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權
摘 要:在社會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對具有較高單產的水稻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生產技術的日新月異。
水稻類型逐漸豐富起來,其中優(yōu)質無公害水稻被大家廣泛的認可。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也間接關系到國民生產生活穩(wěn)定。本文系統(tǒng)詳細闡述了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栽培技術,希冀為接下來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種植技術的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優(yōu)質水稻;無公害;種植;病蟲害
水稻作為糧食中最主要最悠久的一種,原產于中國,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糧食之一,種植廣泛,各國種植比重如圖1所示。但是不同地區(qū)因環(huán)境不同,水稻長勢也有區(qū)別,部分地區(qū)水稻產量偏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對水稻的種植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是指將水稻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guī)定的允許范圍內,人們食用后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的水稻。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的推廣也成為廣受大眾好評的政策。此種技術要因地制宜,根據(jù)不同地域的實際情況如氣候,降水量,日照時間等調整,具體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制定解決方法。
一、栽培技術
1.優(yōu)質稻田。播種和插秧之前,必須疏松土地,整平土地,保持土地的松軟和含氧量,保證作物能夠茁壯的生長?,F(xiàn)多用機器整地代替之前的牲畜整地,另外還要分析稻田的肥力和成分以及周圍水源是否充足。如今推廣秸稈還田,避免了秸稈焚燒對空氣造成污染,還可以使稻田的土壤肥力增加,結合深翻入土,精細整地,可以達到增產的目的。
2.優(yōu)質稻種。水稻品種的選擇要適應當?shù)氐沫h(huán)境,品種確定以后,要對種子進行細致的挑選,盡量選擇飽滿透明度高的種子,保證成活率。品種和種子的挑選會對水稻的產量產生很大的影響,要想獲得優(yōu)質高產的水稻,必須對種子進行精細的挑選。
3.培育秧苗 。(1)苗床培肥。苗床培肥一般需要連續(xù)幾年的時間,培肥的過程中需要在苗床中放入上一茬的爛稻草、酵素菌肥、腐熟的家禽糞便等,使稻田土中養(yǎng)料豐富,通常會在稻田土中搭配壯秧劑,有利于秧苗長壯。苗床一般長度在12~15米, 寬度為2.0米較為適宜。(2)處理種子。對水稻種子進行提前處理:用鹽水選種、溫湯浸種或者是放在太陽底下暴曬都可以起到消毒,催芽的效果。(3)育秧施肥。育秧時遵循的原則是稀播育壯秧,根據(jù)當?shù)貧夂虿シN。播種時控制苗床土的PH值在4.5-5.5之間,播種量為220克/平方米最優(yōu)(根據(jù)品種不同略有差距)。從播種后到剛出苗時,要保證整個過程中的溫度和濕度適宜。當過一半的種子發(fā)芽以后,要噴灑齊苗水來保證植株的高度大體相同。這期間溫度也要控制在較精確的范圍,當出苗一葉時,溫度需要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當出苗兩葉時,溫度適當降低五度,期間要保持通風。白天打開薄膜接受日光并控制澆水量。移栽時盡量避免霜凍的天氣,移栽的過程中也要不時噴灑水保持較大的濕度。
4.插秧稀植 。(1)密度。插秧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密度過大產量不佳,密度過小單株產量高但總產量低,適宜的密度為2株秧苗/穴,深度保持在2.5cm左右,排列整齊,間隔均勻。(2)底肥。施足底肥,底肥的成分以農家肥為主,農家肥成分天然且含有微生物,非常有利于水稻生長,另外氮磷鉀肥也要配合使用,增加稻田的肥力。施肥時先將肥料撒于地面再進行翻耕。(3)插秧。當?shù)貧鉁丶s為13攝氏度時進行插秧,為了減少水稻的返青時間,應盡早盡快插秧,這樣水稻就會較早進入分蘗期。
5.適時灌溉。對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灌溉要選用干凈無污染的水源,在水稻生長的不同時期進行“淺-曬-淺-干”的恰當方法進行灌溉。淺水層灌溉在分蘗期在1.5-2.0cm進行,分蘗末期排水曬田。在孕穗期抽穗揚花期間保持3-5cm的水層, “濕-干”交替的灌溉方法用在具體的灌漿結實期間。成熟期主要為淺濕或濕干灌溉。
