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峻禾
話說20世紀,評書這一藝術風靡一時,一塊醒木、一襲長衫、一把折扇,臺上的主角只有說書人一個,所有的責任擔當都得他一個人去扛。
醒木一拍,評書開場,責任也就開始了,這責任擔當如山般厚重,故曰:醒木重如山。
世人多認為評書不過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再簡單不過了。其實不然,真正有責任有擔當?shù)恼f書人會為觀眾負責,為自己這門行當?shù)拈T面負責,背后要付出很多心血。
民間有一首《西江月》云:“世間生意甚多,唯有說書難習。評敘說表非容易,千言萬語須記。”說書人需要讀書、改寫、背誦、練習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方能為表演做好準備。他們心中關于這份行當?shù)呢熑魏蛽斄钏麄冇袆恿猿窒氯ァ?/p>
我曾經(jīng)有暇欣賞了單田芳先生的《隋唐演義》視頻片段。單先生醒木一拍,整個人就進入了狀態(tài)。他的“定場詩”生動有味;“擺砌末”詳細而不枯燥;“賦贊”駢文聯(lián)篇,富有音樂性和語言的美感。一場評書表演滔滔不絕,頭頭是道而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真應和了那句“裝文裝武我自己,好似一臺大戲”。全程,單先生都沉浸在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tài),醒木再一拍,他才暫時卸下了責任擔當,松了一口氣。作為臺上的主角,他盡到了為觀眾帶來精彩表演的責任。
說書人的責任擔當,不僅體現(xiàn)于此,他們亦是時代的主角,肩負著傳承這門文化記憶的責任。路翎小說《英雄的舞蹈》中的說書人,因為人們放棄評書這門老藝術,投入流行歌曲的懷抱而痛心。即使臺下沒有觀眾,他仍拍響那塊醒木,瘋了般邊舞蹈邊說書,直至死去。他身上體現(xiàn)出的,就是說書人以傳承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的獻身精神,評書文化因他的責任感而閃閃發(fā)光。
從說書人說到整個文化行當,雖然不負責任的藝術表演者仍然存在,但我們?nèi)阅苄老驳乜吹?,更多的表演者都能認識到自己作為臺上的主角,應該承擔的責任。京劇、相聲、評書,這些傳統(tǒng)的文化形式都在新時代煥發(fā)了生機,這得益于他們這些主角的責任感。
一塊醒木重如山,說書人一人為主角,便要擔起所有責任;一條人生長如路,我們一人為主角,便要擔起人生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