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凱 易志堅 溫立升 孟寧波
【摘要】 目的 觀察分析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方法 65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28例)與觀察組(37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保守治療, 觀察組采取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與Oswestry功能障礙指數(shù)(ODI)評分、壓縮椎體高度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結果 治療前, 對照組VAS與ODI評分分別為(7.10±1.57)、(34.90±5.15)分, 觀察組VAS與ODI評分分別為(7.20±1.36)、(34.10±4.98)分,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對照組VAS與ODI評分分別為(3.80±0.94)、(21.70±5.87)分, 觀察組VAS與ODI評分分別為(1.60±0.38)、(14.50±5.28)分, 兩組VAS與OD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VAS與ODI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對照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分別為(18.00±4.51)、(14.50±2.94)、(22.20±2.05)mm, 觀察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分別為(18.10±3.47)、(13.40±2.87)、(22.10±1.48)mm, 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分別為(22.30±4.56)、(15.80±1.21)、(24.50±2.14)mm, 均高于對照組的(19.40±3.48)、(14.70±1.78)、(22.80±1.96)mm,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4%, 低于對照組的2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療效確切, 安全性高。
【關鍵詞】 經皮椎體成形術;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26
骨質疏松癥是臨床常見病, 以老年人為主要發(fā)病群體, 臨床上, 以脊柱畸形、身高下降、腰背部疼痛等為顯著表現(xiàn), 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椎體壓縮性骨折癥狀, 影響患者日?;顒?, 降低生活質量[1]。因此, 臨床上, 一旦確診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需盡早對癥治療, 盡最大程度恢復椎體功能。本文選擇65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 現(xiàn)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5例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28例)與觀察組(37例)。對照組患者中, 男17例, 女11例;年齡最小51歲, 最大82歲, 平均年齡(65.20±5.61)歲;15例腰椎壓縮骨折, 13例胸椎壓縮骨折。觀察組患者中, 男20例, 女17例;年齡最小50歲, 最大85歲, 平均年齡(64.90±6.74)歲;21例腰椎壓縮骨折, 16例胸椎壓縮骨折。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實施常規(guī)保守治療, 采取手法復位療法, 牽引操作, 指導患者在床上鍛煉、運動, 配合鍛煉腹肌功能, 叮囑患者下床活動、行走, 注意康復治療期間的安全。
1. 2. 2 觀察組 實施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 具體操作如下:取俯臥位, 術前進行麻醉處理, 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2.0%利多卡因予以局部麻醉, 基于C臂機透視條件下, 選擇骨折相對嚴重的椎弓作為入路位置, 一般情況下, 以椎弓根外側緣旁開1.5~2.0 cm處為準, 若是椎弓根細小, 可采取雙側椎弓根穿刺處理方案。椎體內插入骨穿刺針, 針尖達椎體前1/3位置時, 注射造影劑, 進行靜脈造影, 若是未見造影劑滲漏或引流靜脈顯影, 需于牙膏期緩慢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根據(jù)骨折情況與骨折嚴重程度, 決定骨水泥用量, 也可根據(jù)骨水泥彌散狀況對穿刺進行處理, 確保穿刺安全、準確。一般情況下, 骨水泥注射用量為4~8 ml, 平均注射用量6 ml。整個手術中, 加強管理控制骨水泥注射過程, 以免骨水泥溢出。因此, 手術操作中, 骨水泥完全固定好之后, 方可將穿刺針拔除, 以免其沿著穿刺通道逆流。術后, 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 預防感染。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采用VAS量表[2]評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程度, 總分0~10分, 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強烈;②采用ODI問卷表[3]對兩組患者的功能障礙情況進行評價, 評分越高表示功能障礙越明顯。③經X線檢查,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壓縮椎體高度。④統(tǒng)計并比較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治療前后VAS與ODI評分比較 治療前, 兩組VAS與ODI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VAS與OD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VAS與ODI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療前后壓縮椎體高度比較 治療前, 兩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4%, 低于對照組的25.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常見于中老年人, 發(fā)病率高, 且容易引起各種并發(fā)癥, 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目前, 關于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 常常采取保守治療方案, 而保守治療中, 由于長期臥床、制動, 容易出現(xiàn)壓瘡、肺炎、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 影響臨床療效[4]。經皮椎體成形術, 屬于微創(chuàng)療法, 經皮穿刺, 再通過工作套管, 將可擴張球囊置入椎體內, 注入低粘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至病椎內, 緩解疼痛[5-7]。同時, 通過注入造影劑, 促使球囊膨脹, 有助于壓縮骨折復位, 恢復原有椎體高度, 椎體內可形成一個空腔, 骨水泥低壓注入, 減少滲漏現(xiàn)象, 提高手術安全性與有效性。經皮椎體成形術, 手術操作中, 基于透視機作用下, 清晰顯示病椎情況, 便于手術操作, 有助于細微調節(jié), 減少反復穿刺, 安全可靠[8-10]。
本文通過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 治療前, 兩組VAS與ODI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VAS與ODI評分均低于治療前, 且觀察組VAS與ODI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 兩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壓縮椎體前緣、中央、后緣高度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4%, 低于對照組的17.9%,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 經皮椎體成形術是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有效措施, 療效顯著, 安全性高, 值得推廣借鑒。
參考文獻
[1] 馬俊. 經皮椎體后凸成形術與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比較.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7, 25(6):571-573.
[2] 孫同偉, 趙財麗, 趙樹勇,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臨床療效. 河北醫(yī)藥, 2017, 39(13):2033-2035, 2040.
[3] 李鑫. 探討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 中外醫(yī)療, 2017, 36(30):86-88.
[4] 李定武, 李崢嶸, 胡衛(wèi)華. 探討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8, 13(8):57-58.
[5] 劉桂東, 陳德喜, 李巍,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與非手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療效的臨床對照研究.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5, 30(1):60-62.
[6] 王鋆泉, 周海純. 補腎壯骨湯聯(lián)合椎體成形術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的臨床觀察. 中醫(yī)藥信息, 2016, 33(2):102-104.
[7] 黃昊, 何仕誠, 方文,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疼痛性椎體壓縮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4, 94(27):2119-2122.
[8] 李俊, 劉慧, 廖正銀.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15, 21(6):464-467.
[9] 董有海, 何益群, 陳緒君,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的療效觀察.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4, 94(17):1357-1359.
[10] 程躍飛, 孔曉川, 王巍峰, 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臨床觀察.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5, 21(11):1502-1504.
[收稿日期:2018-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