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清代商於古道上的官方物資運輸研究

        2019-07-01 06:24:20王秀絨李雪峰
        學理論·下 2019年4期
        關鍵詞:清代糧食

        王秀絨 李雪峰

        摘 要:商於古道途經今陜西西安、藍田、商洛到河南南陽,南下至今湖北荊州和襄陽,連接長江,是古代關中通往荊襄、嶺南地區(qū)的孔道。清代之前,少量的官方物資運輸可能經過商於古道運輸,至于數(shù)量龐大的物資運輸,既無可靠的文獻資料,也沒有考古學上的證據(jù)能夠證明經過了商於古道。史籍中明確見于記載的官物運輸僅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光緒年間,以賑濟災荒為目的,官物以糧食為主,亦有少量的銅鉛運輸。

        關鍵詞:商於古道;官方物資;清代;糧食

        中圖分類號:K249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9)04-0134-04

        商於古道在歷史上亦名“武關道”“藍武道”“商州道”“商山道”“商山路”“商於路”,是中國古代關中通往荊襄和嶺南的要道。有關清代商於古道上的官方物資運輸,未見有學者專門論述。散見于各種書籍和論文中的說法,因對史料缺乏了解和深入分析,錯誤地認為商於古道是清代嶺南物資轉向西北的必然通道,每年有大量物資途經商於古道運輸?shù)轿鞅?。有鑒于此,筆者通過對清代官方文獻和地方志的搜集和整理,深入探討清代商於古道上的官方物資運輸,以澄清事實,糾正錯誤認識。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唐代安史之亂以后,北方陷入藩鎮(zhèn)割據(jù)局面,加之江南的開發(fā)和經濟中心的南移,東南成為全國的糧米之地,自此以后,西北地區(qū)的糧食供應,更加依賴于東南。清代金安清在《東南三大政議》載“唐自天寶之亂,第五琦、劉晏出,而盡東南之全力,以贍西北諸軍,終唐之世,朝廷貢賦皆取資焉。歷五季而南宋,皆以一隅支撐天下,明祖且基之以立國,本朝列圣,切切以南顧為根本,而陜甘滇黔,皆輾轉仰食,蓋二百年于茲矣?!盵1]卷14:1559-1560

        但從五代直至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未見有經商於古道運輸官物的任何明確的記載。大致因為五代之后,都城東移,長安地位驟降,所需物資已大不如唐代。北宋定都開封,亦仰仗東南財賦,京城供應無須走商於古道。陜西之粟自汴河道入河南,北宋從汴河道運輸東南官物的記錄很多,但與商於古道有關的官物運輸僅有兩次提議,皆是在宋夏開戰(zhàn)以后,且并未見實際行動。第一次在1038年,元昊稱帝,宋夏開戰(zhàn)。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冬十二月,太子中允、館閣校勘歐陽修上言曰:“元昊稱帝,西北戰(zhàn)事興起,關西弛備而民不見兵者二三十年矣,今三十萬之兵食于西者二歲矣,又有十四五萬之鄉(xiāng)兵,不耕而自食其民。自古未有四五十萬之眾連年仰食,而國力不困者也。御敵之法,在于豐財積粟,以紓西人而完國壯兵,則賊謀沮而廟算得矣。三術并施,即通漕運、盡地利、榷商賈。”[2]卷129:1173在轉運官物上,歐陽修分析了利用汴河道運輸之利弊,同時提出利用商於古道陸路轉運物資之便。此建議因宋夏議和、西北戰(zhàn)事暫緩,并沒有付諸實施。宋代沒有任何運送官物至西北的記錄,西北地區(qū)的軍需物資供應主要靠屯田和西北市場上糴買及商人漕轉山東、河北之粟米。第二次是在宋哲宗元■中,大理卿杜■曾提議經商於古道運輸官物以助西北軍需,沒有被采納。

        至于宋代熙寧變法以后,官榷商品,人們日常所需的鹽需官方運送。商州不產鹽,所需食鹽皆外購。宋神宗熙寧十年,“又東、西、南三路通商州縣榷賣官鹽,故商旅不行?!盵2]卷280:2650考商州所屬四縣用解鹽。解鹽產于山西,走潼商道入商州,不走商於古道。

