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濤?董春萍
摘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居民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紛紛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外出務工,因客觀條件的限制,只好讓一部分年幼的孩子留守在家鄉(xiāng),讓年邁的父母或者親朋好友代為照顧。在初中留守學生中,一部分孩子因從小缺少父母的關懷,所以性格內向,心理偏激。據(jù)統(tǒng)計,目前我國初中留守學生問題已日益凸顯,需要社會工作給予高度的關注。本文著重分析了初中留守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培養(yǎng)初中留守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途徑,希望初中留守學生能夠在社會的關愛下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初中留守學生;行為習慣;愛心;細節(jié)
從當前我國教育的發(fā)展情況來看,留守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均面臨著許多困難,這一部分孩子因為在學生時期和自己的父母分居兩地,這就讓其童年時期沒有足夠地感受到愛的縈繞,以至于部分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影響了孩子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孩子是國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來,因此,留守學生的成長備受國家和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教育界中紛紛對矯正留守學生不良行為進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并提出了相關解決策略,希望留守學生能夠在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和成長。
1 尋根問底,制定個性化策略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會表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對于留守學生來說,每一位孩子在成長時所展現(xiàn)的情況均是不一樣的,造成留守學生不良行為的因素也是千差萬別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矯正留守學生的不良行為就需要尋根問底,制定個性化策略,這樣才能夠因材施教,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例如:在班上有一名男生的學習習慣特別差,常常在學校里或者偷竊東西,還在學校里拉幫結派,敲詐同學的錢,打架斗毆的事情就更是常事。這位同學就是典型的留守學生,其爸爸媽媽均在國外工作,平時由爺爺奶奶照顧,針對這位學生,教師與其父母進行過微信溝通,爺爺奶奶也將孩子的情況與父母進行交流,但是收效并不明顯,時候進行反思發(fā)現(xiàn),針對這位孩子,教師其實在矯正其行為時并沒有真正地尋根問底,所以在采取措施的時候也顯得千篇一律,沒有特色。
實際上,教師要從根源上來解決這些問題關鍵還在于需要針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摸底排查,然后針對具體問題來制定個性化策略。比如:教師需要對留守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進行表象分析,即針對表象分析其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深層次原因,例如家庭原因、社會原因、個人性格原因、心理發(fā)展原因等均應該作為參考的因素。雖然在日常分析中,我們很容易理解留守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不良行為習慣是因為缺乏關懷,但是又有幾人去詳細分析過,這種愛已經缺乏到什么程度,孩子的心理需求又到達了一個什么樣程度。這些都是教師進行日常教育,對留守學生不良行為進行校正的基本依據(jù)。然后根據(jù)每一個不同的孩子,制定個性化策略,幫助孩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逐漸在愛的氛圍中成長起來。
2 家校溝通,共議最佳化方案
對于留守學生來說,教師進行有效的家校溝通是極其重要的,在平時的工作中,教師會針對留守學生的情況,采用微信與其父母進行溝通聯(lián)系,同時也采用與直接監(jiān)護人爺爺奶奶進行面對面的方式進行溝通,但是所起到的效果并不好,所以教師發(fā)現(xiàn),在當前的關于留守學生家校溝通中普遍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即教師對孩子的學校情況進行單方面的反應,但是能夠得到家長的全力配合或者部分配合的情況卻很少,多數(shù)情況下是教師在反應,家長在聽,之后便是教師仿佛找到了情緒釋放的地方,家長也不過是多了一項煩心的事情,至于之后的問題,教師沒有去仔細想過,家長更是在工作繁忙之中早已將孩子的事情拋之腦后,所以,表面上看學校和家長在就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溝通,實則卻是毫無意義的溝通。面對這些問題,教師在關于矯正留守學生不良行為矯正的時候應該采取共同商議有效方案的方式來進行。
孩子的成長是學校和家庭共同作用的結果,對于留守學生來說,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在其中出現(xiàn)了較為缺失的情況,但是這并不是說完全沒有彌補的辦法,教師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引導者,此時應該積極主動地提出關于矯正孩子不良行為的建議。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來影響家長,讓教育學專業(yè)知識能夠逐漸滲透到學生家長的意識之中,從而雙方共同努力,商討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從根本上來解決留守學生不良行為的問題。
3 積極幫扶,創(chuàng)新管理模式
從當前初中留守學生幫扶的情況來看,主要是社區(qū)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但是通過發(fā)現(xiàn),社區(qū)在幫扶的過程中所呈現(xiàn)的積極性并不高,且方式方法、幫扶理念也因循守舊,沒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這樣并不能夠在初中留守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中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因此,學校應該積極探索幫助初中留守學生新模式,比如:學??梢詤⑴c到社區(qū)教育中,促使社區(qū)積極探索“代理父母”的模式,充分實施“愛的教育”,同時也可以與城市的社區(qū)教育進行一對一對接幫扶,讓每一位初中留守學生有“愛心媽媽”、“愛心姐妹”、“愛心兄弟”等,在特定的日子里能夠享受到“愛心家庭”的溫暖,讓初中留守學生在成長的階段享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懷,并在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
4 結語
從當前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情況來看,初中留守學生問題已經成為了我國當前社會問題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在學校教育中,教師應該關注初中留守學生問題,并針對目前的初中留守學生的基本情況采取積極的措施,促使留守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
參考文獻:
[1] 貴應菊.愛是點燃留守學生心靈的火花[J].課程教育研究,2013(24).
[2] 曾子明.一句話的力量——對一名留守學生孤僻心理的矯正[J].教師,2011(29).
(作者單位:1.陜西省鎮(zhèn)安縣西口回族鎮(zhèn)初級中學;
2.陜西省鎮(zhèn)安縣西口回族鎮(zhèn)明德小學)