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華
(無錫市明慈心血管病醫(yī)院 江蘇 無錫 214000)
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為心臟瓣膜置換術后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可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造成較明顯的影響。有研究指出[1],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減輕患者圍術期的應激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性,保護心肌功能。本文旨在觀察本藥品對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產(chǎn)生的影響,具體如下。
擇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體外循環(huán)(CPB)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治療的58例患者,本次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批,患者知情參與,ASAⅡ~Ⅲ級,NYHAⅡ~Ⅲ級,排除伴有心臟手術禁忌癥者。按照隨機原則分為甲、乙兩組,甲組(n=29)男17例,女12例,年齡55~70歲,體重49~76kg。乙組(n=29)男16例,女13例,年齡60~75歲,體重50~75kg。兩組患者以上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
所有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先開通靜脈通路,常規(guī)檢測心電圖、血壓等各項生命體征。準備50ml被稀釋的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或50ml生理鹽水,結合患者體中計算并調(diào)整給藥劑量。在麻醉誘導前,乙組靜脈泵入1.0μg/kg,氣管插管后予以維持劑量0.5~1μg/(kg·h),直到手術結束;甲組在麻醉誘導前15min與維持過程中靜脈泵入和乙組容積相同的生理鹽水。
分別觀察兩組患者在不同時間點血壓與心率,同時記錄兩組患者術前1d與術后7d時MMSE評分狀況,當MMSE得分<27時,提示存在認知功能障礙。
T1時,兩組患者HR差異不顯著(P>0.05),T2~T5時,乙組HR水平和T1相比較有降低趨勢(P<0.05),甲組在T3、T4時HR有增加趨勢,但無顯著差異(P>0.05);乙組患者T2~T4時HR低于甲組,差異均有較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點血流動力學指標檢測情況比較
術前1d與術后7d時,乙組MMSE評分分別為(28.4±1.3)分、(26.9±1.5)分,甲組以上時間點對應的得分為(27.9±0.8)分、(25.1±1.1)分。術后7d乙組 MMSE得分高于甲組,差異顯著(P<0.05)。
小劑量(0.25~1.00μg/kg)右美托咪用于心血管患者手術治療中,有助于維持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相對穩(wěn)定性,能減輕應激反應,但若給藥劑量相對較大(1.00~4.00μg/kg)則會誘發(fā)血壓上升,反射性的促使HR明顯降低,影響心血管手術進展[2]。在本次研究中,T1-T4時,兩組患者SBP、DBP差異不顯著,這可能和兩組患者麻醉誘導時已有足夠麻醉深度存在相關性,使氣管插管時患者應激反應降低,此時血壓水平無明顯改變。T5時,兩組患者血壓水平較低于T1,可能和該時間點麻醉維持藥物的使用加深了患者麻醉深度有關。
在本次研究中,T1時,兩組患者HR差異不顯著(P>0.05),T2-T5時,乙組HR水平和T1相比較有降低趨勢(P<0.05);乙組患者T2-T4時HR低于甲組,差異均有較明顯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右美托咪通過作用于突觸前α2腎上腺素能受體,進而對甲腎上腺素的釋放過程產(chǎn)生明顯抑制,降低兒茶酚胺濃度與交感神經(jīng)亢奮性,進而降低減HR水平,促進房室傳導進程,提升心肌細胞的收縮能力,降低心肌細胞耗氧量與心肌損傷程度。MMSE 評分為篩查PoCD的常用工具,具備較高的敏感性與特異度,結果相對穩(wěn)定。乙組術后7d時PoCD評分較高于甲組,這提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減輕患者PoCD,這可能是因為本藥品能降低機體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少手術創(chuàng)傷與麻醉誘導時產(chǎn)生的應激、炎癥反應,進而降低術后PoCD發(fā)生的風險。
綜上,心臟瓣膜置換術中應用右美托咪定,有助于強化患者麻醉誘導期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性,減少對心肌功能產(chǎn)生的影響,對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恢復有促進作用,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