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秀萍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使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知識。下面,我從“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二、借助微課,提升課堂趣味性”“三、注重朗讀訓練,提升學生朗讀習慣”三個方面入手,就多種方法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9-0034-02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小學語文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被動的聽講知識,小學生感到語文課堂很枯燥,漸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不到提高。針對這些問題,我結合自身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談一下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助于引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能力。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緊跟教師的思路來思考問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問題要由淺入深,在考慮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使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
例如,《窮人》這節(jié)課主要講的是沙俄統(tǒng)治時期窮人的窮困和悲慘。我讓小學生讀題目,想一想題目中的窮人是什么意思,看到題目后想到了什么?然后我為學生介紹了這篇課文的寫作背景。我引導學生讀課文,并回答:課文中寫了哪幾個窮人?從哪些內容上可以看出他們的貧窮?仔細讀課文,說一說桑娜和她的丈夫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小學生讀課文,并回答出課文中描寫了桑娜、西蒙,課文中寫桑娜和漁夫從早到晚的干活,家里住的差、吃的差、勞動條件差,還有疾病的威脅。桑娜和她的丈夫雖然貧窮,但是卻很善良,寧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有同情心,淳樸。通過課堂提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增加學生對課文問題的理解。
二、借助微課,提升課堂趣味性
微課是指時間在5到10分鐘左右的短視頻,教師可以選擇網上的精彩教學視頻分享給學生,使學生能聽到名師的課程。微課集聲音、圖片于一體,可以使小學生欣賞到精彩的教學內容。微課對某個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可以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教師可以將微課用于課前預習、課中講解和課后復習階段,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草蟲的村落》這節(jié)課時,我設計了一節(jié)微課。在微課中,我先講解了這節(jié)課的重點字詞:靜謐、烘烤、小巷、演奏、勤勉、親吻、意味深長、龐然大物。然后提出問題:你在“草蟲的村落”看到了什么?“草蟲的村落”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從哪些描寫中可以體會到作者的豐富想象和獨特感受?課文中寫黑甲蟲是“歸來的游俠”,作者為什么這樣寫呢?學生讀課文并回答。我讓學生找出課文中寫的好的句子,并想一想這些句子好在哪里。最后給小學生布置了一個拓展作業(yè):作者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蟲子的世界,你有沒有類似的經歷,講出來和同學分享。運用微課教學激發(fā)小學生對這節(jié)課的興趣,使小學生能夠展開想象,喜愛小昆蟲,熱愛大自然。
三、注重朗讀訓練,提升學生朗讀習慣
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習慣,小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進行朗讀訓練時,教師要指導學生讀響亮,讀準確,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具體指導。朗讀可以幫助學生記住字音和字形,能幫助學生領悟句子的意思,可以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學生通過朗讀讀出情感,與文中的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學生通過朗讀可以記憶一些名詞佳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美感。
例如,在講《唯一的聽眾》這篇課文時,我引導小學生朗讀課文,并體會作者的情感。當學生讀到:“我拉小夜曲就像在鋸床腿”這句話時,我提問學生:聽到這句話,作者會有什么情感,在朗讀時應該讀出作者什么樣的心情?小學生朗讀課文,并回答:作者感到很沮喪和灰心。當作者在林子里拉琴時,遇到了一個老人,老人說:也許我會用心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我問學生:這位老人說這句話的用意是什么呢?你可以感受到老婦人對作者的鼓勵嗎?小學生回答:老婦人是在鼓勵作者,老婦人的耳朵聽不見,但是卻能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她愿意做我的“聽眾”,為我拉小提琴樹立信心。我引導小學生一邊朗讀課文,一邊體會作者的情感,在朗讀的過程中,標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通過問同學或者查字典弄明白這些字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通過課堂提問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講課時提出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在教學中借助微課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互動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課的興趣。
參考文獻:
[1]何亮.新課程下小學語文教學淺析[J].文學教育(中),2013(3)
[2]陳月琴.小學語文問題情境教學方法初探[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