        元代沒有商於古道上運送官物的記錄。據(jù)陳仲的《郗公路碑》記載,明代至大明成化(公元1465—1487年)時,朝廷在商州“增置州邑,使軺商貨,商於道視昔漸通?!雹倜鞔尉笗r期郗公路得到修治,陸路除七盤坡之外,別無障礙。尤其是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六月六日,從襄陽經丹江至龍駒寨水運,再經商於古道陸運的水陸兼運開通,從此商於古道上商業(yè)貿易繁榮起來。但是明朝都城在北京,后期大的軍事活動在東北,西北無大的戰(zhàn)事。加之衛(wèi)所制度的推行,未見由商於古道運送官物至西北的記錄。商於古道上有可靠文獻記載的時間僅限于清代,且表現(xiàn)為間斷性的水陸相兼運輸。

        清代用兵西南、西北,陜西成為西北軍事物資的中轉站和供應站。加之陜西缺乏積蓄,一遇自然災害,容易發(fā)生饑荒,商州尤甚。清廷為解決西北地區(qū)的軍事物資供應和救濟關中及商洛的饑荒,由政府或地方官組織人力,修治陸路,疏通水路,轉運東南粟米。

        一、清康熙時期商於古道上的官物運輸

        康熙三十年,陜西大旱,民多饑死,流移至襄、鄧間者尤多??滴鯉状闻蓡T勘視災情,上報皆言無大害。朝廷只以甘、涼、寧夏之粟濟關中饑。同年,殷化行到襄陽,將關中大荒及襄、鄧多流民之狀一一奏聞。并指出,移邊儲以救荒之弊。對于轉運東南官物至關中,殷化行認為汴河道仍是最佳運輸路線?!爸性皷|南諸省方豐稔,若截留漕運之米,■黃河至孟津敖倉,挽之入關,漢、唐運道具在,費省而功倍?!盵3] ? ? (3殷化行):304康熙認為殷化行說得有理,仍用汴河道運送官物?!吧仙跻詾槿?,翼日詔廷臣集議,命漕臣截漕運之粟溯黃河運入關者二十萬石,遣廷臣會楚督輦米自襄陽經汝南、洛陽入秦中者十萬石,秦民以蘇?!盵3] ? (3殷化行):304隨著饑荒形勢的嚴峻,康熙三十一年,指出“陜西西安等處,年谷不收,罔有積貯,以致閭閻困苦已極,已遣官賑濟之矣?!雹?并詔陜西省預備積貯米谷并令各省核實積數(shù)申報,并命轉運湖廣襄陽米二十萬石水路運至商州,自商州運至西安。殷化行上書認為此種方法“事屬創(chuàng)行,無所依仿”。此法創(chuàng)立之初,實施起來并不順利“在事者茫無成見,惟令有司盡拘江船以待?!盵3] ? ? ? (3殷化行):304

        從康熙三十二年二月,朝廷經九卿商議,批準戶部郎中蘇赫納等人建議“奉命勘襄陽府通陜西商州水路,自襄陽至商州所屬龍駒寨八百七十余里,內有淤淺及險灘應于未運米之前交地方官疏浚?!盵4]卷158由此來看,到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從湖北襄陽起到龍駒寨,經商於古道到西安的水陸相兼運輸楚米之法仍未實施。因“自龍駒寨至商州城一百里,雖有水道,淺處甚多,不能行船,應將米由陸路運至西安并應如所請。將襄陽二十萬石米,動運十萬石至龍駒寨、交陜西督撫陸路運至西安?!盵6]卷158

        后來殷化行創(chuàng)立了水陸兼運、陸路節(jié)級運輸方法,此法得到朝臣一致贊同。此法的實施情況被認為是管理有方,似乎是一種很理想的方法。“米每五斗盛以布囊,縫標記而識之。率夫有長,司站有官,押送有兵,收發(fā)有單,遞相換驗,旦暮勾稽,石稱斛量,無敢侵耗?!雹鄣珜嶋H情況是楚米于農歷二月六日自襄陽裝發(fā),三月末運抵龍駒寨,即予起程轉遞,四月初抵西安開■。但運輸并不順利,民夫到位和運船到位經常錯開,文武分職文官拒任武官應付。這次轉運官物,本計劃從康熙三十二年二月起運,四月到達西安,實際到康熙三十二年六月結束。計劃運輸?shù)亩f石大米,只有十萬石運到陜西,部分運至西安出售,部分貯藏在龍駒寨和西安。

