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儷彤
這是一個平常的夜晚,沒有風(fēng),沒有雨,我像往常一樣來到畫室。
推開門,已經(jīng)有幾個同學(xué)在聚精會神地畫畫了。我踮起腳尖,輕輕走進去,老師像感應(yīng)到似的抬頭看了看我,嘴角勾起一絲微笑:“你來啦!快坐吧,上次畫完了沒有?”我點點頭,她便轉(zhuǎn)身去幫我找臨摹樣本。
幾秒鐘后,一張難度系數(shù)約為“五星”的樣本出現(xiàn)在我面前,我驚訝地看著老師,她點點頭,說:“要給你提高些難度了,用心去畫這個不銹鋼其實并不難?!?/p>
我心中直呼“太難”。我擺好畫板,調(diào)整坐姿,手卻像灌了鉛似的提不起來。大概停頓了五分鐘,我咬咬牙,拿起筆,似是下定決心般,開始在畫板上“唰唰”揮舞。
等形體輪廓出來后,我開始鋪陰影。這時,我停下來,那不銹鋼的大鍋,別說用筆畫了,就是用肉眼看,也覺得無從下筆,我的畏懼感再次升起。上面還有倒影,要是直接往上鋪,就全糊了。于是,我把鉛筆又放回桌子上。
就這樣靜坐了半分鐘,“放棄”的念頭突然從我腦海中閃過——我害怕一下筆,這幅作品就被糟蹋了;同時又有點不甘心,我若全力以赴去做這件事,肯定會把它做好,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樣想著,就不允許自己退縮。
就在這時,老師走過來坐在我旁邊,看了看我的畫板,說:“不是挺好的嗎?就這樣……再把……然后……就成了……不就好了?”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遲疑地拿起筆,按老師說的去做。畫著畫著,我心里的顧慮慢慢消失,皺起的眉頭也逐漸舒展開來。
20分鐘過去了,這口不銹鋼大鍋終于被我搞定了。老師走過來拍拍我的肩,笑瞇瞇地點頭:“嗯!不錯,這樣子就對啦!”我長舒一口氣,壓在我心中的石頭終于落了地。猛然一想,便嗤笑自己之前的怯懦是多么多余。面對困難,我不應(yīng)該逃避,而要想怎么去解決它。
生活中,這樣的事不是常有嗎?一粒小小的灰塵抑或是小小的污物,有時會讓我們止步不前,其實心中只要有一面明鏡,幫我們照出怯懦,然后迎頭向前,污物便會悄然消失,還心靈一份潔凈,還眼前一片光明。
(浙江永康市外國語學(xué)校)
點評
作文緊扣材料意旨,寫作指向明確,立足自我選材,將“我”學(xué)畫畫中的畏難情緒描繪得細膩生動,又將“我”解決問題的過程娓娓道來,如此比照,便實現(xiàn)了從“污物”到“鏡子”的論述。結(jié)尾的議論畫龍點睛,將內(nèi)容升華,使作文的格調(diào)更進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