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冬英
【摘 要】目的:糖尿病足部病變是糖尿病患者面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糖尿病足不但導致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下降,而且治療相當困難,治療時間長。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約百分之十五的糖尿病患者會并發(fā)糖尿病足,糖尿病足雖然診斷容易但治療卻相當困難,其最根本且最有效的治療是預防。
【關鍵詞】糖尿病足;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3--01
1 對于尚無危險因素的年輕病人預防
可給于一般性的知識介紹,使其了解為什么要進行足部護理,通過簡單的足部護理,可使發(fā)生嚴重并發(fā)癥的機率減少到最低程度;了解糖尿病病人控制吸煙與足部并發(fā)癥的關系。同時,向病人建議避免穿鞋不當引起胼胝、囊泡,以及足部過度潮濕,導致真菌感染;定期檢查,注意足部衛(wèi)生,正確地修剪趾甲,并在洗腳后趾甲變軟、變直時進行。
2 對于老年病人或糖尿病病史較長但足部正常者預防
有患糖尿病足的危險,應鼓勵病人注意并及時向醫(yī)生報告有無下肢麻木或刺痛、變色、腫脹、囊泡、外傷、潰瘍或胼胝形成。
3 對于高危病人必須學會足部護理
(1)每日檢查足部。從足背到足底仔細檢查,特別是要注意足趾縫間,必要時可借助鏡子或家人幫助。注意足部皮膚是否有水皰、擦傷、裂口局部皮膚是否有紅腫,注意是否有胼胝、雞眼;注意趾甲是否過長、過厚,是否有嵌甲、劈裂、甲溝炎;注意趾甲是否有顏色變化,黃綠色可能為霉菌感染,紫紅色可能有甲下出血。如發(fā)現(xiàn)有任何異常,病人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2)每日洗腳。病人應知道怎樣洗腳。洗腳應用水溫以38-40°C為宜。洗腳時間以10分鐘為宜,洗腳宜用中性肥皂。洗腳后應用干凈、柔軟、吸水性好的毛巾將腳輕輕地擦干。如果毛巾質(zhì)硬粗糙或者用力過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膚不易查覺的損傷。擦腳用的毛巾最好為白色,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是否有血跡或者膿跡。(3)正確修剪趾甲。趾甲過長易裂而傷及甲周圍組織,剪趾甲時光線要好,病人視力較差或手發(fā)抖時,應由家人幫助修剪。修剪趾甲之前應檢查剪刀兩刃之間是否夾住了皮膚。趾甲應直剪,不要斜剪,以免傷及甲溝。趾甲不要剪得太短,不要太靠近皮膚,一般剪到與趾尖同一水平即可。如果剪趾甲傷及皮膚,或發(fā)現(xiàn)趾甲有剪裂、顏色有變化、甲周皮膚紅腫,應去醫(yī)院就診。(4)修除胼胝(角質(zhì)層)。胼胝是導致足部潰瘍的重要隱患,要及時消除。胼胝的修除應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以免損傷正常組織。修除胼胝時,先用溫水洗腳使之軟化,然后用木砂磨去角化層,最好不用銳器去削割。修除胼胝應循序漸進,每天一點一點地修除,每次修除后的表面涂以潤滑劑。修除胼胝時如果出現(xiàn)疼痛或出血,提示傷及正常組織,病人應立即到醫(yī)院去處理。雞眼應請??漆t(yī)生治療,病人不要自己去處理。對于胼胝和雞眼,最根本的預防是要穿合適的鞋。(5)保持皮膚潤滑。糖尿病病人由于植物神經(jīng)病變,出汗減少,足部皮膚干燥,特別是足跟部,容易出現(xiàn)皸裂,并可進一步形成潰瘍,繼發(fā)感染。每天涂抹羊脂或桿物油類潤滑劑,并輕柔而充分按摩皮膚。如為汗腳易致真菌感染,可用醫(yī)用酒精擦拭足趾縫間,可于洗腳水中加少許醋液,因為酸性環(huán)境不利于真菌生長。(6)預防外傷、燙傷和凍傷。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覺神經(jīng)病變,足部感覺減退、消失,形成無知覺足,使足部保護性反射喪失。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腳、火爐前烤腳、使用電熱毯等,同時強調(diào)不要赤足行走。(7)選擇合適的鞋襪相當重要,穿鞋前先檢查鞋內(nèi)是否有其他異物,新鞋必須舒適,穿著時間要短,約2-3小時,穿鞋選擇還需考慮生活方式、氣候等因素,如天太熱時不穿橡膠鞋。
4 如何判斷病人是否患有高危足的危險?
如病人存在以下兩種以上因素,則應視其為易患糖尿病足危險人群:曾有過截趾或截肢病史;曾接受過腎移植的病人;既往有足部潰瘍或疼痛病史的病人,下肢痛覺減退或喪失;病人有下肢麻木、刺痛或血管缺血性痛,有下肢缺血體癥;存在明顯的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或糖尿病腎病;對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的危害不夠重視;老年人和糖尿病病史較長者;男性較女性更易患糖尿病足。
5 定期檢查,早期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
糖尿病的慢性并發(fā)癥有:由微血管病變導致的腎臟病變,神經(jīng)病變,眼部病變以及大血管病變導致的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下肢血管病變。因此指導糖尿病病人定期檢查非常重要,這有助于監(jiān)控病情的發(fā)展,為藥物的使用提供依據(jù),增加藥物的療效,減少不良反應(低血糖等),早期發(fā)現(xiàn)并發(fā)癥,及時積極的治療。(1)血壓、脈搏、體重及腰臀圍,應至少每周測定一次。(2)血糖及尿常規(guī),尿常規(guī)中尤其應注意尿糖、尿蛋白、尿酮體的情況,應至少每個月檢查一次。(3)糖化血紅蛋白情況,每2至3個月檢查1次。(4)尿微量白蛋白,每半年至一年檢查1次。(5)眼部情況(應包括眼底檢查),每半年至一年檢查1次。(6)肝功能、腎功能、血脂情況,每半年檢查1次。
病人可將上述檢查結果作記錄,并注明檢查日期,同時記錄自覺癥狀,每餐的進食量和熱量,工作、活動情況,有無低血糖反應的發(fā)生。這些都會為醫(yī)生制訂進一步的治療方案提供重要的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李仕明.老年糖尿病足[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9,92-93
鄭修霞.護理學基礎[M]第二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8
范海萍.臨床路徑在住院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護理學研究,2006.10
范麗鳳.護理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足預防的效果研究(學位論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