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通常,成年人就是心懷成見的人。
她來了,長發(fā)披肩,白色連衣裙,像小女孩那樣一蹦一跳地入場。
主持人首先發(fā)表了“成見”:“一般穿著這樣衣服的人,不帶這樣走路的。”對哦,應(yīng)該婷婷娉娉,款款而來,是嗎?
這是個相親節(jié)目,不同在于,它是家庭對家庭的,除父母外,不乏七大姑八大姨,扶老攜幼出場,七嘴八舌評判,最終選擇權(quán)在相親者本人。
她笑容甜美,高挑苗條,在相親市場上,誰都會一眼喜歡上。
她的片子播出后,有位男嘉賓的父親在感動之余,也發(fā)表了“成見”:“聽了你的故事,非常震撼。我做了十幾年總工會工作,如果我發(fā)現(xiàn)這么一個人,我就會逐級地上報,申報‘三八紅旗手啊,‘勞動模范啊……”
臺下笑成一片,她也笑了。
片子里,她身穿小背心、熱褲、登山靴,綁起馬尾辮,揮汗如雨,幾十斤幾十斤地卸貨,幾百斤幾百斤地運輸。她自述,16歲一人來香港謀生,做過文員,只做了半年就覺得不適合,因為“要戴著假面具做人,很辛苦”。于是做了搬運工,一做十年。
我們的成見深處,搬運工就是受苦受累又沒出息的、出于無奈才干的。但她說:“我喜歡做搬運,因為在工作的同時還可以健身,是快樂和自由的。”有人問將來會不會換工作,她答:“無論是戀愛還是結(jié)婚,我都不會放棄這個職業(yè),我就想考個車牌,當(dāng)司機,當(dāng)主管。我熱愛這個行業(yè)?!?/p>
問她想找一個什么樣的對象,她答:“腳踏實地,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要總想著坐享其成,或者賺快錢。”
在座嘉賓包括觀眾,有感動,有心疼,有欽佩,能理解,但要帶一個“做苦力”的女子回家做兒媳婦,好多人從未想過,盡管她由內(nèi)而外都那么美好。
最后牽手成功的男嘉賓說:“我愛你堅韌的靈魂。”
“成見”碎了一地。她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