主要傳播載體,向人們展示圖書館對地方文獻進行管理的目的,使人們明確縣級圖書館的價值,吸引相關企業(yè)主動參與到對圖書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提高圖書館在管理地方文獻時具有的資金、人才和技術水平[2]。
(二)拓展地方文獻具有的功能
在傳統(tǒng)觀念中,地方文獻的功能主要是供相關人員進行查詢和閱覽,這一觀念的存在阻礙了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建設工作前進的步伐。基于此,縣級圖書館在對地方文獻進行收藏時,應摒棄傳統(tǒng)觀念,通過與科研部門展開合作的方式,實現(xiàn)將地方文獻所具有社會功能進行拓展與發(fā)揮的目標。另外,縣級圖書館還應當與教育部門展開合作,通過定期舉辦展覽的方式將地方文獻具有的作用進行最大化呈現(xiàn)。
(三)建立對地方文獻進行管理的數(shù)據(jù)庫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諸多領域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所取得的成績也有目共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縣級圖書館都將紙質作為記錄地方文獻的主要載體,這樣做不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針對地方文獻展開的管理工作的效率也難以得到保證。信息技術的出現(xiàn),為上述問題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首先,相關人員應對所征集資料的類別進行劃分,一般來說,地方文獻由三類所構成,分別是經(jīng)濟發(fā)展、地方風俗和名人傳記。工作人員將地方文獻分別錄入到相應的數(shù)據(jù)庫中,形成相應的管理系統(tǒng)。人們可以通過在數(shù)據(jù)庫中輸入關鍵詞的方式,在短時間內對自己所需文獻進行檢索,既縮短了檢索花費的時間,又為文獻資源的獲取及整理工作提供了便利。當然,達到上述效果的關鍵,是保證相關人員具備應用信息技術展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這就要求其在日常工作中,有針對性地學習與文獻數(shù)據(jù)庫相關的知識,樹立起應有的安全和責任意識。
(四)對地方文獻進行廣泛征集
縣級圖書館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增加用來對文獻進行征集的形式,通過前期的大力宣傳吸引人們的目光,使人們對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具有準確認知。首先,縣級圖書館可以利用新聞媒體對自身進行宣傳,定期開展圖書活動,向人們介紹圖書館具有的各項職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后續(xù)文獻征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縣級圖書館可以利用刊登啟事、發(fā)放宣傳單的方式,向人們介紹地方文獻所征集的對象及內容,使人們明確對文獻進行征集與使用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最后,縣級圖書館可以與市委、政府部門聯(lián)手,為地方文獻的征集工作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通過相互協(xié)調的方式實現(xiàn)廣泛征集文獻的目標。
(五)定期開展培訓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
從事工作的人員的素質,直接決定了該項工作的質量和效果,縣級圖書館同樣如此,只有保證工作人員具備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和理念,才能推動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的管理工作向著更加科學、規(guī)范的方向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縣級圖書館也發(fā)生了一定的變革,如果相關人員在開展工作時,仍舊沿用傳統(tǒng)的流程和理念,往往難以保證工作的效果。基于此,定期開展培訓活動,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就顯得很有必要。首先,縣級圖書館應當以職業(yè)思想教育為依托,向內部人員講解對地方文獻進行管理的意義,保證每位工作人員都能夠對地方文獻的作用具有準確認知,在此基礎上,以職業(yè)思想為引導,全身心地投入到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的征集、管理和建設工作中;其次規(guī)范工作流程、優(yōu)化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能,由于地方文獻包含的內容十分復雜,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的各項工作,其流程也相對繁瑣,對系統(tǒng)性、整體性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縣級圖書館應根據(jù)相關人員在工作中的表現(xiàn),制定相應的規(guī)范和標準,保證相關人員能夠以所制定的章程為依據(jù)展開工作,從根本上避免不規(guī)范的工作流程,導致針對地方文獻所開展各項工作難以取得應有效果的情況出現(xiàn);最后,縣級圖書館應對人才管理工作引起重視,優(yōu)化人才管理體制,落實責任制,幫助工作人員樹立起良好的責任意識,根據(jù)其工作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獎勵或懲罰,這樣做的目的是激發(fā)相關人員對工作的積極性,保證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地方文獻不僅是地方圖書館所特有的館藏資源,更是對地方文化加以呈現(xiàn)的主要載體,對廣泛征集所得的地方文獻進行加工與管理,結合所在地區(qū)的實際情況,合理利用相關資源,推動地方經(jīng)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既是縣級圖書館的主要工作,還是保證地方文獻所具有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的關鍵?;诖?,縣級圖書館應對地方文獻的建設工作引起重視,通過調整管理、建設和利用策略的方式,將自身和地方文獻具有的積極作用最大化呈現(xiàn)出來。
參考文獻:
[1]薛霞.加強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的思考[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8,40(S1):69-72.
[2]鐘冬蓮.縣級圖書館地方文獻資源庫建設實踐研究——以會昌縣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7,47(3):61-63.
作者簡介:趙春玲(1969-),女,錫伯族,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人,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圖書館,副館長,館員,本科,研究方向:地方文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