        在官運的同時,康熙還招募商人運糧西北。“令商人買米至西安發(fā)糶,以西安米價尚貴?!雹凇爸I令戶部招募身家殷實富商,給以正項錢糧,并照驗文據(jù),聽其于各省地方購買糧米,運至西安發(fā)糶,所得利息,聽商人自取之,待西安米價平后,但收所給原銀。”②

        經官方組織人力轉運和鼓勵招募商人運糧西北,到康熙三十二年八月,陜西饑荒已解除,計劃運輸?shù)轿靼驳亩f石大米,還有十萬尚在襄陽??滴跸铝顚W士德珠、總督丁思孔、總兵官王化行等勘驗,如運米不至累民,易于運到的話,上奏朝廷“此所運之米、專為陜西百姓預備”,似有繼續(xù)經商於古道將剩余物資轉運備荒之意。幾天以后,內閣學士德珠疏言,已運至龍駒寨、西安的大米,因陜西流民已復田皆耕種收獲,米價平賤,已無人購買。主張將才開始陸續(xù)起運的十萬石大米和留滯在龍駒寨和西安的大米一并交給陜西督撫收貯。后得旨運米停止。康熙在給大學士伊桑阿、戶部尚書馬齊等下諭時談道,“朕聞襄陽米石,運至商州,沿河一帶,并無村莊,民居相離甚遠。水溜汛險,逆流而上,民夫甚為勞苦。前遣學士德珠運米時,朕曾諭至彼挽運,倘有不合處,及應奏事宜,即行啟奏?!盵4]卷160商州刺史顧■的《轉粟行》形象描述了當時官物運輸?shù)钠D辛??滴跞甓轮涟嗽麻g,實際上運至陜西的大米只有十萬石之多,另十萬石仍在襄陽。

        康熙四十二年十一月,因荒旱,康熙下諭多方籌劃、運米拯救。曾談到經商於古道轉運湖北大米,“一由襄陽運至商州?!盵4]卷214沒有實際運輸?shù)南嚓P記錄。

        康熙五十九年十月,因陜西旱饑,康熙批準戶部奏請,“因陜省歉收,速行賑濟之事?!盵4]卷326此次運輸,仍走汴河道。

        康熙六十年春,得雨,災漸澹??滴趿晡逶?,戶部等衙門上書皇帝,“奉差陜西賑濟漕運總督施世綸疏言陜西四月無雨,秋成可慮。先運至陜西的十萬石豫省米,借支駐防兵餉,所存無幾。請速催豫省,將后運米石,運到平糶。再撥河南湖廣米,各十萬石,運至陜西,存貯備用?!盵4]卷292康熙下令,俱應如所請,依議速行。

        但據(jù)乾隆十三年郡人王學潛《上潼商道李公書》可知,“昔康熙三十二年、五十九年、暨六十年,陜西旱饑并自商州出龍駒寨發(fā)運楚米,動■十萬。”④

        康熙三十二年途經商於古道運輸官物確信無疑,至于四十二年、五十九年和六十年,因《清實錄》和商州地方志記載互相矛盾,有待考證。

        二、雍正時期商於古道上的官物運輸

        雍正三年(1725年),關中大旱。時何師儉調補西安鹽驛道副使,雍正下詔以湖廣米十萬石自商州龍駒寨運陜西,何師儉主持這次運輸。還未完成,“師儉董其役,未半,大雨溪漲,■馬少,不足供轉輸?!盵9]卷300:1736加之當時商州沒有轉運倉,便建議停止轉運。