二、合理施肥并除草
1.合理施肥。稻田科學施肥要做到“早施分蘗肥,因苗因地制宜”。施尿素每畝12~15公斤, 磷肥每畝15~18公斤, 鉀肥每畝4.5~5公斤, 硫酸鋅每畝1.5公斤做追肥。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主要以施農家肥為主, 不施加或者少施加化學肥料,必要時施加酵素菌肥。插秧后25小時內施加分蘗肥和穗肥,之后再追加農家肥效果最優(yōu)。
2.合理除草。無公害水稻不可使用除草劑,需要人工除草。在翻整土地時就要進行一輪雜草清除,防止春天雜草泛濫。插秧后,在深水中淹沒雜草2小時左右,可以基本清除雜草。高溫曬田的方法也可以清除雜草。
三、病蟲害
1.病蟲害。水稻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穗頸瘟、白葉枯病、紋枯病、稻曲病、惡苗病、霜霉病等。優(yōu)質品種感病比重增大,病菌生理小種增多,耕作栽培方式變化等是病害流行暴發(fā)的根本原因。水稻害蟲主要有褐稻虱、白背稻虱、稻縱卷葉螟、粘蟲等。2012年稻飛虱受災分布示意圖如圖1所示。
2.防治 。(1)蟲害防治。蟲害的防治方法一般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例如可以利用昆蟲的親光性,將害蟲吸引到一起進行集中捕殺來實現(xiàn)對蟲害的消除,也可通過釋放性激素來吸引害蟲進行集中捕殺,這些都是符合無公害一詞的消滅蟲害的方式。另外一種蟲害防治的方式便是常見的藥物防治,即針對不同的蟲害采取噴灑相應藥物的方式來達到除蟲害的目的,因為除蟲藥劑中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相對較多, 因此需要嚴格控制噴灑的劑量和濃度。一般水稻田中水的深度為3cm時噴灑藥劑的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好,這就需要嚴格按照藥劑的配置說明書進行調配和噴灑,藥劑過多不但會對人體會產生傷害還會影響水稻生長。
(2)病害防治 。①防治病害種類要明確。病害有多種,它們的病理不盡相同,這就使得不同的病害有相對應的藥劑,在進行農藥的配比時,不可混淆,否則會影響藥效。②用量不能隨意加大。隨意加大藥劑用量,既增大了種植成本又增大了水稻產生抗藥性的風險。農藥有一定的時效性,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否則藥效會降低,增加成本。
3.防治要點。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病蟲害防治相對于傳統(tǒng)的農藥防治病蟲害的方式有很大的進步與改變,病蟲害的防治技術也向著無公害的方向靠攏,減少了化學藥物的使用。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態(tài)防治較多。研發(fā)抗病品種、健康栽培技術來保證水稻產量成為關鍵,能夠更好的控制水稻的惡苗病、立枯病、霜霉病和稻曲病等。根據(jù)不同的氣候環(huán)境來消滅病原控制病蟲害的發(fā)生。另外有效的一種方式是人工拔除病株或摘除水稻上病變的部位,防止病蟲害的擴散。灌溉時及時消滅蟲卵,可以防止稻蝗災害的發(fā)生。在水稻將熟時,傍晚使用殺蟲燈消滅害蟲。另外,及時清除雜草也可以減少蟲害的發(fā)生。
四、結語
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種植,要結合當?shù)貙嶋H情況對種植方案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選擇適宜優(yōu)質的水稻種類是重中之重,在選種,育苗,插秧,施肥,灌溉,除病蟲害每一步中都馬虎不得,在整個培育過程中減少對人體有害物質的使用卻不減少產量和營養(yǎng)價值是科研人員一直在進行的工作,綠色無公害也是大家一致追求的理念,綠色無公害才是未來糧食發(fā)展之道,無公害優(yōu)質水稻的培養(yǎng)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大大推動我國未來綠色糧食之路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葉祖芳,萬根文,鄧鵬.綠色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關鍵技術初探[J].中國農業(yè)文摘-農業(yè)工程,2018,30(06):73-74+58.
[2]李小蓉,朱莉英,王發(fā)洪,楊秀英.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要點及推廣應用[J].江西農業(yè),2018(18):1.
[3]楊曉娜.淺析無公害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8(16):191.
[4]朱丹.無公害水稻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8,12(0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