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要】目的:研究門診部注射室常見的護理缺陷及改善對策。方法:選取我院門診部注射室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0例在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該期間門診部注射室常見的護理缺陷以及安全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制定相應的改善措施。將所有的患者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為改善措施前的一般管理方式,試驗組為改善措施后的科學管理方式,對比兩組患者中存在的護理缺陷。結果:采用改善后的科學管理方式的試驗組存在的護理缺陷較少,缺陷率為2.10%,和對照組(1505%)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門診部注射室中存在的護理缺陷及安全問題進行分析,采用科學管理的方式進行注射治療,能夠顯著提高護理質量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門診部;注射室;護理缺陷;改善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10-200-01
門診注射室工作量巨大,患者病情復雜,加上門診注射室涉及藥品種類繁多,藥品更新換代快,這對護理人員而言非常具有挑戰(zhàn)性,在開展大量的護理工作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用藥錯誤,嚴重影響門診部注射室工作的正常開展,為人們的身體恢復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要想提高門診部注射室的護理安全質量,需要強化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與安全認識,通過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從我院門診部注射室選取1050例接收注射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注射室工作中常見的護理缺陷展開研究,并給出相應的改善措施,統(tǒng)計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門診部注射室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0例在注射室接受注射治療的患者,隨機分成試驗組與對照組,各組525例。對照組男358例,女167例,年齡2~69歲,平均年齡(4036±1.1.35)歲;試驗組男2.36例,女289例,年齡1~70歲,平均年齡(4036±1.14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一般護理方式,以注射教育、心理指導為主。試驗組采用科學管理方式,全面分析門診部注射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護理缺陷,在此基礎上制定防范對策。注射室護理缺陷主要與患者自身、護理人員注射操作不當、安全意識淺薄等有關。門診室接收的患者數量多且雜,患者病癥不同,在注射室的環(huán)境中容易增加交叉感染的幾率,陪伴家屬多造成環(huán)境噪雜,給患者造成過大的心理壓力。護理人員耐心不足將會導致護患糾紛,增加安全風險。注射操作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性,門診注射室護理人員工作量超負荷、技能欠缺、壓力過大、身心疲勞等都會增加安全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改善措施。(1)控制人員因素造成的護理缺陷:加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安全護理不僅僅是護理質量,更是護理道德的最基本要求,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關于《醫(y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相關法律,讓護理人員能夠明確自身的責任。保持微笑,恰如其分的問候和安撫都會給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提升醫(yī)院形象。與患者經常經常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態(tài),盡最大的努力解答患者的疑慮。對于年老體弱、病情嚴重的患者要幫助患者盡快就診。常規(guī)和可預見性的工作忙時要保證有休息的通道,增加輸液室渠道和人力,減少患者排隊等候的時間。在抽血室、檢驗室、輸液室貼門外公告,讓病人了解自己拿報告的時間,耐心等候。(2)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專業(yè)水平: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護理的素質與能力直接關系到患者的安全,培養(yǎng)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術能力是順利開展護理工作的基礎。經常組織門診護士參加學術研討和業(yè)務培訓,對護理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分析,總結經驗,找出對策。護理人員是各種藥物治療的實施者,更是醫(yī)生、藥房的監(jiān)督者,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了解各種藥物的使用方法與治療對象,有針對性的觀察藥物服用后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同時,為了方便護理人員隨時了解新藥的使用方法,可以將藥物的說明書統(tǒng)一裝訂,方便護理隨時查詢。(3)加強管理:制度可以起到約束人行為的作用,注射室要嚴格要求護理人員執(zhí)行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用藥核對制度,讓所有的護理人員熟記關于本科室的工作流程、應急措施,讓整個注射室工作做到各種護理操作有章可循。建立持續(xù)質量改進表,對經常發(fā)生的護理缺陷進行討論與總結,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對于新上崗的護理人員要進行考核,確認工作能力后才可上崗。根據科室工作量的安排,合理利用資源,隨時進行護理安全檢查與安全教育。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二者計數資料比較用x2檢驗,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方式的護理后,護理缺陷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表1所示。試驗組護理缺陷改善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門診部注射室雖然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多,只要嚴加防范,強化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就可以將護理工作做得很好。嚴格執(zhí)行注射室設置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強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與技能,合理排班,合理安排醫(yī)護人員的工作內容,對患者經常進行安全巡視,與患者經常進行溝通與交流,針對注射室中常見的護理缺陷經常進行總結,提高缺陷意識,通過制定的改善措施降低安全風險,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童穎薇,張靈芝.門診注射室常見的護理安全問題及防范措施的淺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7,28(S1):62.3-62.4
[2] 蘇勇.消毒供應室常見護理缺陷與防范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52).
[3] 黃婷月.分析門診注射室的常見護理安全問題及防護對策[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7,27(1).
[4] 張國英.淺談手術室常見的護理缺陷及防護措施[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57):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