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清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山背初中,江西 上饒 335100)
液體壓強是初中物理極為重要的知識點,也是物理教學的難點內容。在歷屆中考中,液體壓強都在物理考題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也是學生較難解決的主要題型之一。液體壓強主要涉及物理中的密度、壓力、質量、體積等知識點,該部分內容的學習對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極高的要求.而且,在初中物理液體壓強教學中還存在一些難題有待解決,只有物理教師采用恰當適宜的方法進行教學,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液體壓強知識。
在初中物理液體壓強教學中,液體內部壓強大小和液體重力、體積、面積、流動性等方面的關系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液體壓強p=ρgh與ρ、h有關,與G、S沒有直接的關系,因為初中學生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還不成熟,學生往往在這一點上出錯。
在物理教學中,實驗對于學生理解知識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物理實驗和實驗現(xiàn)象,學生可以更生動直觀地理解物理知識。然而在進行公式推導時,有些教師完全憑借想象小水柱來進行公式推導,這樣很抽象,有些學生就會難以真正理解。
液體壓強的計算是液體壓強的一個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液體壓強公式為液體壓強=液體密度×液體深度×重力加速度。因為初中生尚處于成長階段,抽象思維能力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學生很難對問題進行深度分析,雖然記得這一公式,但是不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問題。
針對初中物理液體壓強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物理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以更加適宜的方法開展液體壓強教學活動,以便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液體壓強方面的有關知識.
在教學液體壓強的特點時,物理教師可以利用實驗幫助學生更生動直觀地理解知識。例如,物理教師可以使用礦泉水瓶做有關液體壓強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第一步,準備好實驗器材:薄塑料袋、盛水的容器、礦泉水瓶兩個(一個瓶身豎直方向扎3個小孔,一個底部挖空、側壁扎一小孔、瓶底瓶蓋都包上橡皮膜)。
第二步,用封膜的礦泉水瓶做實驗。首先,豎直放置,裝入水,發(fā)現(xiàn)下端的橡皮膜向下突出,說明液體由于重力,對容器下方有壓強;其次,水平放置,裝入水,發(fā)現(xiàn)兩端的橡皮膜向外突出,說明液體由于流動作用對容器側面有壓強;最后,用塑料袋裝水,塑料袋會漲起來,從而讓學生感知液體會向各個方向產(chǎn)生壓強。
第三步,用扎了孔的礦泉水瓶做實驗。首先,礦泉水瓶裝有水,讓學生觀察到水從小孔流出來,且處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來的的射程都不一樣(可先將三個小孔封上,讓學生一個一個思考他們的射程)。從而引導學生知道射程不一樣的原因是因為液體的壓強不一樣,液體的壓強跟深度有關,壓強隨液體的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然后,在礦泉水瓶另一邊再扎一個小孔與其中任一個小孔等高,觀察水的射程相等,說明同一液體的深度,壓強相等。
在每次實驗課前,教師最好先動手進行實驗,從而使自己的操作更加規(guī)范、熟練。同時通過實際操作,還可以預見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出現(xiàn)的錯誤,從而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并糾正學生在實驗中的差錯,使學生的實驗能夠按要求順利完成。
現(xiàn)在有些學生只會套用公式,然而卻不知道如何靈活套用公式,因為他們不會根據(jù)題干分析問題,從題干中篩選出有用信息,這就需要物理老師在液體壓強這一內容的教學中,通過講解一些經(jīng)典題型,向學生展示如何利用公式解決問題,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例如,如圖所示,兩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容器A和B,里面裝滿同種液體,一個正放,一個倒放,比較兩個容器底部所受的壓強pA______pB,兩個容器放在水平桌面時,比較對桌面的壓力FA′______FB′,對桌面的壓強pA′______pB′(填“>”、“<”或“=”=)。
因為容器中盛滿同種液體,所以容器倒置后,液體深度沒變,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得:pA=pB;正放時,容器A對桌面的壓力等于容器和液體的重力之和,而倒放時,容器B對桌面的壓力也等于容器和液體的重力之和,所以壓力相等,即FA′=FB′;因為容器的兩個底面A和B面積不等:SA>SB,根據(jù)公式p=F/S可知,pA′<pB′。故答案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通多對經(jīng)典題型的講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液體壓強相關知識,也能夠更加有效地使學生的物理成績得到提升。
由上述內容可知,液體壓強是初中物理極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物理教學的難點內容。由于初中生還處于成長階段,抽象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學生很難理解液體壓強知識。針對這一情況,物理教師應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更多地改善和創(chuàng)新,以實驗為基礎,并利用典型題型講解幫助學生理解物理知識,從而確保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并掌握所學的有關液體壓強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