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法是邪教主對信徒進行精神控制的一種重要方法,因為心理暗示的作用,很多邪教癡迷者便誤認為自己信了邪教后身體出現(xiàn)了好轉,在有驚無險時是“法身”或者“神”保護了自己……總之,他們把自己所遇到的一切都與邪教所吹噓的“神跡”、“神通”等聯(lián)系了起來,從而更加相信邪教的歪理邪說是真實存在的,誤認為邪教主存在著“超?!钡摹肮δ堋?,掌控著癡迷者或是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甚至是生殺大權,從而在邪教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給自己的身心和家庭、社會都帶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損失。
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觀念、情緒、判斷、態(tài)度影響的心理特點,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心理現(xiàn)象。心理學家巴浦洛夫認為,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從心理機制上講,它是一種主觀意愿肯定的假設,不一定有根據(jù),由于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于這項內容。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受著外界的暗示,比如,電視廣告對購物心理的暗示作用等。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一些問題,比如,甲告訴乙,第二天要去她家找她,如果第二天一早有人敲門,那么乙最先想到的就是甲,因為她已經接受了甲的心理暗示,主觀上已經肯定了第二天甲要來她家,所以遇到一大早有人敲門,她自然而然地就會聯(lián)想到是甲來找她,但實際不一定是甲,來找她的或許是另外一個人。
正因為心理暗示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而有一些人比較容易接受心理暗示,故有心理學家認為,人群中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這些人包括:久病不愈的人、經歷坎坷的人、迷戀氣功的人、迷信思想嚴重的人、對所謂的“超?!笨茖W感興趣的人等等,而這些人往往是邪教成功俘虜?shù)膶ο?,極易成為邪教的癡迷者或者潛在的癡迷者。而邪教主則有意無意地利用了心理暗示的手法來對他們進行精神控制,致使很多癡迷者因為不了解心理暗示的原理而誤以為邪教教主具有超凡“功能”而對其迷戀與崇拜,受到邪教的精神控制。
因而,在對邪教癡迷人員的幫教工作中,充分利用和揭示心理暗示的原理,對邪教癡迷人員跳出邪教泥潭有著重要的作用。
向癡迷者講解心理暗示的原理。邪教癡迷者之所以誤入邪教,與自己知識面狹窄、孤陋寡聞有著非常大的關系,尤其是心理學知識,對他們來講可以說是一片空白,正是因為存在著這樣的漏洞和弱點,才容易被邪教鉆空子。在幫教工作中,需要給他們補上心理學這一課。有一名“全能神”癡迷者,當工作人員跟她講了很多“全能神”對生命的殘害和家庭、社會的危害后,她雖然表示不出去傳教了,但內心仍然認為“全能神”充滿了神奇與魔力,從思想上不愿意與“全能神”徹底決裂,原因就是她信了“全能神”之后,自認為在自己的身上出現(xiàn)了一些“奇跡”,得到了一些不信神的人得不到的“好處”,因而就認為這都是“神”的“功勞”,是“神在引領”她,所以遲遲不肯否定“全能神”。據(jù)她講,她有一次得了病,吃了很多藥都沒有好,剛信“全能神”時在網(wǎng)上遇到了一個人,從那個人手里買了點兒藥,久治不愈的病竟然好了。于是她認為這是“神”的引領,才使她找到了這個人,從而使自己的病好了;因而對“全能神”深信不疑。針對這個問題,工作人員跟她講了心理暗示的原理,她一聽心理暗示,覺得很是新奇,原來還有這樣解釋問題的角度,以前她覺得無論解釋什么問題,都要從“全能神”的視角來看,從沒有想到還有其他的視角和依據(jù)。工作人員給她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大學心理學教授,為了讓學生了解心理暗示的作用,就在講臺上放了三杯水,這三杯都是白開水,但這位教授跟學生講,這三杯水中,其中一杯里面加了糖,另一杯里面加了醋,還有一杯是白開水,然后分別讓三個學生上臺品嘗。第一個學生品了一口,覺得水有些甜,就說這杯水中加了糖;第二個學生感到有點兒酸酸的味道,就認為里面加了醋;第三個學生因不能選擇,故認為他那一杯是白開水。而實際上三杯都是白開水,為什么前面兩個學生一個說是加了糖,一個說是加了醋呢?是因為之前受到了心理暗示,所以才出現(xiàn)這樣的結果。她聽了之后豁然開朗,明白自己因接受了“全能神”的心理暗示,才將自己所遇到的一切都與信“神”聯(lián)系在一起,而對“全能神”不斷神化和越發(fā)崇拜。其實,這些都是普通的心理學原理,只不過被邪教主反過來利用其來控制信徒,導致他們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