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作文教學不容忽視??墒窃谄綍r的教學中,一提起作文,很多學生就犯難,絞盡腦汁卻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學生不再害怕寫作文,進而喜歡作文,下面是我的幾點思考: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中學作文教學要想盡一切方法,喚醒學生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熱情,為學生營造樂寫、愛寫的氛圍。我們不妨蹲下來,多角度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及時對學生予以肯定鼓勵。無論是當面批評還是書面批評,我們都要找到他們的長處,給學生搭建平臺,選出一些優(yōu)秀作文張貼出來,并在課堂上朗讀出來。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只要用得生動傳神奇妙,寫得精彩,都衷心表揚一番,喚起學生寫作興奮點。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寫作指導,提出不同的寫作目標?!耙坏肚小钡慕谭ㄊ箤W習好的學生吃不飽,水平難以發(fā)揮出來;學習慢的學生吃不消,也會使其失去興趣,產(chǎn)生消極心理和行為。每次安排寫作要根據(jù)學生的程度提出不同的要求、任務(wù)、分類指導。好的學生鼓勵他們參加各類作文競賽,積極向報刊投稿發(fā)表;對慢的學生降低要求,減少難度,使他們經(jīng)過努力達到一個小目標,從而激發(fā)他們寫作的興趣。
沒有語言積累,學生的作文將是“茶壺里煮餃子——有貨倒不出”,內(nèi)心有情而不能抒發(fā)。教材中每一篇文章、課外書刊、報紙、廣播、電視等,我們要鼓勵學生多讀、多聽、多看,增加新鮮詞匯,摘抄并記錄其中精彩的片段,經(jīng)常品味,熟讀成誦。長期堅持,日積月累,強化學生對詞匯的記憶儲存。到用時會自然涌至筆端,寫起來也就感到得心應(yīng)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文字水平。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鄙钍菍懽鞯脑搭^活水,用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最大的難題是“沒東西可寫”。教師要引導學生作生活的有心人,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要細致地觀察:這些人和事有什么特征,給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等。在觀察中會突發(fā)奇想,產(chǎn)生表達的靈感。如:組織學生春游、秋游,欣賞大自然的美麗風光;開設(shè)生活處處有語文等活動,并要求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把觀察到的、聽到的以及自己的感悟記下來,寫成日記積累生活素材。這樣一來,學生的視野開闊了,思維也活躍了,再也不會為“無米之炊”而咬筆、皺眉苦思冥想了。要向讓學生喜歡作文,學會作文,教師就要善于武裝學生的頭腦,使他們有話可吐,有事可依,這樣我們的作文課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文教學是一項龐大而繁雜的任務(wù),需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長路漫漫,任重道遠,語文教師更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奮然前行,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作文教學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