        雍正九年(1731年),運湖廣之米以備邊儲,后因署陜西督臣查郎阿上疏認為運價繁多,且西安連年豐收,藏廒儲積有余,商州偏遠狹小,難以長久儲藏,暫停運輸。

        雍正十年(1732年)十二月,經略陜甘軍務大學士鄂爾泰再次提議經商於古道轉運楚米以實倉廩。

        雍正十一年(1733年),為解決商於古道上丹江航運受阻問題,朝廷派商南縣丞張恒,修竹林關至梳洗樓丹江航道。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湖廣總督邁柱請疏湖廣荊紫關至陜西龍駒寨河,雍正認為史貽直說得有理,未批準邁柱奏請?!皶r楚省以協(xié)運糧糈赴陜,督臣請開浚丹河,公條陳其不可狀甚悉,事遂寢?!盵3] ? ?(4史貽直):474

        雍正十一年(1733年),戶部尚書、總理陜西巡撫史貽直奏準,從豫、楚二省各撥運米十萬石,水陸并進,遴員押運?!瓣兪〔顔T在潼關接收豫米,龍駒寨接收楚米,并收豫、楚口袋。轉運西安,或減價平■或借給窮民,臨時辦理。”②

        三、乾隆時期商於古道上的官物運輸

        乾隆二年(1737年),商州歉收,谷價漸貴。商州知州王如玖詳請借動庫銀,委托商南縣典史張恒及本州紳耆邵純臣、張福全,往豫境之淅川、鄧州等處采買糧食,從水路直運至州城,開廠平■,民不病于艱食?!肮矂訐軒煦y并借用商稅計銀兩千四百三十六兩零,采買市斗粟米一千零八十八石。每石糧價約八錢上下不等,加車腳船費約二兩二錢上下。此亦轉運已試之成效也?!雹?/p>

        乾隆十三年(1748年)郡人王學潛《上潼商道李公書》“方今陜省西安同州以及商洛,自五六月間,兩澤愆期,秋禾罕育,傳聞各憲焦心蒿目,深計預防?!敝鲝埥浬天豆诺擂D運楚米救荒,未見實際行動。

        乾隆時期,除糧食運輸之外,還有錢、銅和鉛的運輸。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九月,因甘肅錢貴、湖北錢賤,下諭軍機大臣楊應琚等奏將湖北錢經商於古道由水路陸續(xù)運至陜省之龍駒寨,交該處地方官接收,轉運西安藩庫,另解甘省?!瓣兾髯詣儼\至龍駒寨。限一百九十八日。由龍駒寨陸運回省。每運銅二十萬一千六百斤,限九十五日,加運一十萬斤,展限四十七日。”⑤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羅文思上書,認為經商於古道運湖北鉛多濡滯,要求斟酌變通。朝廷準奏?!熬捶A者,陜省鼓鑄錢文,每年委員赴楚采買鉛點,自漢口運送襄陽,換(舟+秋)載至龍駒寨,雇騾運省。查陜省每年赴楚采買白鉛約二十九萬斤,黑鉛約四萬五千五百斤,點■約一萬四千斤,以上三項共約三十五萬斤。鉛點每塊約三十余斤不等,共約一萬一千四百四十二塊,每船一只,裝鉛八十四塊,止需船一百四十四只,歷年官鉛運載到寨遲早不等,雇腳馱送,自正月起直至八九月間始得運完?!雹?/p>

        四、光緒時期商於古道上的官物運輸

        同治五年至光緒六年(1866—1880年),左宗棠出任陜甘總督期間,深感籌餉難于籌兵,籌糧難于籌餉,籌轉運又難于籌糧。為了解決西進大軍軍需物資轉運這一難題,左宗棠合理調整運輸路線,在充分調動農民積極參運的原則下,精心籌辦短途運輸。左宗棠充分利用了已經形成的以商於古道主線為中心的交通網,轉運路線大體分為五條,由上海經長江、漢口、丹江諸水道,運至河南淅川荊紫關,再起岸陸運,途經龍駒寨到西安,即為其中的一條路線。

