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億七千年之前,我們所處之地會是什么模樣?
也許是一片汪洋恣肆的大海,也許是一片貧瘠荒涼的土地。無論大海還是土地,過去還是現(xiàn)在,在宇宙的懷抱中渺小,在我們的眼睛里巨大。欣賞楊遙的《從前是一片海》,他將一張“此刻”的畫面鋪展在我們面前。過去一年多鄉(xiāng)村扶貧和采訪經(jīng)歷,都成為作家珍貴的寫作素材,像許多博物館都保留著的大師草稿,因為更簡潔而更有力,可以從中窺見創(chuàng)作者對于想要呈現(xiàn)的作品的篤定。
我們眼中的他人,他人眼中的我們;作家們筆下的他人與自我,讀者眼中的自我與他人,都不簡單。究竟什么是自我,這是一個可以無限深刻下去的問題?!独洗蠼銈鳌肥沁@個術語的一個小小解釋。在大眾認知的價值之外,肆意任性的老大姐說,“人活給自己看,畏畏縮縮枉為人?!笔澜缟?,有太多努力活著的人。當我們覺得他人奇特的時候,可能是自我迷失的結果,因而有時,自己選擇放棄的人們會嘲笑別人的戰(zhàn)斗。李燕燕的非虛構作品,常常從一片秋葉寫向整個秋天。比起宏大的題材,更能夠打動讀者的內(nèi)心。
無數(shù)的作品,都在探尋一種意義。尋找最偉大的歷史,尋找最真實的自己。尋找可能始于美好的愿望,終于無止境的絕望。尋找的羽翼并不輕盈,總是承擔著下墜的力量。也許很多人在看梁寶星的作品時,會被遲遲沒有進入的高潮抑制繼續(xù)閱讀的興趣,但我個人非常喜歡《看不見的大象》,同時,我又覺得“丟失”與“尋找”這樣的總結窄化了小說帶來復雜的感受。我們每一個人,也許都會在尋找的過程中自問“是不是一開始就錯了”,也可能會說無論如何,“我們走完這段路”。
現(xiàn)在住的公寓前的十字路口,隔三差五會有一個小丑,紅藍條紋T恤,海藍色短褲,戴著一頂鑲著白邊的破牛仔帽,手里拋著三只球,對著停在斑馬線前的車輛雜耍。每次走過去他都會多看我兩眼,我也會多看他兩眼,尤其是在深秋初春,人們都還穿著羽絨衣的時候,他仍然光著腿拋球的時候。有一天天上有彩虹,他在彩虹下拋球,我奔跑過三只綠燈切割的人行道,氣喘吁吁,熱血沸騰,寧靜平和。“擁有此刻”是一種才能,不是一個目標。希望我們,在每一個奔跑的、屬于自我的瞬間,擁抱的不是痛苦,而是幸福。
(白 ?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