        光緒三年(1877年),陜西大饑,商州尤甚。陜西地方官奏準朝廷,委員赴楚、豫采買雜糧六萬九千二百九十六包,由河南賒旗鎮(zhèn)、荊紫關陸運入武關,經龍駒寨、商州、藍田,轉運西安。是役自三年冬月起至五年二月止,為時十六個月。除散給商州貧民六千二百九十六包外,共運省五萬九千包。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攜光緒皇帝由北京逃難至西安,省會糧食供應陡然浩大。加之陜西連年大旱,當年災情尤重,糧食供應緊張。劉坤一電稱,所有漕糧采買米石,業(yè)經飭令道員惲祖祁改道由漢口襄陽,運至龍駒寨,請飭陜省派員接運。光緒采納了劉坤一的建議,閏八月丁卯日,下諭軍機大臣等,并讓岑春火滟迅派干員,前往龍駒寨,設局轉運。如水勢淺阻,或改設紫荊關。務飭令派往之員,會商惲祖祁妥速設法籌運??偲谠绲叫性冢丛唇訚?,毋誤要需。將此電知劉坤一、張之洞,并下諭岑春火滟宣知之[11]卷471。

        后兩江總督劉坤一等奏,“江浙漕糧,由鄂運陜,擬于漢口設立總局,老河口、龍駒寨各設分局,經理收米雇船過駁起岸等事。更于西安設立總局,專司交兌。至抵陜后解赴何處,是否派大臣臨驗,請飭戶部議覆行知。光緒下部速議?!盵6]卷472

        光緒下諭軍機大臣等,并下諭岑春火滟宣奏,“批準劉坤一等原奏,在湖北、陜西各處設總分局。并經行在戶部議準,是設局轉運交兌,應歸南省迅速照議辦理?!盵6]卷473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十月,因御史管廷獻上奏,山東兗、曹、泰安、沿河一帶秋收最豐,由黃河上溯運米,或經汴河道轉運南米,比經商於古道轉運較便利,運費也省。光緒下諭讓張人駿、于蔭霖、袁世凱等會商妥辦。時值冬天,黃河結冰。袁世凱隨機上奏,遵籌運河辦法,等黃河解凍后,察看情形,設法辦理[6]卷474。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江蘇饑荒,八月,光緒“下諭軍機大臣等,并電寄劉坤一?!盵6]卷486將運到龍駒寨的一萬七千石江蘇漕糧,讓江蘇負責運輸?shù)墓賳T解回江蘇,并讓劉坤一、聶緝規(guī)發(fā)交地方官,核實賑濟,以恤災黎。從這一史料來看,后來并未停止商於古道的運輸。

        綜上所述,清代商於古道上的官方物資運輸有以下幾個特點。

        首先,官方物資運輸品種,以糧食尤其以大米為主,其次為銅和鉛。清代記載最多的是每次計劃運輸楚米二十萬石,實際運輸在十萬石左右。至于銅和鉛的運輸,數(shù)量較大的在乾隆時期,每年銅三十一萬斤,鉛約三十五萬斤,其他時期未見記載具體數(shù)量,或數(shù)量很少。

        其次,官物運輸是間斷性而非持久性的。清代實際運輸?shù)姆謩e有康熙三十二年、雍正十二年、乾隆二年、乾隆二十四年、同治五年至光緒六年、光緒二十六年。

        再次,轉運糧食的原因,皆為救急,主要是救關中饑荒,因此,商於古道上的糧食運輸主要在饑荒時期,承平時期官物運輸皆不走商於古道。清代救商州饑荒的僅有兩次,一次為光緒二年至三年(1876—1877年),商州、洛南、山陽、鎮(zhèn)安、孝義廳等縣,春夏大旱,丹江斷流,井水枯竭,禾苗盡枯,三料未收,民大饑,餓殍遍野,人相食,死者十之二三。出現(xiàn)了“交農運動”,清廷由楚、豫調運賑災糧食69 296包,由紫荊關水運至龍駒寨,旱運至西安,給商州留糧6 296包。另外一次為乾隆二年(1737年),商州知州王如玖詳請借動庫銀,委托商南縣典史張恒及本州紳耆邵純臣、張福全,往豫境之淅川、鄧州等處采買糧食,從水路直運至州城,開廠平■,民不病于艱食。且這兩次僅見于王如玖所編《直隸商州志》中,不見于其他記載。至于只有清代才經商於古道轉運楚米救關中和商洛饑荒,筆者以為一是因為清代對以商於古道主線為中心的路段大力修治,交通網形成,丹江和商於古道主線水陸相兼路線開通。二是整個國家從中央到地方官員總結歷史經驗,逐漸認識到商於古道是一條理想的救災通道。第一,關中饑荒必須及時得到救助。關中如不救荒,則“貞元之始,巨盜初平,太倉無兼月之儲,關輔遇連年之旱,而有司奏停水運,務省腳錢,至使郊畿煙火殆絕,餒殍相望,斯所謂睹近利而不防遠患者也?!雹鄣诙?,“商即不飢,而秦■即商■也”??と送鯇W潛《上潼商道李公書》所講,商州因自然條件所限,極易發(fā)生饑荒。所謂“是故小歉而民有莩者”。因此,商州在冬春之際,往往糧價上漲,“是故康熙六十年■,■境秋收可云中歲,而冬春之際,米價騰涌,斗值制錢五百五十文,民以大困”。加之又是秦楚通衢,荊豫便道,西安及其附近一遇饑荒,此處便成為饑民謀食逃荒之道,“日食於商者,以千百■”?!岸劳玖髅?,或曰臨潼,或■周至,踉蹌過者,已十余輩,更及冬■流徙倍多,地方倍劇其為頻,何可言喻?”

        王學潛認為,向來荒政為平市價、嚴盜販、勸輸貸商、籌行作、酌賑賚、策轉運。在策轉運中,不但楚米運至商州、西安會及時平抑谷價;在轉輸過程中,官方出資,民間出力,又使一大批勞動力有事可做,解決了他們的生計問題,因此“運米于楚,實為全秦”,“則是本■西安之荒而已,濟商州之困,是又不賑之賑也”。③因此,清朝自康熙三十一年提出水陸轉運楚米,到三十二年開始實施,直至光緒時期,經商於古道轉運楚米只在救荒時期使用。

        最后,從官物運輸?shù)臅r間和數(shù)量來看,唐代因史籍文獻記載簡略,不能確定。清代乾隆以后,次數(shù)和數(shù)量皆大為增加,尤其是銅與鉛的運輸,這和商於古道上商業(yè)貿易至乾隆以后迅猛發(fā)展,至同治、光緒時達到極盛,民國時期繼續(xù)發(fā)展相一致。

        參考文獻:

        [1]盛康.皇朝經世文編續(xù)編:卷十四·治體七·治法下[G]//近代中國史料叢刊.臺北:臺灣文海出版社,1996.

        [2]李濤.續(xù)資治通鑒長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錢儀吉.碑傳選集(三)[M].臺灣:臺灣文獻史料叢刊本,1984.

        [4]清實錄·康熙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8.

        [5]趙爾巽.清史稿:卷三○○·列傳第八七[M].北京:中華書局,1998.

        [6]清實錄·光緒實錄[M].北京:中華書局,2008.

        猜你喜歡
        清代糧食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2年27期)2022-09-28 00:30:14
        珍惜糧食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8
        珍惜糧食 從我做起
        快樂語文(2021年36期)2022-01-18 05:49:06
        請珍惜每一粒糧食
        我的糧食夢
        略論清朝蒙古族“那達慕”概況
        武術研究(2016年9期)2016-12-15 22:22:52
        永遠的末代皇帝
        藝術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2:14:22
        清代怎樣整治形形色色的詐騙案
        人民論壇(2016年32期)2016-12-14 19:41:06
        清代典妻習俗與戶婚制度的競存及原因評析
        清代寫真人物略考
        戲劇之家(2016年22期)2016-11-30 17:16:40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高潮| 久久视频在线视频精品|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免费|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亚洲综合精品伊人久久|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天堂| 国产九九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成人免费无码| 免费在线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免费中文字幕| 午夜福利啪啪片|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日韩在线观看网址| 亚洲天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区在线观看内射后入| 国产全肉乱妇杂乱视频| 男人阁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蜜桃视频| 欧美丰满熟妇性xxxx|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日韩欧美|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我也色自拍俺也色自拍|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一女三男3p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传媒av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日本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一区二区三| 亚洲综合无码无在线观看| 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不卡|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青青草| 爆操丝袜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专区| 亚洲饱满人妻视频| 国产免费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久一二三|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99精品又硬又爽又粗少妇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